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咸潮”是怎么回事吗?

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处于河海交汇处,经常在干旱时节出现“咸潮”。咸潮发生时,河水会变咸,变得不适宜饮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干旱的季节或者冬季枯水期,河流中的水流量减少,海水涨潮时大量的海水倒灌入河道,咸涩的海水与淡的河水相混合,然后被引潮力带着向上游奔去,使得河道上游的水质变得咸涩,就形成了咸潮。

引起咸潮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原因,但是近年来人为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过度地挖沙和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中的水量大幅度地减少,会导致咸潮在非枯水季节出现。以珠江为例,这些年人们过度地开采仅占河流泥沙含量5%左右的粗沙,导致河床下切严重。再加上这一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大增加,江中水量减少,剩余的河水也会因失去了泥沙“庇护”而与倒灌来的海水一起向上游奔走,导致咸潮出现。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对咸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咸潮的出现对于河道中的生态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咸潮一旦发生,河水变咸,河中的淡水鱼类和水生植物会因为不适应咸水而导致患病或死亡。自来水会变咸,人们饮用盐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饱含盐度的水也会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盐度上升,使得土壤盐碱化,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我们应当积极采取行动,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咸潮,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你知道“咸潮”是怎么回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