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逼上梁山”都是你想的那样吗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代表着明清小说创作的巅峰。历来研究的人很多,看的人也很多,不断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逐渐发展盛大的农民起义斗争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这是很多地方在介绍《水浒传》时常用的文字,其中官逼民反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农民一般都是无比勤恳善良的群体,只要有地种,有吃穿住,就会踏踏实实干活,走上农民起义的反抗道路,必然是统治阶级压迫太多,不得不反抗,所以官逼民反是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也是正确的。

《水浒传》的“逼上梁山”都是你想的那样吗

但是在以往的印象中,在宣传《水浒传》时总是强调“官逼民反”,导致我在很长时间内都以为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其实不然。不可否认,梁山聚义的一百单八位好汉中的确是有不少是“官逼民反”的结果,比如林冲、武松等人,但是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到,梁山好汉中还有不少并非是官府所逼,即《水浒传》中有非你所想的“逼上梁山”,因为逼好汉上山的不仅有官府,还有梁山好汉们自己的计谋拉好汉“下水(上山)”。接下来我将举几个例子来和各位好汉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位就是美髯公朱仝,他是郓城县人氏,出身富户,本来是郓城县马兵都头,在晁盖、宋江等人事发后,因为仰慕他们的高义,通过计策把他们都放了,而自己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后面改当牢节级,又遇到雷横犯事,还是把雷横放了,结果自己受到牵连,被刺配沧州。朱仝这样一个善良人,多次义字当头,义释好汉,甘愿自己遭受牢狱之灾,我很佩服他,他是水浒传里我最喜欢的几个人物之一。

《水浒传》的“逼上梁山”都是你想的那样吗

朱仝电视形象

朱仝到沧州后,又得到沧州知府的赏识以及其子小衙内的喜爱(小朋友很喜欢美髯公的长胡须),知府便让朱仝每日抱着小衙内上街玩耍,知府如此信任一个刺配而来的犯人,将最喜爱的儿子交给他照看,直觉看来知府是个好官,朱仝很感激知府,也尽心尽力的照顾小衙内,假如没有后来的事,朱仝应该可以过得比较好。但是在盂兰盆节时,朱仝带小衙内去放生池边看放河灯,遇到奉命下山的雷横,被拉到僻静处,见到梁山军师吴用。吴用请朱仝上梁山入伙,朱仝婉拒,返回原处时却不见了小衙内,最后他在城外找到已被李逵残忍杀死小衙内。失了小衙内,知府那边必然无法交代,朱仝大怒,与李逵相斗,被引到柴进的庄中,经众人相劝,被迫同意上梁山落草。

如果不是已在梁山上的好汉们为了让朱仝上梁山,用计谋让小衙内落单了,被莽汉李逵杀死,他能够过在知府府过着安宁的生活,不必上山落草。逼不得已上了梁山,所幸美髯公武艺高强,随着宋江南征北战,屡屡大战神威,立下不少战功。江南平定后,朱仝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算是有个好的结局。大概是作者被其大义所感,亦或是为了弥补对善良的美髯公的亏欠,让他在梁山不再,好汉们凋零之后,还能立下战功,得以善终。

《水浒传》的“逼上梁山”都是你想的那样吗

卢俊义电视形象

第二位是玉麒麟卢俊义,他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好汉浪子燕青是他的仆人。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宋江等人为壮大梁山声势,同时也为解曾头市史文恭困局,想要将他请上梁山。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 并被吴用题写藏头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栽赃,后遇吴用使多重计赚上梁山,成为梁山第二首领,水泊梁山的第一猛将。

本来卢俊义过着富足的日子,因为武艺高强而声名远播,反惹来灾祸,被吴用等用计赚上山来,不得以落草。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原本前途一片光明,怎奈还是因为武艺太高强,让蔡京等奸臣坐立不安,为了除掉宋江,只能先除掉卢俊义。蔡京等奸臣传召卢俊义回京,把水银放在皇帝赐给他的饭菜中,卢俊义痛得无法骑马,只好坐船回庐州,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最后失败了,一百单八位好汉最终能得善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宋江为首的人妥协了,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水浒传》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也给了人们很多经验教训——革命不能妥协,只有坚持斗争到底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