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非遗敦化|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渤海国的故事

非遗敦化|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非遗敦化|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非遗敦化|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唐鸿胪井刻石的故事


非遗敦化|旧国新语话非遗故事篇(三)

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都里镇(今旅顺),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刻石一块,永为证验。

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做为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1895年,清朝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护卫刻石,并在崔忻题刻左侧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末年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从公元713年至今,“唐鸿胪井刻石”已经经历了近1300多年的历史。


贞惠公主墓志

贞惠公主墓志并序:夫缅览唐书,妫□降帝女之滨,博详丘传,鲁馆开王姬之筵,岂非妇德昭昭,誉名期于有后,母仪穆穆,余庆集于无疆,袭祉之称,其斯之谓也。公主者,我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之第二女也。惟祖惟父,王化所兴,盛烈戎功,可得而论焉。若乃乘时御辨,明齐日月之照临;立拯握机,仁均乾坤之覆载。配重华而旁夏禹,陶殷汤而韬周文,自天佑之,威如之吉。公主禀灵气于巫岳,感神仙于洛川,生于深宫,幼闻婉□。□姿稀遇,晔似琼树之丛花,瑞质绝伦,温如昆峰之片玉。早受女师之教,克比思齐;每慕曹家之风,敦诗悦礼。辨慧独步、雅性自然。□□好仇,嫁于君子。标同车之容仪,叶家人之永贞。柔恭且都,履慎谦谦。萧楼之上,韵调双凤之声;镜台之中,舞状两鸾之影。动响环□,留情组□,黼藻至言,琢唐洁节。继敬武于胜里,拟鲁元于豪门,琴瑟之和,荪蕙之馥。谁谓夫婿先化,无终助政之谟;稚子又夭,未经请郎之日。公主出织室而洒泪,望空闺而结愁。六行孔备,三从是亮,学恭姜之信矢,衔杞妇之哀凄。惠于圣人,聿怀阃德,而长途未半,隙驹疾驰,逝水成川,藏舟易动。粤以宝历四年夏四月十四日乙末,终于外第,春秋四十,谥曰贞惠公主。宝历七年冬十一月二十四日甲申,陪葬于珍陵之西原,礼也。皇上罢朝兴恸,避寝弛悬,丧事之仪,命官备矣。挽郎呜咽,遵阡陌而盘桓;辕马悲鸣,顾郊野而低昂。喻以鄂长,荣越崇陵;方之平阳,恩加立厝。荒山之曲,松□森以成行;古河之隈,泉堂邃而永翳。惜千金于一别,留尺石于万龄,乃勒铭曰:丕显烈祖,功等一匡。明赏慎罚,奄有四方。爰及君父,寿考无疆。对越三五,囊括成康。惟主之生,幼而询美。聪慧非常,博闻高视。北禁羽仪,东宫之姊,如玉之颜,舜华可比。汉上之灵,高唐之精。婉娈之态,闻训兹成。嫔于君子,柔顺显名,鸳鸯成对,凤凰和鸣。所夭早化,幽明殊途,双鸾忽背,两剑永孤。笃于洁信,载史应图。惟德之行,居贞且都。愧桑中咏,爱柏舟诗,玄仁匪悦,白驹疾辞。奠殡已毕,即还灵□。魂归人逝,角咽笳悲。河水之畔,断山之边,夜台何晓,荒陇几年。森森古树,苍苍野烟,泉扃俄闭,空积凄然。宝历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来源:敦化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图 文:张 宁 牛镱潼

策 划:张指挥

审 核:魏向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