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01

沒錯,我就是那個拒絕婆婆來幫我帶孩子的人。

知道我不要婆婆來帶孩子,我父母,我身邊的朋友,還有同事都向我投來可憐的目光,有意無意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只想說:

你不是我,你沒有經歷過我所經歷的事情,怎知我心中的苦?

這三年相處下來,我忍夠了,我再也不想忍了。真的,往後的日子,我寧願自己辛苦一點,也絕不想繼續過這種日子了。

孩子出生後,婆婆主動過來幫忙,我心裡是感激的。

初次跟婆婆同住一個屋簷下,我內心是謹慎並且小心翼翼的。正是因為這個初衷,造就了生活中不管有什麼矛盾,我都只會一味忍讓,從不跟婆婆當面起衝突。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次兩次還可以忍受,三年下來,我已經傷痕累累,原諒我,這一次堅決的說了NO。

  • 我是剖腹產下雙胎寶寶,還在月子裡,婆婆每天吃過晚飯就去跳舞,我自己蹲在衛生間給兩個孩子洗澡,所幸公公非常配合,我們倆洗完一個,再洗另一個;
  • 哄睡,哄完一個再哄另一個,因為我只有一雙手,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只能讓哭聲小一點的寶寶繼續哭,家裡時常充斥著寶寶的哭聲,直到現在,這都是我揮之不去的噩夢;
  • 飲食上,堅決按自己的方式做飯,不管我提什麼建議從不被採納。這一點其實也還好,吃得下我就多吃一點,吃不下我就少吃一點,畢竟是婆婆在掌勺,結果就是生完孩子之後我瘦了15斤;
  • 戀子情節:剛開始住一起時,按她兒子喜歡的口味做飯這一點就算了,每天我老公下班回家,就算她自己已經吃過晚飯了,還要坐在桌子邊上,看著我老公吃飯,幫忙夾菜聊天。每晚睡覺前,要和我老公聊聊天才回房去睡覺;
  • 發展到現在,老公在刷牙,她會跟到衛生間,看著他刷牙,跟他說話,每天都這樣。老公泡個腳,她要在旁邊陪著,跟他說話。一天不跟我老公說個300句話,她就難過。
  • 對孩子,現在孩子2歲9個月了,已經能清楚的表達自己了,每天要求孩子叫奶奶,要孩子說喜歡奶奶。如果孩子稍不如她意,就威脅孩子說:“你不是說過喜歡我麼?”
  • 有一段時間,大寶有點黏她,有一天晚上跟她睡的,天亮之後,不停的問大寶:“你昨天跟誰睡的呀?”只有大寶回覆跟奶奶睡的,她才會滿足。更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到處跟別人嘚瑟,孩子要她不要媽媽。

。。。。。。

不勝枚舉。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我經歷過怎麼樣的痛,就一味的責備我不惜福,就好比沒吃過黃連卻告訴你黃連很甜,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心態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如果你不知我的苦,就請別輕易勸我。對不起,這種福我承受不起。

02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裡。

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裡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

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於是就說:

"我們也經常被人捉出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

豬聽了回答道:

"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獲取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每個人所處立場不同,對每一件事的痛感自然也不同。

不是每一條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有個朋友,被男友劈腿了。幾年之後,男友和新歡結婚了,但是過得不幸福,是他們自己生病了,還是孩子生病了,我已經忘了,反正結果就是,他們回來找我的朋友借錢,說是救命。

我朋友不假思索地拒絕了,於是也有人告訴她,你應該善良一點,無論當年發生過什麼,這畢竟是一條命。

朋友跟我吃飯的時候敲著桌子大罵。

我知道她為什麼罵,當年她失戀以後萬念俱灰,喝酒喝到酒精中毒進醫院,她自己那條,也是人命。

就像列夫·托爾斯泰所說: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時候,當我們受傷的時候,別人總會安慰我們說,不疼不疼。

其實,那是因為受傷的是我們,而別人永遠無法體會到我們當時的感受。

是的,別人永遠看到的都是表面,而內心深處的痛楚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就好比針紮在我們身上,只有自己知道疼!別人看到的只是個小小的針眼兒,但是那種鑽心的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03

魯迅先生洞察世事,他的話總是一針見血,捅破虛偽的現實。有些話被認為太過冷漠,其實是我們不敢直面一些不美好的現實,他曾在《小雜感》裡說: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郭德綱說:

"我挺厭惡有一種人,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

深以為然。

這世上沒有感同身受,你講的是心事,別人聽的是故事。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現在的我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我堅決的對婆婆說NO之後,生活上的計劃是這樣的,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公婆想回老家,那麼孩子送去幼兒園,早上我自己送過去,下午請個阿姨幫忙接孩子,並幫忙帶到我下班回家;

第二種,如果公婆不想回老家,那麼我會幫他們在附近租個房子,請他們幫忙下午接一下孩子,我下班之後再把孩子帶回家,他們的房租費用我承擔。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王源在自己的新歌《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中唱到:

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裡哭著
哭到頭痛直到睡著
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你呀
覺得虛偽你逢場作戲

這也是我想說的話。

拒絕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不懂我的苦,就別責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已經安排和計劃好了自己的生活,請不要再來責備我。

如果你沒經歷過我的痛苦,無法解決我的問題,那麼就請你閉嘴,不要勸我大度。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承受我所選擇的,選擇我所能承受的,這樣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