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于谦被杀的悲哀,做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熊猫哥

导读: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功臣,其结局让人叹息。北京保卫战可以说是靠于谦力挽狂澜。这样一位有能力又正直的能臣,竟然被小人和昏君一起罗织罪名杀害,后世的我们替于谦抱不平的同时又想,为什么做个正直的人这么难?

明朝于谦被杀的悲哀,做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公元1449年的一天,明朝堂里看乱成一锅粥,皇帝朱祁镇被抓,50万大军在土木堡折损殆尽,顺带着还有六部九卿的官员和后备人才,蒙古太师也先率十万得胜的大军一路向北京杀来。有一个叫徐有贞的说自己夜观天象,只有迁都才能避开风险,而此时只是兵部侍郎的于谦义愤填膺说:

主张迁都的人就该杀,如果迁都就是南宋的下场了

没有错,于谦一片公心的得罪了小人

于谦临危受命做了主持全局的兵部尚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朱祁钰继位做皇帝。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并没有死,只是做了蒙古人的俘虏。而如果朱祁钰继位,哪朱祁镇怎么办?朱祁镇会怎么怎么想?

但明显的是,现在这个皇帝是烫手山芋,是要倒霉的。朱祁钰不敢做这个皇帝,于谦大声上奏:

现在国中无主,人心惶惶,贼寇轻视我们。您继承皇位不是个人得失,是为国家社稷

于谦的脑子里都是公心都是国家社稷。但他是否想到,大明不能有两个皇帝。

明朝于谦被杀的悲哀,做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北京保卫战是惨烈的,于谦没有时间回家休息,朱祁钰知道于谦一心为了国家,他也深为感动。经常亲自去竹林砍竹子为于谦准备竹汁(一种养生的饮品),身边的太监曹吉祥抱怨皇帝是否对于谦太好,朱祁钰说:

于谦为国殚精竭虑,如果他的身体垮了哪里还找这样的人

朱祁钰的话几乎就是当时人对于谦的共识了。

于谦发现,关在牢里的罪臣石亨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上书明代宗朱祁钰让石亨戴罪立功,拜为大将,果然石亨是个超级猛人。在北京保卫战里确实立了功。石亨对于谦感恩戴德,举荐于谦的儿子做官。但于谦哪能做这种中饱私囊的事,被于谦骂了个狗血淋头石亨因此怀恨在心。

他的地位、他的为人、他的正直,都妨害了小人的利益。他们嫉妒又害怕又恼火,跟着于谦只能做个正直的好官,只能做正人君子。他自己不贪不好色,还不让别人贪心好色。

所以他们恨他

明朝于谦被杀的悲哀,做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北京保卫战,也先带领的蒙古军队没讨到一点便宜,反而损兵折将,而到手的明英宗被以为可以让他大捞一笔,但明朝人就是不上他的当,反而立了一个皇帝。而且这朱祁镇个人魅力极大,连自己的亲信大将和弟弟为了他就要和自己拼命。杀又杀不得,再继续留在这还不一定得有多少朱祁镇的粉丝。所以也先准备放人。

但明朝朱祁钰不答应,他对大臣们说:

不是我贪恋帝位,只是当初把我推上帝位是你们呀

其实,朱祁镇回来对谁都不好,尤其是主张放弃明英宗朱祁镇而立朱祁钰。他回来了,于谦哪有什么好果子吃。

但从道理上谈,朱祁镇应该接回来。于谦不会为自己的得失考虑。他考虑的只有江山社稷和公理。

朱祁镇还是被接了回来,成为了挂名的太上皇

明朝于谦被杀的悲哀,做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公元1457年,于谦还在兵部忙。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带兵把朱祁镇抢出来,送上皇位。刚一复位的朱祁镇就立刻抓了于谦送往天牢,没过几日,于谦被杀。

终于没有人挡着他们中饱私囊了

结语:做人难就难在欲壑难填,人人都想着飞黄腾达,但又不可能人人飞黄腾达。但当有一个正直的人挡住了他飞黄腾达和中饱私囊的道路的时候,一个正直的人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反而成了别人陷害的对象。

无奈又无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