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文物要价800万,文物局只出1万造拒,最后以1980万人民币卖出

当捡到文物、挖到文物,理应上交国家,因为国家对于土地具有所属权,对于这些上交的人,国家一般都会颁发一份证书和部分奖金。那要是传家宝上交国家,又会得到什么待遇呢?曾经就有一位老人,要以800万元的价格将传家宝售卖给国家。老人要售卖的正是北宋画家张先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名叫《十咏图》,老人售卖的原因也很简单,只因为家中有七位子女。老人年近古稀,自知活不长久了,这也算是交代后事,这幅画原本藏于清内府,之后清朝灭亡,溥仪以赏赐溥杰为由,将《十咏图》偷运出宫,并运至长春伪皇宫。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溥仪仓皇外逃,这些名画来不及带走,就被伪皇宫中的侍女、太监、侍卫抢夺一空。老人祖上正是当年抢夺宝物的侍卫之一,因此这幅《十咏图》就传了下来。

上交文物要价800万,文物局只出1万造拒,最后以1980万人民币卖出


当老人开价800万之后,当地文物局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价,要知道当时才1992年,800万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当地文物局表示愿意用1万元购买这幅画,希望老人答应。显然1万元太少了,尤其老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这才将这幅画拿出来,既然文物局不愿意用800万收购,老人只能找到拍卖行。老人到了北京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秦公接待了这位老人。秦公经过鉴定之后,确认这就是《十咏图》无疑,作为文物界的泰斗,秦公决定帮助老人拍卖这幅画。要知道一幅名画的拍卖,也是能够提高一个鉴定家的身位的,即便秦公在文物界有着极高的名气,也不能免俗不是。

上交文物要价800万,文物局只出1万造拒,最后以1980万人民币卖出


有了秦公坐镇,文物界、考古界、文玩界、艺术界的诸多大腕纷纷到场,其目的自然是一睹《十咏图》之真容,在诸多参加竞拍的人当中,也有被北京博物馆请来的专人。面对这件国宝,北京博物馆志在必得,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马自树和书画鉴定家徐邦达亲自到场坐镇。但是作为特殊人物,他们并没有举牌竞拍,只是让他人帮忙竞拍,这次竞拍十分激烈。经过一次次加价、一次次角逐,不少人放弃了竞拍,因为价格实在太高,一路攀升至一千万。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放弃,经过不停地加价,价格最终定格在1800万,加上10%的佣金,拍卖价格最终定格在1980万元。

上交文物要价800万,文物局只出1万造拒,最后以1980万人民币卖出


这个价格让在场的人深吸一口气,实在是太过惊人,当然最终拍卖成功的,自然是北京博物馆,现如今这幅画也藏在北京博物馆。恐怕就连老人也没有想到,这幅画能够拍到1800万的天价,这也许就是文物的魅力,没有人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才会有这么奇妙的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