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销商对商超敢怒不敢言,有苦不敢诉

一袋水饺出厂价6.8元超市赚走3元,在北京的一个速冻食品厂,这些是刚刚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速冻水饺,经过包装之后,所有的生产环节在这儿就要结束了,那么一袋450克的三鲜水饺,销售人员告诉我们,它的出厂价格是六块八毛钱。


  在北京金路易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的这个车间,工人们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水饺。生产总监夏建军告诉记者,一袋出厂价为六块八的水饺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料成本。夏建军说:“牛羊肉,猪肉,鸡肉,涉及到菜,现在是猪肉鸡肉上涨幅度在30%至40%左右,现在蛋也在涨价,菜也在涨价,咱们现在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去年的25%。”


  副总经理黄茂忠解释说,除了生产制作成本,近200名员工的用工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乃至进入市场的各种费用让企业所获堪称微利。黄茂忠强调:“真正到最后,能到我们手里还得精打细算,能剩下两三个点就不错,非常非常不错。如果要是算不好的话,某个环节出点问题的话,可以说是没有利润,有的是还要亏损。”


  在批发市场,记者发现,像这样出厂价6.8元的水饺,在这的销售价格是7.2元,加价比率不过6%。那么在超市又会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呢?在京郊的一个大型超市,记者发现同样是450克的三鲜水饺,现在正在搞促销,它的价格是5.6元,之前它出售的价格是7.8元。北京金路易速冻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吕勇介绍:“我们基本上让利20%。商场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让20%,有可能加价率加5个点或者不加价,可以平进平出的销售。”


  吕勇告诉记者,在促销活动中,厂家大幅让利,超市完全可以不加价,平进平出进行销售,我们发现促销价5.6元比出厂价还要低出17%。但是促销活动维持不过10天,超市依然要恢复7.8元的价格,这要比6.8元的出厂价高出近15%的比例。吕勇说:“他加15%和20%来讲,等于他的前台利润。另外后台利润,也就是收我们费用问题。后台费用来讲,有条码费,进店费,上架费等等一系列,大概有20多种。所有加起来,加上他的利润,应该差不多有40%至50%的样子。”


  吕勇解释说,超市卖7.8元,看似只赚了一元钱,但这仅仅是前台的毛利,超市还会通过进场费,返点等各种方式从商家手中赚取后台毛利,赚取的实际利润会在2.7元到3元之间。这些都会体现在终端商品上,让消费者来买单。“我们细算下来,商超所收我们的费用占我们纯利润应该达到70%左右。现在有苦说不出。”吕勇说。


  很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市场相当便宜,但中国的消费者却享受不到这样的价格,这是为什么?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调查发现,进场费这个中国式的“商业怪胎”成为物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场费一方面不断侵占生产商的合理利润,另一方面又大肆盘剥消费者的腰包,它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据专业人员测评,有的超市费用达到了40%-45%。也就是说某种产品的进价,超市要加价40%卖给消费者。


  为了进一步了解进场费情况,记者以经销商的身份对几家超市进行了暗访。


  在物美超市的总部,一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要想进入卖场,门槛很高。“现在美廉美和物美合并之后是两边开户,一边四十万。现在是做美廉美就要做物美。比如一件新产品,在一边开户是四万,两边同时开户是八万。”返点费一般在15%-18%之间。


  记者了解到,超市不仅要收取高额的进场费和高比例的返点费,而且还对经销商规定了销售任务。在这里等待谈判的供货商告诉记者,卖场规定的任务即便完不成,也依然要按销售任务的数额来交费用。


  随后记者以供货商身份来到了位于北京的家乐福北区采购部,一位经销熟食的供货商告诉记者,这里合同返点很高,而且每年都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边的返点是十五六个点,还有其他好多费用,今天扣这个,明天扣那个,年年递增。”


  许多供应商告诉记者,面对如此高昂的进场费,他们没有利润空间进行消化,只能转移到商品价格上。在北京锦绣大地批发市场,记者对六种干果的价格进行了调查,发现某种品牌每100克杏仁4.8元,腰果7元,开口松子7.2元,生核桃仁6.6元,葡萄干1.2元,开心果6.6元。在北京的一家物美大卖场,发现同一品牌同样产品的价格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每100g杏仁变成了15.9元,腰果变成14.2元,开口松子变成25.8元,生核桃仁变成19元,葡萄干变成3.29元,开心果变成17元。六种产品平均下来,超市价格是批发市场价格的2.85倍。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调节平台副主任姚文华告诉记者,他们在行业中进行了测评,有的超市费用达到了40%-45%。也就是说某种产品的进价,超市要加价40%,加在卖给消费者的商品里头。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相比较超市,百货商场的进场费还要高。首都经贸大学营销系主任陈立平分析说:“百货业通常返点30%-40%用来做什么?作为引厂进店生产商向零售商所提供的一种费用,这是百货业一个主要的利润来源。”


