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最近幾年,知名汽車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早已屢見不鮮,而在疫情之後,第一個中槍的竟然是

東風雷諾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昨天(4月14日),雷諾集團發佈了在華全新戰略,其中包括:


● 雷諾集團在華將把重心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


● 雷諾集團將轉讓其在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將停止開展與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 輕型商用車業務將通過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開展,充分利用金盃品牌資產和雷諾先進技術。


● 電動車業務將通過另外兩家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開展。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簡單地講,就是東風雷諾的資產和運營,雷諾集團不再負責了,現在由東風汽車全權操盤。當然,雷諾並沒有完全退出中國市場,它只是把重心放在了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至於現有的東風雷諾車主,大家也不要慌,雷諾將通過雷諾經銷商,同時利用聯盟的協同機制,在中國繼續為30萬雷諾車主提供優質客戶服務。而關於雷諾品牌乘用車的發展,將擇期在雷諾新的中期發展規劃中詳述。


同樣的劇情,還發生在兩年前的鈴木身上,擁有兩家合資夥伴(長安和昌河),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制霸中國市場的的日本鈴木汽車,最終還是和中國消費者說了ByeBye。雖說資產是交給了中方打理,但在往後,街面上的鈴木車,應該會一天比一天少了。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事實上,歐寶、西雅特、菲亞特等品牌,也曾來到中國“短期遊”,但最終都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告老還鄉”。


而東風雷諾的中國之旅,走完全程僅用時7年,也算匆匆一撇。


可以這樣說,東風雷諾的重組,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要知道,在去年10月份,東風雷諾才發佈了全新的品牌戰略,在未來三年,一年投放一款國產車型、一年導入一款進口車型,到2022年實現11款在售車型的規模體系,其次是進行電動化轉型,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動化。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意料之外的是,沒想到這個結果來得這麼迅速;而情理之中的是,當下的東風雷諾,產品少、銷量低,被市場拋棄很正常。據乘聯會統計的數據顯示,雷諾的乘用車板塊東風雷諾2019年累計銷量1.85萬輛,同比下滑了63%


值得注意的是,雷諾集團2019年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包括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為17.96萬輛。在全球,雷諾集團2019年的累計銷量(包括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達到375.4萬輛。相比之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雷諾集團全球市場的一個“老大難”問題,而如今雷諾則果斷出手,甩掉了這個包袱。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雷諾在中國市場每況愈下,最終不得不和中國消費者說再見呢?


我們認為是“本土化”。


只有栽過跟頭才會明白,中國市場究竟有多重要,馬馬虎虎的態度,在精明的消費者面前完全行不通。


最近的例子是美系品牌,不管是福特還是通用,在新一輪的行業淘汰賽中都嚐到了“苦果”的滋味,這也導致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由此帶來了巨大的調整——兩家車企均將中國市場提升到與美國市場同等重要的高度。


而包括奔馳、沃爾沃、福特在內的多個品牌,也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在中國,為中國”的品牌理念。


然而,比美系車情況更糟的法系車,卻始終沒有任何動作。雖然銷量不斷下滑,但不管是產品,還是營銷,法系品牌完全遊離於消費者的視野之外,標緻、雪鐵龍如此,雷諾也是如此。


成立於2013年的東風雷諾,到2016年才推出旗下首款產品——國產科雷嘉。彼時的市場很好,雷諾也被寄予厚望,科雷嘉上市後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甚至一度成為行業的黑馬,在各大車展上,由於請來了范冰冰站臺,東風雷諾的展臺經常被圍得水洩不通。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而由於科雷嘉反響不錯,東風雷諾乘勢又推出了更高級別的科雷傲,然而,這款車型的表現卻非常一般——科雷傲被視為翻版日產奇駿,在動力總成等多個方面都和日產同宗同源,更重要的是,價格方面,科雷傲和奇駿並沒有拉開差距,試問,同樣的價格,消費者為什麼不去買更成熟的奇駿呢?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按理來說,雷諾是不缺技術的,能在F1混的誰缺技術啊,Clio小鋼炮鼎鼎大名,而梅甘娜RS之前一直保持著前驅車的北環最速圈速。但是法國人似乎並不想在國產雷諾上進行太多投入,因而也導致了國產車型和日產的車型同質化太高,既沒有賣點,也沒有客戶基盤,消費者對於這個新鮮的品牌,自然也只有半分熱度。


另一方面,雷諾沒有在產品方面持續穩定地投入,也是其在華衰落的重要原因。目前東風雷諾在售的車型一共有5款,其中包括科雷、科雷傲以及進口的Espace。而在去年9月,雷諾在成都車展上帶來了兩款新車型,其中一款是東風雷諾純電動車型e諾,而另一款則是國產科雷繽。


東風雷諾重組:一個不會“本土化”的品牌,註定會失敗


從數量上來看,東風雷諾的車型似乎不少,但仔細看來,其實真正能夠走量的,只有科雷嘉和科雷傲,其他的都是細分市場的補充,很難吸引到一定數量的消費者。舉個例子,在7座SUV大行其道時,東風雷諾按兵不動,此時的奇駿卻推出了7座版;而當小型SUV科雷繽國產時,細分市場早已對小型SUV不感興趣了……


寫在最後


雷諾的撤退,只是新一輪市場淘汰賽中的縮影。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未來會有更多的品牌被淘汰掉,其中既包括自主品牌,也涵蓋外來的國際品牌。而在這一輪的淘汰賽中,法系車無疑是重災區。我們甚至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雷諾不會是最後一個“倒下”的國際品牌,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還有很多品牌“前赴後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