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經》簡介

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宅家的時間多了,突然有個想法就是把古代的經典編出來會是怎樣,自己方便看也可順便推廣一下我們古人的傳世之作,應該是件好事吧~


莊子《南華經》簡介


《莊子》是一部道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的莊周及其門徒後學所共著,到了漢代以後,被尊稱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與《老子》、《周易》合稱為“三玄”。
據《漢書·藝文志》中記載,《莊子》有五十二篇,現存的只有三十三篇,分為三部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書中包含了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內容包羅萬象,對哲學、政治、人與自然的關係、生命的價值等都有詳盡的論述。《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與《老子》雙峰並峙,被稱為“老莊”。《莊子》書中多次提到老子,談無為無己之論,也談論孔子、顏淵,將儒家學說加以發揮,與道家加以結合,以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妙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散文集。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史記》中司馬遷並未提起莊子的字),享年84歲。他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戰國中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是宋國的公室後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


莊子的學問淵博,遊歷過很多國家,對當時的各學派都有研究,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派使者帶著厚禮,請他去做相國,被他謝絕了。當時諸侯混戰,爭霸天下,莊子不願參與政治,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後來也辭官不做,潛心研究道學,幾乎一生退隱。他一生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
莊子的文章,構思巧妙,文筆汪洋恣肆,意象雄渾飛越,想象奇幻豐富,情致滋潤曠達,語言看似誇言萬里,漫無邊際,其實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莊子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是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曾高度評價莊子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莊子是歷代思想家中最通達的人之一,是純真自然的生命的歌者,其思想閃爍出自由、純真、舒暢之美。他不僅在觀念上通透天與人、生與死、古與今、是與非,而且能夠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生命與萬物的生命連接,找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生命真相。莊子哲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啟發人們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獲得與天地共舞的生命整體性感悟,從“與憂俱生”的人生困惑中解放出來,看到天人合一的實相。

莊子發現了生命存在的無常,他提出的問題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養生主》)“人之生故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由於參透了人間世事之無奈,諸如人生之短促、禍福之不定等,莊子不再做苦苦與命運競爭的人,他懂得了虛心遊世,是非兩行,心齋坐忘,安之若命。這種生命的覺悟使他能夠化解和超越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窮”,及一切人間現實中生命存在的困惑,繼而洞察天地變化中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至樂》)的生命本相,由於心與道冥,莊子的生命存在獲得了全新的境界。這種恬淡拙樸、逍遙無為的生命境界,不論對於古人,還是對於心靈勞累困惑的現代人,均不失為一劑調理身心的良藥。
莊子道家哲學關愛與呵護生命的觀點,強調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我們周遭的一草一花、一樹一石,用心靈深處的悲憫和熱情去呵護世界的整體性、多樣性,感受個體生命最真實自然的本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魚兒自由自在地相忘於江湖中,維持魚的天性;讓鳥兒自由生息,就像《養生主》中的那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維持鳥的本真;讓天地間一切生命物種在大自然中維持各自生命的綿延,讓多樣性的生命存在於萬物和諧共生的地球上!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所以才能成為知識分子的崇拜偶像。他的許多觀點和見解,尤其是對待外物的智慧態度,完全超越了時空限制,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依然有很多值得學習的。

後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說成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莊子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很多著名文人作家,都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上受《莊子》的影響,其中包括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曹雪芹等。唐朝時,唐玄宗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莊子本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莊子的思想也傳播到全世界,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和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都受到莊子哲學思想的影響。湯川秀樹說他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靈感就是受莊子“倏與忽相遇於渾沌之地”的啟發。海森堡十分推崇莊子技術哲學的思想,並多次在講演中提到莊子的觀點, 他還把莊子的哲學寫進了他的專著《當代物理學的自然圖象》之中。


文字參考於《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