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國德國被一分為二,為什麼經濟發展快?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5年5月,隨著德國向盟軍投降,歐洲戰爭結束。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國,自然逃脫不了戰敗的命運,再一次接受正義的懲罰。實際上,德國挑起戰爭,無非是大國之間爭奪歐洲主導權,只是德國輸了。

然而,作為戰勝國的英、法兩國,並沒有就此“稱雄”,而是由美、蘇兩國主導著歐洲的命運。英、法、德三國近百年的“打打鬧鬧”,非但誰都沒能做成歐洲的“老大”,還淪為了美、蘇兩國稱霸全球的工具,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法國是第一個投降德國的歐洲大國,沒有話語權。

其實,對法國而言,早在1940年投降後,就退出了二戰。儘管法國民眾頭頂著“亡國奴”的帽子,但日子過得還不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巴黎依然是一副歌舞昇平、熱鬧非凡的樣子。

這都得益於佔領軍的“知書達理”。儘管德、法兩國在歷史上宿怨極深,但駐法德軍並沒有那麼的窮兇極惡,反而表現出有禮貌、有修養,甚至是很紳士的一面。人們對佔領軍不再仇視,雙方很快地融合在一起,倒也“相安無事”。

俗話說得好“溫飽思淫慾”。就在佔全國1/3的200萬男子被關在戰俘營裡時,浪漫的法國女性與德軍在大街上挽在一起,成了當時司空見慣的情景。那些年的法國出生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高於戰前,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

法國人的反抗直到1944年夏天才真正開展起來,抵抗組織由最初的4萬人一下子猛增到幾十萬人,這是為什麼?原來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國人“氣數已盡”,這個時候拿起刀槍抵抗,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但對戰爭的勝利,作用有限。

讓人想不通的是,投降的法國不僅作為戰勝國,而且還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這與其在戰爭中的貢獻嚴重不對等。難道是因為法國是除蘇聯外,歐洲大陸唯一的大國嗎?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出於冷戰的需要,美國需要法國的支持。

儘管在美、英兩國的操縱下,阿爾薩斯和洛林又回到了法國,法、德兩國近百年的恩怨就此了結;但得勢後的法國顯然不具備主導歐洲的能力,在美、蘇兩國眼裡,這一對冤家打來打去,失去了一流強國的實力,不能再左右世界的局勢了。

戰敗後的德國,比一戰更慘。

1945年的德國,比在一戰中戰敗還要慘許多。1918年的德國儘管戰敗,但戰火沒有燒到本土,更沒有被完全佔領,成為其日後崛起的根本,也就有了“二戰只是休戰了20年的一戰”的說法。如今,他們將接受比《凡爾賽和約》還嚴厲的制裁。

首先,國土面積再次縮小。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奧地利再次獨立,蘇臺德地區重新劃歸捷克斯洛伐克;而德國起源地之一的東普魯士,成了蘇聯的加里寧格勒州。國土面積由戰前的50萬平方公里縮小為37萬平方公里,損失了1/4。

其次,德意志民族遭到驅趕。二戰中德國屢屢以民族問題,作為發動戰爭的藉口,戰爭結束後,歐洲各國開始大規模驅趕德意志人的行動。在他們看來,民族矛盾比意識形態的分歧更大,這是歐洲最不穩定的因素,最好是“各回各家”。

其中,蘇聯、波蘭和捷克三國的做法更過分。他們打著正義的旗號,卻採取毆打、逮捕和屠殺的方式將德意志人強行驅逐到德國。戰後,約有1000萬德意志人被趕回了德國,他們被剝奪了所有財產,因凍餓病死的人不計其數,境遇很悽慘。

更關鍵的是,要“肢解”德國,防止其東山再起。同盟國以打造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為目標,對德國進行“改造”,特別是“限制工業計劃”,3年間拆遷了1900家工廠,其中1700家是完整拆遷,作為賠償分給各戰勝國。

但隨著冷戰的爆發,美、蘇雙方試圖依靠西德和東德,展現自己價值觀的優越性,開始重點扶持。德國再次成為大國間鬥爭的受益者,東德成為東方陣營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而西德的人均收入比英國還高,國民生產總值高居世界第三位。

在美、蘇兩國看來,此時的德國被一分為二,不可能成為左右世界格局的力量,就算扶持其再次崛起,也不足以成為兩國擔心的事情,反而成為展示各自優越性的“舞臺”。德國就這樣成為兩大國“比寶的工具”,直到1990年柏林牆倒塌。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戰敗國德國被一分為二,其經濟發展狀況卻非常好,主要原因是:

1,德國戰敗後,分別被美國丶蘇聯佔領,使得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壓制。德國不用在軍工科研上投太多錢,也不用在軍事開支上花費太多,德國將省下來的錢,投入到了經濟發上去了。長期下來,德國經濟獲益良多!

2,美國佔領德國後,美國為了防止德國再次崛起為軍事強國,美國就將德國的重工業給閹割了。如此一來,德國就失去了單獨製造重要武器的能力,而且德國工業要發展,也必須依賴整個西方工業體系,德國喪失了工業獨立發展的能力。

福禍相依,凡事有弊就有利。

①,德國不能發展重工業核心技術,讓德國節省了不少經濟資源,使得德國可以將寶貴的經濟資源,投到經濟回報率更好的其他經濟項目上去。

重工業核心技術,投入大丶見效慢丶經濟回報率低。大國強國需要重工業核心技術作為支撐,但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前蘇聯就是典型案例。

②,德國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甚至也沒有較完整的工業產業鏈。這也讓德國可以將經濟資源,投到經濟回報更好的產業環節中去,這對德國經濟十分有利。

3,二戰後,美國為了確保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美國就主導建立了相對統一的世界大市場。這使得經濟資源,能夠在一個巨型世界市場中,實現自由、合理的配置。

在美國佔領下的德國,自然而然成為了美國主導的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德國也得益於世界市場。戰後的德國經濟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鬼影問道化真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二戰各參戰國經濟都受到嚴重破壞,西歐各國普遍衰落。各國都急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國內經濟建設,均無暇再次發動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再加上要求和平、反對戰爭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世界暫時處於相對和平穩定時期,安定的國際環境給正處於急需進行國內經濟建設的各個國家得以喘息的機會。但是,就在這種絕對逆境下,西德居然能夠在短短15年的時間裡迅速翻身,經濟上甚至超越英法,復甦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


一、節省了軍費開支

戰爭結束後,德國受美英法蘇的牽制,軍事基本由美國接管,失去了國家主權,猶如一隻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但是,拋開這種種不利影響,有一個利好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可以節省大量的軍費開支。

戰後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戰前的一半,既然軍事開支減免了,可以盡全力進行經濟建設。而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經濟建設,這也為後來的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二、美國為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

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歐洲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整整持續了4年度之久。在此期間,聯邦德國(西德)等西歐國家通過參加經合組織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為西德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可以說,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為德國進行大規模戰後重建的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也不得不承認:“沒有美國的援助,德國的復興是不可能的”。


三、歐洲一體化

二戰結束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席捲全球,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各國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

二戰後的歐洲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組建經濟政治聯合體。由此,歐洲的一體化趨勢不可抗拒。


四、國民的辛勤勞動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的辛勤勞動勢不可分開的。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也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崛起。據統計,1955年,聯邦德國男子平均每週工作長達50小時,比英國工人多3小時,而平均工資實際上直到1956年才到戰前1938年的水平,正是聯邦德國人民的辛勤勞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才創造經濟發展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