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清代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堪稱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由於這部小說的社會容量特別大,故被人們稱為我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時期的一部百科全書。多年來學者們從文學藝術、社會、政治、經濟等不同的角度,對它進行種種解剖分析,闡述各自的見解,形成所謂的“紅學”,造就了一批“紅學家”,其著述可謂比比皆是。然而從管理學的視角來研究這部鉅著的,《紅樓夢》中反映出的管理思想是相當豐富的。尤其第13、14兩回描寫的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一段,最為精彩。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王熙鳳在《紅樓夢》裡,一向被看作是個陰險毒辣、媚上欺下的人物,給人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但是王熙鳳到寧國府協助處理秦可卿的喪事並管理家務,在短短一個月裡使寧府由亂到治,說明她確實管理有方,她所運用的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也確有其高明的地方。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王熙鳳對於寧國府管理混亂的看法王熙鳳去寧府之前,首先得到了賈珍的授權,具體體現為賈珍給她寧國府的“對牌”。賈珍說:“妹妹愛怎麼就怎麼樣辦,要什麼,只管拿這個取去,也不必問我。”

這一點很重要,是王熙鳳在寧府行使財權、物權的必要前提。當她把任務承擔下來之後,第一步是“我須先理出個頭緒來”。這很像現在的諮詢人員到企業開展諮詢活動時,首先要找出“問題點”來一樣。王熙鳳認為,寧府管理混亂可歸為五點

一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

二是事無專管,臨期推諉;

三是需用過費,濫支冒領;

四是任無大小,苦樂不均;

五是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這五點已成了寧府中的“風俗”,大有積重難返之勢。面對這一現狀,王熙鳳“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她的第一把火是什麼?是樹立她自己作為一個有效管理者的權威。

王熙鳳找到的五方面的問題,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管理混亂的根源是職責不清、是非不明。要改變這種狀況,負責實施改革的人要有“令行禁止”,說了算數的形象才行。鳳姐對賴升媳婦有一段話講得很清楚

“既託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我可比不得你們奶奶好性兒,諸事由得你們。再別說你們'這府裡原是這麼樣’的話,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一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清白處治。

”這裡,王熙鳳不僅表示了要改變管理混亂的決心,而且要對“有臉的”和“沒臉的”同樣“清白處治”。這正是對寧府五項弊端“對症下藥”。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還強調了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即“公正”的原則。把“公正”作為管理的一條原則,是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提出的十四條管理原則之一。任何一個企業要保持正常的和公平的工作氣氛,就離不開管理的公正原則。對於錯的,不是用“有臉”和“沒臉”來加以區別,不搞“和稀泥”,也不是“下不為例”,而是一視同仁地嚴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是非分明,管理者的威信也才能建立和提高。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王熙鳳放的第二把火是什麼?

她的第二把火,是建立寧府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把任務落實到人頭。

這一條抓得很準,抓住了造成五種混亂現象的根源所在。王熙鳳根據舉辦喪事和家務活動的各項任務加以分類,並按任務大小實行定員,從4人到40人為一組。各組有明確的職責分工,除規定的任務外,“別的事不用管”。但對於分內之事,卻來不得半點馬虎,

“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賠”,“一草一苗,或丟或壞,就問這看守的賠補”。

她特別強調:

“如今都有了定規,以後哪一行亂了,只和那一行算賬”。

作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如果不抓住把任務落實到基層這一基本環節,如果沒有決心或不能果斷地把已經建立起來的各項規章制度付諸實行,那麼再好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一紙空文。所以不能把王熙鳳的這些做法,僅僅看作是一種“媚上欺下”的手法,或認為是“形式主義”。從管理的角度來觀察,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要迅速扭轉寧府那種“軟、賴、散”的局面,使之變亂為治,王熙鳳採取堅決而又賞罰分明的得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而這也正是一個有效的和有力的管理者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事實證明,王熙鳳的這些措施很快便奏效。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書中寫道:

“眾人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時只揀便宜的做,剩下苦差沒個招攬。各房中也不能趁亂迷失東西。便是人來客往,也都安靜了不比先前紊亂無頭緒。一切偷安竊取等弊,一概都蠲了。”

這說明經過一番努力,正常的管理秩序建立起來了。

那王熙鳳的第三把火又是什麼呢?

第三把火是對任務既有佈置又有檢查,並且特別強調遵守時間,另根據任務執行過程中的信息反饋,採取相應的堅決措施。鳳姐告誡眾人說:

“不論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時刻”。

而她自己也“天天按時刻過來,點卯理事”她深入實際,瞭解情況,每天“戌初燒過黃昏紙”,即“親自到各處查一遍”,這樣便做到了心中有數。王興媳婦來領大小絡子珠兒錢,她聽了數目相合,便把對牌發下。而對另一起支取東西領牌的,

“聽了一共四件,因指著兩件道:'這個開銷錯了,要算清了來領。’說著將帖子摔下來。”

並沒有只是樹立官威,只顧畫圈圈了事。這就促使下面不得謊報軍情,濫支冒領。對於違反制度來遲了的,她說:

“本來要饒你,只是我頭一次寬了,下次就難管別人了,不如開發了好。”

這反映她對制度的貫徹鐵面無私,態度十分堅決。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管理術:新官上任連著燒了“三把火”

王熙風到寧府後的這三把火,結果是:“寧府中人才知道鳳姐厲害,自此俱各兢兢業業,不敢偷安”。

結束語:

王熙鳳通過嚴密的佈置、嚴格的要求和嚴肅的處理這三者的有機結合,使寧府很快由亂變治。這就是她的管理術。看起來王熙鳳的管理方式,完全是法家所主張的那一套。它把管理職能著重放在控制、監督,以至懲罰上。這對那些鬆鬆垮垮自由散漫的單位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