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提起现在的女子乒乓球,似乎关心女乒的球迷都有些担心,毕竟在东京奥运会周期期间,日本女乒的崛起给我们的国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很多球迷禁不住担心,照此发展下去,我们女乒会不会陷入低谷?

其实女乒现在遭受到冲击,不代表我们的女乒没有人才。相反,我们的女乒现在其实处于群英荟萃的时代。但正是因为群英荟萃,所以造成了一些人才的浪费。

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伊藤美诚


我们现在先来看一下球迷论坛里整理出来的女乒选手,这是获得女乒大满贯选手的名单和年龄,或许从这一份名单和年龄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我国第一个女乒大满贯选手是邓亚萍。邓亚萍1991年世乒赛女单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冠军,接着是世界杯冠军(那时候不叫世界杯,但是现在世界杯的前身)。邓亚萍获得大满贯的年龄仅仅是19岁。邓亚萍被称为女乒第一代大魔王。

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接下来我们只说年龄。


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邓亚萍

女乒第二代大魔王是属于名将王楠的,王楠获得大满贯是22岁;第三代女乒大魔王是张怡宁,获得大满贯是张怡宁24岁的时候;第四个大满贯是名将李晓霞,彼时李晓霞25岁;第五个是现在女乒的丁队长,年龄是26岁。

通过这个名单可以看出,我们大满贯的年龄越来越大。下面我们看一下目前中国女乒中,最有希望获得大满贯的选手会是谁?目前最有希望获得大满贯的是朱雨玲和陈梦,朱雨玲今年26岁,陈梦今年27岁。看一下上面名单的年龄排名,难道下一个大满贯的选手真的是27岁或者28岁吗?

大满贯选手年龄越来越大,单纯从这个名单上,可能我们会得出女乒人才匮乏的结论。但是如果这样说,您不觉得这其实也是中国女乒竞争太激烈所致吗?

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陈梦


咱们就拿朱雨玲和陈梦来说。时间不长,就退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周期期间,也就是2012年到2016年期间,那时候朱雨玲和陈梦其实就已经成名,按理说根据女乒的规划,这两名球员是应该参加世界杯的,因为朱雨玲和陈梦是接下来女乒的未来,是未来的领军人物。但是她们两人获得机会了吗?而按照这个规划路线,2016到2020年,应该是现在的孙颖莎和王曼昱参加世界杯的,但是现在她们二人有机会吗?别说机会,放到现在,连陈梦和朱雨玲都还没机会参加世界杯,何况这两名球员?

当然我写这个的目的,不是说女乒在选人方面存在什么猫腻,而是因为成绩太好并且人才太多,而竞争又太激烈。这样会使得竞争当中的压力太大:正因为人才太多所以才不敢让成绩下滑,而保住成绩的办法就是不断使用老将,不敢启用新人。

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朱雨玲


而伊藤美诚为代表的日本女乒忽然横空出世,使得我们看到了她们可怕的未来。其实这样没什么,毕竟我们还有战胜她们的陈梦、孙颖莎等。可是,想想其实也很不理解,比如陈梦,从入选国家队开始算起到今年,一共女子国乒队呆了13年了,在总决赛中已经三连冠了,在今年疫情前的德国公开赛和卡塔尔公开赛中连续夺冠,在主力球员纷纷被伊藤美诚击败的时刻挺身而出,成为现在女乒主力中唯一保持对阵美藤全胜的球员,而且现在还是排名女子第一名!

效力国乒13年,排名第一却未参加过世界杯,球迷质疑女乒选人标准

陈梦


但是这样一名有实力的球员,这样一名从13岁就进入国乒知道26岁还没有参加过女乒世界杯,这是不是匪夷所思?难怪有球迷直接质疑:虽然从字面看,参加世界杯是需要资格的,但是实际上教练员是可以操作的。比如2015年亚洲杯,孔令辉让自己的球员参加结果让冯天薇夺得了冠军,2016年还让该球员参加亚洲杯却没让其参加世界杯,结果那一届世界杯让日乒选手平野获得了世界杯冠军。

如此一来,在亚洲杯的时候就开始压制球员参加世界杯的资格,这样还是按照规划来的吗?不得不说,现在阻碍女乒发展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知道如何权衡球员的参赛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