  首都经贸大学营销系主任陈立平说:“进场费必然要推动价格的上升,而且是消费者去买单。一些衬衫成本就是几十块钱,经常是零售价格人民币上千块钱。”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也表示:“一件服装的成本加价率从2.3倍可以到12倍。零售商收得越高,加价就越高。”


  同一商品,零售比批发贵了2倍


  巨额进场费不但让这些已经进入超市的经销商叫苦不迭,也给很多试图大规模销售的地方农产品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地方特产由于没有能力缴纳巨额进场费而被超市拒之门外。


  唐红芳,她近期的心情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忐忑”。这个带着创业梦想,赴京城销售农产品的山西女人,所有的一切先被封锁在批发市场高额的租金下。去年年底,唐红芳带来了山西老家几十种农产品来到了新发地,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没想到高额的租金和清淡的交易,让这个320平米的农产品销售厅被迫关门。透过铁锁门,看着满地凌乱的农产品,唐红芳坦言,她也曾有进入超市的打算,但超市对农产品苛刻的条件和各种费用更让她望而却步。唐红芳说:“对于大多数中小农业企业,包括我们农民来说,进超市是找死,不进超市是等死。”


  就在唐红芳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以“产销直通”为引导的农产品超市的成立,给了她新的希望。在这个商超可以不交进场费,销售之后再做利益分配。唐红芳了解这个情况后,把家乡的特色再次拉到了北京。


  和唐红芳一样兴奋的是来自东北的经销商苗锦芳。为了让利消费者,他和商超协议,把多个产品做了降价促销。他介绍:“你看咱今天大米抢,我两块二到这儿,从产地到这儿,一分钱不赚,他们也不赚,这就是互相协商,能合作就在这儿,查查我的六百个品种,我自己供的,如果他要我进店费,要我条码费,不管用,做不成了,资金哪来?”


  苗锦芳告诉记者,他以前做超市的供货商,各种不合理的杂费,让他的利润成本不断增加,最终不得不被迫退出。那么,不收进场费,超市又如何去盈利呢?天下粮仓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常涛介绍:“我不收进店费,我不是说,我不去盈利,而是跟他共同去分担利润,比方这个大米,我们可能有几分钱或者几毛钱这样一个利润,卖出去之后我们才有利润,我们共同去分担,卖不出去是没有利润的。”


  常涛解释说,他们在全国特色农产品地区建立基地,整合产地与消费终端,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只经一手的运营目标,因为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即使让利给了消费者,他们和供货商依然有利润空间。他介绍:“我们要把中国农副产品终端渠道建立起来,为像我这样,为更多这些农民企业,农副产品的企业搭建中间渠道销售的平台和一个窗口。让他们不会再因为要给予高额进店费,导致最后销售和高额进店费不相符合的这样一种经营的模式,要打破这种经营的模式。”


  记者发现,在这个超市,大米每斤售价2.48元,小米每斤售价2.8元,糯米价格3.2元,一些大宗类农产品价格比其他超市要低出10%左右。而前来购物的消费者早把结账口围得水泄不通。


  去掉一个进场费,西瓜就能便宜一半


  进场费这种在国外无法扩张的模式,却能在中国野蛮生长,对其遏制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


  超市收取进场费的现象合理吗?专家告诉记者,从目前全球主要的消费市场来看,收取进场费,几乎是中国独有的商业零售模式,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式“商业怪胎”。


  许多专家介绍,发达国家现代零售业利润,绝大多数来源于自身经营,赚取产品的购销差价。对供货商收取的促销服务费用占利润的比例很低,一般都不到10%。


  由于进场费的原因,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漂洋过海,但它们在国外超市的售价,其实比在中国要便宜。进场费这个中国式“商业怪胎”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为什么这种在国外无法扩张的模式,却能在中国野蛮生长呢?


  专家们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家乐福开始进入中国,也带来了一套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张模式,通过向供货商收取通道费、占压货款的方式,赚取后台利润,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首都经贸大学营销系主任陈立平介绍说:“家乐福积累了一整套由发达国家这种零售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这方面的经验。家乐福这种经验归根到底就是一种低成本的扩张,这种低成本扩张战略当中,我觉得它的核心就是收取各种入场费。”


  陈立平告诉记者,这种依靠收取进场费用、延长账期的扩张方式在其他一些国家并没有成功。在日本、韩国和南欧地区,当地都有比较成熟的零售市场,国际零售巨头不仅市场份额有限,而且还受到了严格的反垄断法律法规的控制。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国内零售业在反垄断、限制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的法律法规方面不健全,国际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后,成功带进了进场费的商业模式。这种收取进场费,拖延账期的低成本扩张方式,很快得到了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效仿,进场费这种零售模式成了中国商业的主流。


  有关部门曾在2006年出台过一份文件遏制进场费,但是收效甚微。日本为打击进场费,措施法规既系统又严密,终于彻底改善了本国的商业环境。值得学习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措施和办法,更是他们的政府部门,为维护经济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所展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食品经销商对商超敢怒不敢言,有苦不敢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