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读友您好!今天带大家浏览《艺术博览》,寻找乡土红色文化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聆听河南乡音,品读河南红色故事,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哦!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说起我国的将军县,大家肯定知道是:湖北红安、江西兴国、安徽金寨、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县、安徽六安、湖南浏阳。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那么,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将军县为何改换县名?原来是这用意。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在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的新县,原名“经扶县”被称为“中原南门”,素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的美誉,是我国著名、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将军县。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战斗足迹,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培育了5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有5.5万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据史料记载,当时经扶县人口不足10万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便是对新县革命战斗史的真实写照。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1932年10月,国民党政府为了“剿灭”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控制大别山区,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治所,将河南省光山县一部,湖北省麻城县一部和黄安县(今红安县)一部划归经扶县管辖。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了新集,根据刘伯承、邓小平提议,改“经扶县”为“新县”,意即人民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生活。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在将军故里,大家少不了瞻仰许世友将军,在将军墓前,还有一壮观之举。将军生前爱喝酒,每到清明节,很多敬仰将军的人,都不远千里来到墓前为将军敬酒。许世友将军喝的不是别的酒,是清一色的茅台酒。随着时间推移,将军墓前茅台酒瓶一年比一年多,竟然堆积成山。由此可见,许世友将军是多么受到人民的爱戴与敬仰。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厚重的新县红色文化,已被列入国家“1231”红色旅游工程。2001年还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县境内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当然了,除此之外,有着“北国江南”赞誉的新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具魅力。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潭风景区、江淮岭生态园等都是较受游客喜爱的景点。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厚重的红色文化加之优美的自然风光,也难怪新县会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名县、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大别山腹地“将军故里”经扶县,为何改名?原来大有用意

对于今天的话题,大家想说些什么?欢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交流!

文字编辑丨李健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