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全文共3251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过去的2019年,是全面深化媒体融合的关键之年,也是打通融媒体“最后一公里”的攻坚之年。温岭日报社和温岭广播电视台突破重重困难,提前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设立,并积极探索“新闻+服务”的融合之路。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1 融媒中心的“最后一公里”

浙江省在全国较早进行县级报社和广电台合并成融媒体中心的探索。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出重要指示后,浙江全省各地纷纷加快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但是这一融合的难度,却是“两极分化”。新闻中心与广电台合并,这对于一般县市而言,由于两家媒体资产体量不大、人员不多、平台较少,相对方便。但是对于有正式刊号的报社和实力雄厚的广播电视台来说,这个合并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超级工程”。

2019年,温岭啃的就是这块“硬骨头”。温岭日报复刊于1995年。在2003年中央对县级报刊治理整顿时,由于地区人口、经济总量、报纸发行量、报社经营额等四项指标达到标准,温岭日报成为台州地区唯一保留下来拥有自主刊号的县市报,并按要求加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温岭日报社人员规模上百,平台涉及纸媒、网媒、移媒、户外媒体等多个媒体门类,经营规模达到了4100万元。

同样,这些年温岭广播电视台也乘着改革的春风发展迅猛。温岭1036广播电台成功引入都市广播的市场化模式,开全国县级台先河,影响力和经营额都成为县级媒体逆势上扬的范例。温岭电视台近些年加大了对硬件的投入,宽敞演播大厅、高清采编播设备,提升了新闻制作的档次和水平。特别是温岭广电台保留了有线网络,“以网养台”大大减少了传统媒体广告下滑的影响,年经营额达到1.4亿元。由此可见,温岭的两家媒体无论从新闻制作、广告经营、实力规模等方面都发展得不错。但是融合是大势所趋,两家媒体业态不同,发展方式也不同,实力越雄厚,人员越多,“强强联合”的融合难度就越大。体制机制、运营思路、平台整合、人员安排等各方面问题摆在面前。但是在浙报集团的支持下,温岭市委宣传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扎实地推动两家媒体融合。

一方面是温岭日报社的回购。2019年3月底,省委宣传部决定,浙报集团九家县市报及其报社公司回归当地。在浙报集团和温岭市委市政府多次会商后,温岭第一家签约回购合作协议,第一批开展资产评估、事转企人员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温岭市也加快了两家媒体融合的步伐。2019年10月,市委常委会通过了温岭市媒体融合方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温岭市融媒体中心临时党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临时党委书记,两家媒体党组成员任临时党委成员。10月30日,温岭市融媒体中心、温岭传媒集团成功挂牌。温岭市提出,要通过媒体融合建设省内一流县级传媒集团。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2 中心厨房的“最后一公里”

在互联网崛起的背景下,融媒体的趋势将是UGC、PGC、OGC的整合,传统的新闻“采”和“编”模式将会进化成为“中心厨房”场域下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温岭日报社从2017年使用浙报集团“媒立方”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中心厨房”的运作探索。2019年1月,报社装修了现代化的融媒体中心,设置了演示大屏,集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编辑,以及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视频剪辑、平台运营等各方面人员,探索新闻指挥、资讯编辑、传播推广等媒体后期所有功能融合的运作模式。

以2019年8月的“利奇马”台风报道为例:在台风来临之前,报社融媒体指挥中心在值班总编的带领下进行了准确研判,对人员、平台和报道方式方法进行了布置调度。除了安排各路记者分赴海防一线外,还组织发动了全市各乡镇、街道、部门的宣传干事以及通讯员积极发稿。在台风来临前、登陆时、风过后,融媒体指挥中心人员一直与前方各路记者和通讯员保持联系,充分运用前后方资源,随时发布新闻。报社推出自主研发的“微直播”——《台风来袭》24小时滚动播出,网友和记者都可以在微信上像发朋友圈一样直接上传文字、图片、视频,并进行点赞、留言、转发。报社在海边设立了“慢直播”,全网分发,点击量超3000万人次。一些抗台现场冲击力强的图片和视频,被剪辑制作成附带报社logo和直播二维码的15秒短视频在朋友圈二次转发,并为直播带来流量。超强台风登陆时,温岭日报融媒体指挥中心办公室已经断电,在手机和手提电脑的支持下,台风登陆仅15分钟后,温岭日报微信号就发出了整合各路信息的《刚刚!8月10日1时45分,“利奇马”在温岭城南登陆!!!》这条微信。3小时后,阅读量就突破10万+。

这些年来,温岭日报社的人员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计算机工程师、视觉设计、新媒体编辑、视频影像等新媒体人才占到采编力量的30%以上,纸媒编辑缩减到2人,新媒体编辑增加到12人。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3 新闻表达的“最后一公里”

