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文:劍聖喵大師

01

8月30日,河南省洛陽市嵩縣金城路發生的一幕牽動著眾人的心。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網上流傳著一段監控視頻,視頻畫面觸目驚心……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畫面顯示,一黑衣男子揮舞著一把尖刀,對其身邊的女子連捅數刀,刀刀致命。女子沒有任何反抗,順勢倒在血泊中。

雖然天色已晚,監控畫面拍攝的並不清晰,但可以看出男子的動作絲毫沒有一點手軟。

儘管女子已經倒地不起,男子並沒有因此收手,或者因害怕而逃跑,他繼續鼓舞著拳頭,一拳一拳的砸在女孩的腦袋上,緊接著又站了起來,用腳狠狠地踹女孩的頭,一下又一下…

此時畫面中出現了另一個女孩,她試圖去阻止正在施暴的男子,卻遭到暴徒的追打。直到越來越多的路人站出來,兇手才停止傷害。

“受害女子搶救無效,死亡!”

出現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

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讓他如此極端?

讓人詫異的是,這曾是一對甜蜜的戀人,而兇手殺害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前未婚妻”。

殺害理由竟然是因為退婚。

這時一些“網絡偵探”發聲了:這肯定是騙婚,退婚又不退彩禮。

說出這些話的無疑是一些男性。

而彩禮又成為他們為兇手辯解的理由。

一個男人想殺人,一群男人想往屍體上吐口痰,他們今天說彩禮,明天會說出軌,後天就說你看不起他沒有給他國王一般的榮譽感。

物質…虛榮…不檢點…不難發現每每有這類事情發生時,這些看起來噁心至極的字眼都是貼在女孩身上的標籤。受害者有罪論一次一次被驗證。

為什麼總會有人與兇手產生共情,為一個手段如此兇殘的殺人犯開脫。最值得同情的難道不是那個無助的倒在血泊中的受害女孩嗎?

所幸,被害女孩的哥哥證明了她的清白。彩禮已經全部退還。事實證明,不是為財,單純害命。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我們非常痛心的是,我妹妹被他這麼殘忍的傷害 ,這麼痛苦的走了,而網友們關注的焦點卻是彩禮。我們不需要網友們的同情,但請不要在不明情況時來惡意傷害我們家人。”

從女孩哥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善良、獨立、善解人意的女孩。再現實點講,男生沒車沒房沒工作,喝酒賭博不上進。不論從哪一點來講都配不上這個努力的女孩。

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在死後還是沒能逃脫鍵盤俠的網絡暴力。惡意揣測,無故潑髒水,女孩家人在遭受失去至親的打擊下,還要發這樣的聲明來證明死者的清白。

而每每發生這樣的事情,評論區總會出現令人作嘔的字眼。原因很簡單也很可笑——死者是女性。女人原罪論,就像是一把尖刀,一刀一刀劃在女性的屍體上。


02

與洛陽女孩一同上熱搜還有“慈溪女教師被前男友鬧市割喉”的舊事。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原因竟然是,殺人者吳某在被執行死刑後,罪犯家屬居然第二天跑到受害者家屬門口進行圍堵。

當時死者母親感到害怕於是報警。

由此可見,罪犯家屬對罪犯的罪行絲毫沒有悔意,他們從來沒有向受害者家屬道過歉。

他們心中唯一有的,就是“我們兒子被壞女人連累了”。

關於慈溪割喉案,也是事發第一時間,網絡就開始了對受害者進行潑髒水。

被害女生在被兇手當眾割喉,砍了十幾刀後,整個網絡的輿論卻在指責被害女生出軌。

朋友圈裡還瘋傳:“看把老實人逼到什麼樣了!”

受害者家屬被流言逼得沒辦法,第二天,受害女生哥哥嫂子就在妹妹被害的街頭上,打著橫幅,拿著喇叭一個一個,一遍又一遍向路人解釋。

“我們家姑娘沒出軌,沒花男人的錢,車是自己買的,他們早就分手了。”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其實我曾經也很好奇,為什麼每次這種惡性事件出來,總有人盯著受害者的錯誤不放。

然後莫名其妙把自己代入加害者的立場,開始哪怕是造謠中傷都要幫兇手開脫罪名。

原本“受害者有罪論”的內在原因是,基於“公平世界假設”的。

即有些人為了恐懼自己遭遇到不幸,就硬是要把不幸者和他自己有過錯進行強行聯繫,為的就是讓沒過錯的自己,內心可以更加安全一點。

但這個解釋在眾多殺妻殺女友的案件下的惡臭評論,是不適用的。

因為發表這種評論的人,應該是不太可能成為被殺的一方的。

他們之所以迫不及待把自己代入犯罪者的角色,腦補出犯罪分子的無奈和心酸,刻意忽略受害者的痛苦和絕望。

僅僅是為了發洩他們內心的仇恨罷了。

在類似的新聞下,都有一種幾乎是主流的論調,那就是:

“現在的女孩真是瞎了眼,她們就喜歡這種油嘴滑舌,又不務正業的渣渣,像我這麼老實的人,她們往往又看不上。”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說實話,我真的非常討厭這種言論。

他的潛臺詞只有一個,那就是:“活該”。

一個自我標榜老實的人,為什麼在面對這種慘無人道的惡行時,會對受害者缺乏共情能力,還要第一時間冷嘲熱諷。

這是哪門子的“老實人”啊!

