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保健品也就是保健食品,它的定義是“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接受,尤其是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身體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於是希望通過保健品來調理自己的身體,在這部分人群中,老年人佔據了一大部分。

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誇大功效的現象。

我們都多多少少聽過,或身邊有人經歷過這種事:一群老年人或中年人聚在一起去“聽課”,聽什麼課?健康講座、飲食需知、專門針對老年人講心腦血管的等等一系列的課,乍一聽覺著沒什麼問題,可“聽課”不過是個幌子,讓你花錢才是真。每堂課講著講著一定會扯到他們的一樣產品,對這好、對那好、反正對哪都好,買就是了。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舉著產品,頗費口舌地介紹,在“課堂”裡走來走去,阿姨長阿姨短的叫著,一個個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就差給你捏肩捶背再跪地上認個乾爹乾媽了,若見你還沒有掏出錢包的想法,便故作痛心說,算了,叔叔阿姨,今天給你們一個優惠,給你們成本價,我們也不賺錢了,就當晚輩孝敬給長輩了,而且!買後還有禮品券,下次仍然可以用……這下好了,優惠一給,甜言蜜語一鬨,於是錢包一掏,東西一拿,電話一留,很是滿意,下次再來。

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推銷吸引了很多人

也許大家會覺著我描述的很誇張,但其實,現實中比這誇張的比比皆是,我的外公外婆也確確實實經歷過這種事,掉進了一個騙局。

最開始,外公外婆是跟著院裡其他老人去聽了一次課,這次課也確實沒讓買什麼,甚至還送了很多東西,什麼茶呀,餅乾呀,倆老人覺著這還挺好,免費聽了保健知識還送了點吃的,於是留了電話,從那時便開始頻繁地去,家裡的東西越堆越多,手裡的錢越給越少,後來有一次,兩人花了5000塊錢,說是滿5000送2000塊錢的券,可以兌換東西,但去用的時候,裡面的人又說得再加錢才能用這個券,這下,外公外婆意識到不對勁了,想把沒拆封的5000元的東西退掉,結果人家說要退不能只退這個,還得有之前發的各種東西,可那些送的東西都已經該吃的吃,該用的用了,自然沒有辦法去退了。好在,兩個老人經過這事後再也不去“聽課”了,只能當是花錢買教訓了。

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保健品雖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藥品,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只能輔助治療,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異。

我們買保健品的初衷肯定都是好的,希望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但不可過分相信、過分依賴它,若不科學地吃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還會損害身體。況且很多保健品實際上並不具備廣告中所說的功效,使用後甚至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不要輕信傳言,不要貪圖小便宜,要警惕這幾種騙局:1、“專家”義診免費講座。小區、公園往往是他們的聚集地,通過免費義診誇大人們的健康隱患,以此推銷產品。2、誇大療效。保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不會出現成功率、有效率等詞語,若購買保健品時有這些詞語或是過度宣傳,切勿相信。3、免費旅遊、贈送體檢。這些都是誘導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手段,要多加註意。4、熱情“陪聊”,以此增進感情。

有每天打電話詢問身體情況的,也有每天上門送關心的,目的都是推銷產品。5、不買沒關係,仍有東西相送。這種就像是一步步設圈套,用免費的東西吸引群眾,最後可能不知不覺就掉到陷阱裡了。

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購買保健品|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小心有騙局

農村集市現產品推銷

其實騙局遠遠不止這些,保健市場發展迅速,但保健品生產商魚龍混雜,不乏資質不高甚至沒有資質的生產商,有很多不法商人藉此設計騙局,騙取錢財。我們購買保健品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注意看標誌、包裝標識,注意產品的禁忌,不要以價格高低衡量保健品的功效,最後,正確對待宣傳,勿輕信、勿貪小便宜。家中有老人的,平常一定要多注意關心他們,身體有不舒服要及時帶著去醫院,可不要讓那些“陪聊”的推銷員得了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