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信阳古有八景,分别是贤岭松风、浉河泛月、申塔朝晖、奎楼晚照、龙潭瀑布、雷沼喷云、龟山晴雪、长台古渡,得名于清朝乾隆年间信阳知州张钺有感于信阳风光之美,挥笔写下的八首同名诗。多少年来,信阳古八景最为信阳人津津乐道、难忘如愫。

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及城市建设等原因,信阳古八景中的‘奎楼晚照’和‘申塔朝晖’的原景早已不复存在;‘长台古渡’亦无古代风韵;‘贤岭松风’‘浉河泛月’、‘龟山晴雪’等自然景观虽然同贤山、浉河、龟山相连,但景物较虚,无标志性实物载体彰显。

为延续历史文脉,扮靓信阳,近年来,信阳市政府在浉河两岸重新打造了浉河新八景——望湖轩、聚贤祠、茗阳阁、申伯楼、龟山亭、琵琶台、河洲榭、平山塔,以八种建筑风格一一呈现。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望湖轩

望湖轩,是具有楚风汉韵建筑风格倚望湖水的轩亭,修建于南湾湖大坝东隅,背山面水,站在最高处的轩亭内,可一览风光旖旎、绚丽多姿的南湾湖,是游人留连忘返的好去处。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聚贤祠

聚贤祠,居于贤山之巅。古时曾有贤士隐逸于此,所以贤山又名贤隐山,取信阳古八景“贤岭松风”之意。现在的聚贤祠位于信阳市市郊西南侧,北临浉河,西眺南湾湖,占地约1.6亩,总建筑面积865平方米,其风格为仿古园林建筑。“聚贤祠”主体建筑承徽派风韵,整座建筑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同时又隐于山中。从聚贤祠后面的观景台瞭望,信阳城区景色尽收眼底。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茗阳阁

位于浉河南岸临水高地的茗阳阁,是浉河八景中最早开放的。它的雄浑大气与浉河蜿蜒灵秀相得益彰,被喻为信阳新建的城市文化与形象的代表建筑。茗阳阁高五层,阁顶14丈,占地面积6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海拔150米,宝顶高度47米,被称为中原第一大阁楼。是一栋由雕栏飞檐、勾心斗角、斗拱图腾等多种中国古建筑元素汇聚而成,具有浓郁地方古建筑特色的塔式阁楼。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申伯楼

申伯楼,因信阳古时为申国,申伯侯受封于此而得名。申伯楼,沿袭了信阳古八景中“奎楼晚照”之奎楼的架构,穿插楚风汉韵之特色,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汉式样式,楼高三层,体现了现代园林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了人文与自然合一的风格。申伯楼现已成为信阳茶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龟山亭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龟山亭建在龟山临河的一侧,占地150亩。园内建筑文化内涵丰富,通过600平方米岗岩广场,沿2000多级青石台阶观景,依次穿越“曲径门”、“揽胜门”和“泛月门”,可饱览龟山公园风光。龟山亭的美感,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在亭内居高临下时,可纵览无限壮丽的湖光山色。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琵琶台

琵琶台筑于琴桥南端,延续“长台古渡”文化遗风。台的平面成“土”字形,取五行“土”之居中之意,与信阳的华中地理位置相契合。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河洲榭

而河洲榭则是浉河新八景中最富有特色的一景。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中间的湖心岛上,一部分探身于水间。水在楼外,楼在水中,是娱乐度假和文化旅游的乐园。置身榭內,不仅能尽情领略到山川河色,而且与琵琶台遥相呼应。可谓信阳古有“浉河水中夜舟泛月”,今有“河洲榭内听戏品茗”。


信阳古八景今何在?信阳新八景了解下!

高高耸立在震雷北岭、浉水之滨的平山塔,又名平安塔,镇魔降妖,祈风祈雨。登临塔顶,信阳城区面貌可浏览大半。塔高5层,蕴含“仁、义、礼、智、信”传统大义,建筑面积计1853平米,寓意平桥区1853平方公里之行政区域。

人文的历史沿革和自然风光的沿革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城市建设要通过富有特色的建筑来具象自然山水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和谐共生,从而使文化得以承载,使历史得到依托。新八景是从老八景延伸而来的,是对历史传承的守望,是对现实与未来的承接。

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文化才能获得长足发展。浉河新八景在南湾大坝至安桥的浉河两岸次第展现,与美丽的浉河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美,又富有时代发展特色,已成为人们品味信阳、感受信阳的绝佳去处,也必将为信阳的城市文化添上光辉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