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12日所发的国民党电报代日韵目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


文夕大火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由于焚城的计划是严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动又是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故当火起时,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梦中。及至从梦中惊醒,还以为是日军打进城来了。正准备夺路逃命,但烈火已经临门,大多数的街巷已被烟火封住。很多人被活活烧死。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长沙作为我国少有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文化名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传承也因此中断,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文夕大火”时,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以及叶剑英等人正身处长沙,并组织了后来的救灾工作。


抗日期间的长沙文夕大火,损失惨重却少为人知​警钟长鸣,长沙每年都会举行敲钟仪式。今年是文夕大火80周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愿悲剧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