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文|乌啼月

最近疯狂迷恋宋朝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宋朝文化,便购买了许多关于宋朝的名作以求窥一斑见全豹,今日读《细说宋朝》时,提到了宋太祖取消了宰相“坐而论道”,赐茶看座的情节,于是怀着好奇心去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收获甚少,皆以两种情况为主:

①某日,范质宰相等人向宋太祖议事之时,宋太祖以自己眼睛昏花为由,让范质将文书送到他面前,等到范质再想落座时,座位已被撤去,从此宰相就只能站着奏议朝政了。

如此说法,像极了上学时,同学们之间的玩笑,不知范质宰相是否摔倒?又或者是宋太祖听腻了这些大臣的之乎者也,于是撤茶送客,而且坐观其变,你们不是要说吗?那就站着说,看你们能坚持多久?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宋太祖

②原本范质就是后周宰相,虽然宋初他还是是宰相,但仍然心存顾忌,所以力求站着将话说明白、说完就走,生怕宋太祖将其留下,哪还有心思谈笑间饮茶论道呢?

如此说法倒也是合理,想象一下,当大臣们刚刚坐定,拿起茶杯之时,宋太祖突然来一句:如此办事,你们竟然还有心思饮茶?此时大臣们的茶杯何尝不会演奏出绝美的音乐呢?所以大臣们拒绝饮茶也应该不奇怪了。

如此说来宋太祖取消赐茶看座便是真的?笔者仍表示怀疑,于是便想着是否可以借助《清平乐》寻找一些线索。为此写下本文做一些参考和探索。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好水川战役前夕

第一幕:好水川战役前夕

笔者最先找到的是一幕是,宋仁宗与宰相晏殊谈论是否主动出击迎战元昊主力的剧情,即好水川战役的前夕。只见宋仁宗端坐于御案,晏殊则为站立,其中有一个细节,晏殊咽了一下口水(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意外之喜)。似乎合乎宋太祖废座撤茶的规定,但实则不然,笔者认为是大战在即,岂可安坐。

借着剧情也不妨插两句,本来应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到了宋朝却是将从中御,军队是否出击,又如何出击,最终大多数由宋仁宗决定。宋仁宗离战场多远,他怎会知晓战场的具体情况呢?即使做了正确的决定,传到战场又是何时呢?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晏殊回京

第二幕:晏殊回京之时

晏殊回京,宋仁宗与先生叙旧。时间大概在1030—1032年之间。因为晏殊是在1027年被刘太后贬的,在这一集又推荐了23岁的欧阳修(1007年生人),到了1032年晏殊又被贬离京城了。

只见宋仁宗坐于御案,晏殊则被赐茶看座,谈论的自然是师生之情,在此期间晏殊还饮了一口茶。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对簿公堂

第三幕:对簿公堂之时

先是吕相(吕夷简)、王增、程琳在宋仁宗面前议事,对范仲淹进行指责,紧接着的一幕是吕夷简与范仲淹对簿公堂。

宋仁宗照旧坐于御案前,其他大臣皆有座,但没有放置茶的茶几,自然也没有茶可喝。轮到谁发言站起来说话便是,当然争论到兴致时,即使说完也不坐下。倒是有不为权贵折腰的气势。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谏官进言

第四幕:谏官进言之时

因为夏竦伶养艺人,被他夫人告到了官府上,有失朝廷颜面。所以以蔡襄为首的三位谏官指责夏竦其身不正。宋仁宗依旧坐于御案前,而发言者蔡襄则是站立,以便发慷慨激昂之词。依然没有茶几看茶。

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宋仁宗的不容易,便把这原文抄录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能齐家,何谈治国?而未能齐家,亦正式为正其心之故,夏竦身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却闺门不睦,竟至夏夫人一纸状纸,将他告上官府的地步,名是夏夫人的闹剧,实则是夏竦自身不正之故。——《清平乐》

清平乐:宋太祖废座撤茶,那么宋仁宗时,宰相朝臣们是如何议事的

宋仁宗剧照

从中可窥见宋仁宗生无可恋之状,自然不给茶是正确的,要是再心狠点,不给看座也合乎常理。

以上便是我对宋仁宗时,与朝中大臣商议的一些小小的探索,除了和晏殊叙旧之时有茶几、有赐茶外,其他几个场景皆是没有茶几,自然也不存在赐茶,而且不仅大臣没有,观察到的宋仁宗御案前也没有。

也许是笔者疏漏了,但仍然觉得此番探索乐趣颇多,收获也颇多。虽是谈论宋太祖废座撤茶一事,却以君臣之礼得以窥见宋朝茶文化的一角何尝不是意外之喜。废座应该为假,至于撤茶,则不敢断言,但与之相对的赐茶应该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荣耀的象征,那么赐茶的文化是否也因宋朝而起?不由得作出推测,宋朝茶文化之所以鼎盛,一定与君臣、文人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