當然,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又不是不能理解這種思想的原因在哪裡。

現在的中國男性,已經陷入很強的求偶焦慮裡了。


03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光棍”成了一種對男人的極大羞辱。

前幾天抖音出了一個視頻,是關於昔日的央視一哥張宏民的。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一心忙事業連戀愛都沒談過”的描述瞬時引爆討論區,安享晚年的張宏民頓時成了部分網友眼裡“無兒無女”的“失敗者”。

短短几十字,竟然讓許多網友化身大教育家,開始對張宏民進行說道。

他們腦補出張宏民晚年淒涼,身為一個男人居然不結婚,不要孩子,這可太不孝順了,事業再成功又有什麼用,晚年如此“淒涼”,就是一個失敗者……"

22歲女孩被當街打死:為什麼就是不能對女孩好一點?

據說,張宏民每次上新聞都會因為這事,被網民拎出來鞭笞。

有人說,這些“人生鑑定師”,總是需要那麼點優越感。

但是“談過戀愛”“有孩子”這件事的意義,真的大於任何一切成就,一旦不滿足就要被定義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嗎?

我有同學官至處長,大學校長見到他畢恭畢敬的,已離婚。

我也有同學畢業創業身家過億,吃個飯,還找來我班上的美女學生作陪,他居然還介紹,這是藝術學院的高材生,未婚。

當然,我也有同學,畢業就早早結婚,如今已經生二胎。

我覺得他們沒有誰是“失敗者”,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在內。

但總有些人喜歡用“談沒談過戀愛”“生沒生過孩子”來東風壓倒西風。

我碩導就因為醉心學術,沒能娶妻生子,但學術影響力卓著。

總有些人會帶著奇怪的口氣來問我:“他這麼成功,難道不想結婚嗎?”

因為這件事,我和人大吵過幾次。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分手或者未婚已經在輿論上成為對中國男人的終極羞辱。

為什麼前幾年PUA在中國極其盛行。

原因就是抓住了很多男生的“求偶焦慮”。

有報告曾經說,中國男人的消費力連狗都不如。

但是PUA班,現在的分手挽回導師,那都是天價服務費的。

而PUA班最主要的一個核心是:女人是可恨的,他們只會踐踏你的真心,你必須玩弄她們、控制她們,這樣你才不會被拋棄。

在這種社會輿論下,很多單純的分手,被汙名成了“被拋棄”、“被綠帽”。

因此“殺掉背叛者”就有了很多的輿論支持和心理底氣。

我覺得這就是惡性事件頻發的深層心理原因,這也是殺人者在被抓後,一直在笑的心理因素。

其實,如今單身人數的增多,戀愛確實成了一件麻煩的事。

可奇怪的是,當女性遭遇拋棄時。

她們絕大部分是選擇“不愛了”。

所以惡性事件下,女性的評論通常是“不談戀愛保平安”。

坦白說,這種心境相對來說還算健康的,但對於男生就很難。

很多人特別是男性在面對分手時,第一產生的就是攻擊,包括自我攻擊和攻擊他人。

這兩種模式都非常不好,會進一步加劇自身求偶的難度。

因為女性既不會喜歡一個躲在陰暗角落哭泣,更不會喜歡一個網上戾氣滿滿的“老實人”。

我們難道就不能換種思維。

戀愛只是人生的一個維度,假如它失敗了,我們先放一放,我們的生活還有更多的選擇不是嗎?

其實,假如男生分手能有如此心態,他大概率可以挽回前女友。

因為前女友在一段時間後,如果固定壞印象消散,而男生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的話,是很可能舊情復燃的。

說實話,這就是和前任複合最好的方法。

放下加改變

如果你接受不了前任離開你,在求偶焦慮下,用所謂的PUA技巧,哪怕臨時挽回了她,但性格上的矛盾依舊在的話,你依然還是會失去她。

所以,請對女孩好一點,也對自己好一點。

保持你的真心,然後某一天,你就能在一個不經意的夜晚,遇到你人生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

作者簡介:劍聖喵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500萬粉絲個人帳號意見領袖,省高校心理協會常務理事,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情緒管理達人,陪同讀者成就強大,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掌控情緒,從來不靠忍》《別讓情緒,毀了你的努力》正在熱銷中,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