移动化、短视频化,是未来新闻表达的重要方式。文字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而视频则是信息传递的“终极表达”。温岭日报社特别注重研究和探索移动媒体的短视频表达特点,以及短视频的移动化、碎片化、情绪化属性。2019年,温岭日报社生产各类短视频580多条,主要分为专题类短视频和资讯类短视频。

——专题类短视频,重策划文案、讲究拍摄技巧、要求后期制作精良。这类视频往往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安排摄制。比如,在2019年温岭党代会期间,报社根据党代会报告精神,制作了原创MV《迈步新征程》,不仅刷爆朋友圈,还在会场内滚动播放;在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庆日,报社制作《劳动者变美计划》《雷公山女哨兵》等专题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温岭船模艺人——将消失的技艺重现人们视野》等多个视频分别获得“红遍浙江”融媒体作品大赛一等奖、浙江在线支站优秀短视频、“中国梦浙江网络视频大赛”三等奖。

——资讯类短视频,时长在一分钟甚至只有15秒,重点突出视频的信息量或一个感情点。此类选题以美好、真实、震撼、温暖、接近、扎心、正能量等用户的情感需求为主,表达强调细节化、人性化。这类视频主要以温岭日报官方抖音号和微信朋友圈15秒微视频为载体,以GUC为主,选取小切口,注重现场感,往往能引起用户的共鸣,获得较高的流量。如在温岭日报官方抖音号,《豪车撞护栏,车主说人没事就好》点击量过200万,点赞过5万;《两个车道都是车》点击量过300万,点赞过3万。目前,遇到重大事件,微直播和15秒短视频已成为温岭日报社实时传播的标配。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4 传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传媒是党委政府与市民百姓之间的桥梁。媒体融合的出路是“新闻+服务”,服务集聚用户,新闻传播价值。借助传媒优势,发挥桥梁和枢纽作用,服务政府中心工作和百姓民生,将是未来传媒拓展的新“蓝海”。

2019年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何将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创出特色?温岭日报社及时与市委“主题教育办公室”联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比如策划推出了“读原文、悟原理”初心朗读活动平台,邀请市领导、乡镇部门负责人、市先进典型作为“我是领读者”;普通市民积极参与成为“我是朗读者”,一时温岭朗读红色经典成风。截至12月初,浏览量达到192.8万,访客数69.1万,参与朗读人数4.9万,生成时长1分钟的短音频13.4万条。紧接着9月19日,温岭日报又上线了“初心问答”系统,以闯关的形式进行答题,全市共有2000多名党员参与。

针对公安部门推出的居住出租房旅馆化管理,温岭日报和派出所合作,上线“出租房房东积分制”平台,民警、辅警只要通过网络就能对房东出租情况进行一一建档,对治安、消防等方面进行符合规范的全方位管理。针对市场监管部门推出餐饮业“契约+积分”系统,温岭日报和市场监管局上线了餐饮业积分平台,通过评分标准化、信用数据化、打造餐饮行业闭环管理。对消毒设施不正常使用、消毒记录不全、未索证索票、无证照经营、卖超过保质期食品等进行扣分或一票否决。温岭日报积极参与的此类涉及百姓民生的政务服务项目还有很多,发挥了传媒的优势和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城市有序治理。

“最后一公里”路很短,它是传媒融合发展这场大变革的末梢;“最后一公里”路很长,需要所有传媒人夜以继日奉献聪明才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走好这“最后一公里”,媒体融合大幕才真正拉开,媒体发展大戏会精彩上演。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温岭日报:拓展传媒“新蓝海”,走好“最后一公里”

原创:温浩杰 温岭融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温岭日报社总编辑

来源:传媒评论

公示!浙报集团“疫情时期信息公开和融合传播的解决方案和积极建议”23篇获奖课题、稿件名单

浙报记者“胡哥”一头扎进荆州的ICU采访20多天,“求国家分配对象”的小护士就这样进入他的镜头

深入武汉疫区采访50多天,天目新闻记者王坚颖说,这一战,职业纪录被一再改写

速度+温度+力度+亮度+态度,新媒体战“疫”报道,把好五个“度”

战“疫”,让钱江晚报主战移动端,这场大考成绩如何?

“战疫”中彰显责任和担当,浙报集团发稿4.7万、总点击量4.76亿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她的报道,成了高考试卷的试题!她说,去现场,用心感受,新闻才会发光发热!

深喉线人-穷追真相-不懈监督,这位记者13年的“阳光行动”令人钦佩

时隔16年的“跟踪报道”为什么能够获得浙江新闻一等奖

从东海之滨的宁波到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黔西南州,长篇通讯《一片叶子的追寻》背后的故事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