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天水,丝绸之路重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几千年来,烽火狼烟一直摧残着这片土地。战争后来不及掩埋和焚烧的尸体,往往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大战之后必有大疫。


为了防疫自救,聪明的天水人早在汉代起就开始饮用杏仁汤,通过食疗的方法提高免疫力,防止瘟疫的传播。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常见的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叫做南杏,多半是做甜点用,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天水人食用的苦杏仁则是北杏,是在药店才能买到的药材。


在汉代《神农本草经》里,就详细记载了苦杏仁的功效:性味苦温,服用能够降气祛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多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实症。


现代医学也证明,苦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还能为人体免疫系统提供各种必须的维生素,比如叶酸,核黄素和维生素B6等等。


从古至今,天水人严格依照中医典籍中强调的食用苦杏仁要去皮的炮制方法,把苦杏仁剥皮去尖,捣碎后再煎煮到沸腾。所谓得火者良,现代研究也发现,将苦杏仁放置在药量十倍的沸水中加热十分钟,就能达到食用苦杏仁的最佳效果。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随着汉朝丝绸之路的空前繁荣,各种异域的香料被带到中国。善于发现的天水人不但接纳了姜黄,同时也留下了茴香。


原产于希腊半岛的茴香源远流长,它的希腊语名字翻译成中文叫做马拉松。和著名的马拉松长跑一样,都是用希腊东北部的地名马拉松命名的,意思就是生长着茴香的地方。


价廉物美的茴香,自西汉起就传入中国。士大夫朝见皇帝时,要衣怀槐兰之香以示尊敬,是为怀(茴)香。


这种带有特殊香气的蔬菜,在北方很受欢迎。茴香和回乡同音,所以北方人过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包顿茴香肉馅的饺子,以示吉庆。


茴香的果实小茴香,更是一味神奇的中药。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除了降血压、防止心血管疾病、防癌、提高免疫力等等日常养生功效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小茴香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等常见致病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元代蒙古族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就提到过长期服用苦杏仁和小茴香同煮的汤汁,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和祛病消灾的神奇功效。


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这应该就是天水杏茶最明确的源流。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水人仗义得近乎憨厚,又聪明得近乎狡黠。似乎与生俱来就带着伏羲的血脉,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苦杏仁、小茴香、姜黄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加工成街头巷尾的美食。在不动声色中,用最科学的食疗,把健康传递给大家。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着上医治未病的观点。中医认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饮食的调整,就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达到健康平衡的身体状态。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所谓预防大于治疗就是这个意思。治病就得吃药,防病就是食疗。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精力充沛,免疫力强悍。真正病了,当然得去医院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毒药攻邪。但当你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虚损或者亚健康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调整。


在医院,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食疗却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自己的健康留有周旋的余地。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时值神州大地病魔肆虐,千门万户坐困愁城。与其哄抢双黄连和板蓝根,何不趁此冬日暖阳,为您和您的家人调制一杯传统的天水杏(仁蜂蜜茴香)茶。


苦杏仁止咳,蜂蜜润肺,既能增强肺部功能,又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货真价实,好吃看得见,效果绝对比XX口服液要好的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