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只要美國還是資本主義,只要資本還要流動,只要中國繼續改革開放,這兩個經濟體就不可能完全脫鉤。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掃圖中二維碼,可看新京報“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專題。

“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

2020,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巨大沖擊,疫情已經持續了五個多月,但眼下來看,似乎仍未有停止的跡象。改變,已經不可避免。

這些改變,既存在於經濟層面,也作用於政治層面,對主權國家社會以及國際社會,也將有所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在很多方面將會以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疫後的世界,人們尤其關心以下命題:經此一“疫”,世界政治格局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動?全球化是否還會繼續,下一步走向如何?中美關係面臨怎樣的前景?對中國而言,這次疫情帶來哪些“危”,又孕育著哪些“機”?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鄭永年教授。鄭永年成長於中國,求學於中美,就職於歐亞,他既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也有對祖國的深切關懷,常有獨到見解,是近年來國際上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

鄭永年教授認為,這次疫情將深刻影響地緣政治;全球化不會停止,但將進入“有限全球化階段”;中美關係更加複雜,但對中國也意味著諸多機會,關鍵看中國如何去把握。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鄭永年:著名國際關係學者,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作者供圖

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可能超出想象

新京報:鄭教授你好,感謝你能接受我們的採訪。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全球輿論關注的重要話題。大家都知道疫情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將不可避免,有人認為,世界會陷入地緣政治競爭,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鄭永年:我覺得不管有沒有疫情,地緣政治一直在變動,地緣政治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地緣政治的變動跟大國的興衰有很大關係。譬如保羅·肯尼迪所說的“大國的興衰”,包括修昔底德陷阱,它們都是地緣政治引起的。基辛格相信地緣政治。

那麼,疫情對地緣政治當然也有影響,這種影響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

首先是對大國本身有影響。這些大國,包括中國、美國以及歐洲諸強等。具體的邏輯關係是怎樣的呢?與抗疫有關。

在這次抗疫中,有的國家抗疫比較成功,就能及時對疫情造成的衝擊止損;而有些國家不太理想,比如美國,目前感染病例已超過213萬,死亡超過11萬,且疫情還在蔓延,現在又出現了抗議示威運動,對美國的社會經濟衝擊巨大,而這最終也會影響本國經濟社會發展。所以就是說,疫情應對得好,國力就會變強大;反之,國力就會受波及。

其二,疫情對國家之間的關係會造成影響,這裡的重點是中美關係。其實在疫情之前,地緣政治的影響已經開始了,表現就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禁止高科技輸出中國,也不允許中國的高科技去美國,甚至不能去美國同盟國,這是地緣政治的直接表現。而疫情加快了中美地緣政治的變動,比如最近美國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和研究者入境,這是地緣政治影響的一個側面。

地緣政治影響的體現,除了大國內部、國家之間,還有第三個層面,即國際組織層面。國際組織一直很重要,二戰以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這套國際體系,在協調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糾紛、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現在,我們看到,國際組織在疫情期間影響力變弱,聯合國能做的很少,WHO也受限明顯,難有有效決議與行動。

所以,我覺得這次疫情對地緣政治的影響是全方面的,而且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新京報:這次疫情,世界供應鏈、產業鏈受到巨大沖擊,人們反覆提及,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你如何理解這個問題?

鄭永年:當我們說經濟全球化,我們首先要了解全球化本身的形式與內容,它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是不一樣的。

其實沒有一個統一的全球化概念。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就已經提到經濟全球化了,那個時候的全球化主要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無論是馬克思時代還是一戰以前的全球化,我覺得全球化主要是區域性的,主要集中在西方國家。比如帝國的殖民地政策,也是一種全球化。

二戰後到上世紀80年代的全球化又是另外一種全球化。這個時期的全球化是基於主權經濟體的全球化,其具體形式與特徵是製造整產品。1980年代以前,我們所謂的美國製造、德國製造、英國製造、日本製造,說的都是整產品。

到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為止的全球化,又是另一種全球化。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達伊·羅德里克有個說法叫“超級全球化”,我自己把它稱為無限度的全球化,就是不再以主權經濟體為基礎的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主權國家失去了它的經濟主權。

這一波全球化使得產品形式再次發生變化,以前是整產品,而後來就是組裝品。這一波全球化是新自由主義下的全球化,其目的是打造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的分工,這正是組裝品背後的真相。

這一波全球化,從經濟學上來說打造了高效率的有效配置,但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個人財富在分化,社會中產階層急劇縮小,社會群體遭到破壞,主權國家稅收就業受到衝擊。這是出現今天美國到處抗議的根源,也是特朗普白人民粹主義的根源。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男子死亡事件”,在美國引發持續抗議活動。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那經過疫情,經濟全球化將會是怎樣的走向?

