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小S老公许雅钧又出轨了。这并不新鲜,之前许雅钧婚后丑闻就频频被曝。

小S一如既往在第一时间出面维护自己的老公。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小S不仅忍受老公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还遭受家暴。甚至有一次,她喝了酒开直播,站在旁边的女儿捧着她的脸心疼地说:妈妈,爸爸把你的脸都打坏了。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这个台上疯癫搞笑、大胆不拘、经济独立、魅力四射的女人在家庭婚姻中为何这样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原来小S拥有一个破碎的原生家庭,父亲是个混混,抛妻弃女。母亲一人带大姐妹两人,还一边替自己的丈夫还外债。

这个不完整的家庭给她带来一种情感上的“缺失感受”。

小S在家庭、在父母身上吸取养分受阻、得不到有效情感支持、缺乏安全感,在自己的婚姻互动中强迫性重复了自己母亲的模式。

缺爱的小S 对父亲有一种特殊、复杂的感情,对家庭的分崩离析则有一种无比的恐惧。

因此,她要竭力维持这个“家”。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只要他不抛弃我,我愿意选择原谅他;只要他还是孩子的父亲,我愿意继续忍受。在亲密关系中仿佛只有站在他的立场,自己也才会处于某种安全处境。即便有众多委屈,我也心甘情愿。


关于一个缺爱的人,在人际互动中常常表现为:顺从、指责、隔离。


小S典型的顺从者。仿佛她的行为在传递一种讯息:“我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你最重要。”

这样的顺从者在婚姻里学会压抑自己,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眼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常常对另一半甘于奉献,解决对方遇到的问题或减轻对方的痛苦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过多在乎对方的感受或想法。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因缺爱另一种呈现方式——指责者

我们在幼时未被满足的亲密感在以后的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夫妻关系中渴望得到“恶补”,一旦对方没能给到我们想要的,缺爱的我们就是一个索取者,抱怨身边人对自己还不够支持、不够关心、不够体贴。

我们一边指责一边难过,一边抱怨还一边委屈。我们冥冥之中在这些关系中渴望去修复、去弥补我们一直缺失的部分,只是未曾觉知。

缺“爱”找“爱”的伊能静

无独有偶,伊能静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而父母的离异也让她感觉自己是在一个不完整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女生。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她一直渴望一位父亲一样的男子可以保护她、宠她,伊能静把比她大8岁的庚澄庆当作了父亲,庚澄庆把伊能静当妻子,双方这样极不对等的关系期待。

于是,他俩23年的亲密旅程最后也不得不画上句号。在离异多年后的一档节目中伊能静坦言,自己当时给对方很大的压力,别人可能只是想和你拍拖,并没有当你的医生去医治你。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伊能静归结为“年轻时的自己还没有那个智慧”,去处理原生家庭带给来的影响。但在这之后她一直在第二段婚姻中去修复,去重新学习爱自己。

不折不扣的隔离者——有时候缺爱的我们还会这样子

往往外表看起来很独立,宣告众人,说自己根本不需要“爱”,一个人也活得尚好。其实失去得太多、对“爱”想要了又太久,太强,迟迟得不到回应。

既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只好学着干脆否认自己需要这回事,以此来对抗孤独感和情感缺失。

也许太迫切需要“爱”,同时又感到恐惧,最后只能选择用疏远来代替。

总之,缺爱的人总认为自己不够好,无用,不值得被爱,不被认同,我糟糕至极。

小S在节目上坦言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甚至吐槽自己就是个中年妇女。缺爱之人核心感受无价值感低自尊。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既然“缺爱”,如何自救

如果说爱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一个“生病”的家庭,或“不合格”的父母未能给到我们爱的滋养。我们这粒种子的成长环境就是不如人意,难道它就注定开不了花、结不成果?

未必

同样的不幸家庭长大的大S,与妹妹小S就用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去经营着自己的家庭与婚姻,且羡煞旁人。

这意味着我们带着“这样那样的缺失”同样可以在不幸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确在幼年时我们必须依赖家庭或父母,那时的我们非常脆弱,也很容易受伤。

成年后的我们有能力成为自己的照料者,与自己内在那个“缺爱”的自己讲话。

许雅钧再曝出轨,小S出面澄清力挺,如何看“爱”的缺失与自救?

现在是时候由成年后的自己返回内在,通过以下20款条目来抚慰、关爱、照顾这个“缺爱”的小孩

1.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立场 和理念;

2.明确区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并能够很好地应付这些差异导致的焦虑;

4.接纳自己的想法、立场和感受,不要求他人为自己辩护;

5.与亲人保持亲密联系,同时敞开胸怀,倾诉自己的想法;

6.按照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关系模式与方式去生活,而不是依从他人制订的规矩;

7.为自己追寻目标,而不是为改善与别人的关系而追寻目标;

8.准确“检验”他人的想法,明确理解他们的希望和意图;

9.必要时与别人进行求同存异的协商,协商过程中必须考虑自己的目标和他人的想法;

10.除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缺点,更要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点;

11.在与重要成员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要保持自我;若与他们的关系疏远,则要充盈自我;

12.坦诚地接受自己错误造成的责任;

13.学会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14.学会欣赏与享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

15.不要因为他人的威胁、欺凌或操纵,而替别人承担责任;也不要威胁、欺凌或操纵别人,让他们担负本属于你自己的责任;

16.抛弃受害者心态,充分对自己的遭遇负责。亲密关系也同样,最基本的心态便是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

17.充分关注自我需求,真正而充分的悦纳自己,学会情感独立;

18.当你无法接受他人的所作所为时,不要被无力感吞噬,而要关注自己拥有的选择;

19.拿回你原有的力量!你不需要外求,而是内观,观察自己为什么需要对方的理解,为什么需要对方的认可和关注,最后都会出来同一个答案——不够爱自己。

爱自己后,你就会真正活出来。

20.既使全世界的人都不爱你,你也要爱自己,因为你值得被爱。

这20条“自救指南”送给每一个尝试努力爱自己的人。正如最后一条所说: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爱你,你也要爱自己,因为你值得被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