鄭永年:前面提到經濟全球化分不同歷史階段,我認為,疫情發生後,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超級全球化”已經走不下去了。我的判斷是,疫情之後全球化不會停止,但是全球化的形式內容將會改變。

全球化本身是資本運作的產物,流動是資本的天然屬性,資本必須去到能賺錢的地方,資本如人的血液,一旦流動停止,就會死掉。所以全球化不會停止。政治人物可以限制它,但消滅不了它,也阻擋不了它。

但是,疫情之後,全球化將進入一種“有限全球化”,會強化主權政府的經濟主權。

怎麼強化?首先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新佈局。目前各國在做的是把國家安全的東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第二,要把跟老百姓生命安全有關的產業儘量放在國內。比如,這次疫情提醒大家最需要的是口罩、洗手液、防護服、呼吸機等。經過這次教訓,主權國家會將這些產業放到自己的國家。

另外一個走向是分散風險,各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產業佈局不會太集中,儘量把產業鏈放在不同國家。這是經濟理性,而不是出於政治考量。

“中美國”不復存在,但中美不會脫鉤

新京報:眾所周知,這次疫情讓中美關係廣受關注。2007年,英國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曾創造了一個新詞——“中美國”,經過這次疫情,你覺得“中美國”這個概念還會成立嗎?

鄭永年:“中美國”是一種現象描述,說的是美國跟中國之間的勞動分工,中國生產、儲蓄,美國消費,它無非描述了中美之間經濟上的高度依存關係。

但是,第一,這種關係並不平等;第二,因為不平等,所以不可持續。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在這種所謂的“共生關係”中,中國出製造,美國出思想,美國永遠掌握高附加值,而中國只有低附加值。從道義上講,這種不平衡的關係遲早要打破。

另外,“中美國”只是描述一個經濟現象,並沒有考慮到兩個大國之間的安全關係。但你看,從特朗普上臺以後,這種矛盾就暴露出來,貿易摩擦,外交攻勢……所以從特朗普上臺後,“中美國”這個概念就已經沒有了。

新京報:那中美關係會往哪個方向走?

鄭永年:應當承認,從貿易摩擦,到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已經有了“新冷戰”的端倪。一些人擔心,美國是不是在去中國化,與中國脫鉤?

我認為,只要美國還是資本主義,只要資本還要流動,只要中國繼續改革開放,這兩個經濟體不可能完全脫鉤,但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度會降低,不可能像“中美國”那麼緊密了。兩個體系、兩個市場已經形成: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體系,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市場,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市場。但兩個體系不會完全脫離。

必須清醒認識到,美國不是鐵板一塊,美國搞脫鉤也好,呼籲對中國施行強硬政策也好,主要是美國的行政當局在做。但這不能代表其他群體的聲音。

華爾街給中國施壓,不是為了孤立中國,而是為了掙更多的錢。從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來看,資本會戰勝行政力量。美國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後,從來沒有放棄過一塊可以賺錢的地方。資本是最理性的,中國市場這麼大,美國不可能放棄。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紀錄片《美國工廠》海報截圖

主權大國在國際組織中角色轉變,呈現微妙局面

新京報:這一次,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有效的國際合作,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沒有發揮領導者地位,歐盟各自為戰,世衛組織、聯合國等國際機構也沒有展示出足夠的凝聚力,你如何看待這種“尷尬”?

鄭永年:這就要回到你第一個問題了:地緣政治變化了,疫情影響了各個國家內部的發展,影響了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影響了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之所以沒能發揮有效作用,還是因為主權國家內部的問題。美國如果內部治理得好,沒有出現今天這樣的民粹主義,它會繼續扮演國際領導者角色。

但是這一次,疫情之後,第一次沒有人向美國求助。美國從一戰進入世界體系,二戰開始領導世界,每一次都扮演著“老大”角色,但現在不是了。

但同時,歐洲又不是那麼團結,因為英國脫歐,力不從心。德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它要擔負起一個區域責任,目前也沒有在全球範圍內擔當責任的能力。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美國衰落了,但其他國家還沒有那麼強大,國際關係只能維持一個微妙格局。

而國際組織只是一個虛體,國際組織背後是主權國家。主權國家有了分歧,無法達成共識,就不能合作。聯合國如此,世衛組織如此,世貿組織也是如此。歸根結底,這也是地緣政治的影響。

中國要走向更加強大,需保持原創能力與開放心態

新京報:這次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衝擊,但它是否也孕育著一些機會,對中國而言,有哪些機會?

鄭永年:機會肯定有,主要分兩個層面。

首先是國內產業鏈與技術升級。前面說“有限全球化”也好,產業轉移調整也好,對中國首先是個挑戰。

因為中國雖然是工業部門最齊全的一個國家,什麼都能生產,而且生產量很大,但產業鏈偏低端,附加值低,原創性的東西太少。在這種壓力之下,就要求我們加大科研創新,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這樣的話,如果未來一旦世界先進產業鏈退出的話,中國的企業馬上會佔領。

每個世界強國都是靠自力更生起來的。英國通過工業革命,美國通過重商主義,日本、韓國通過迅速消化西方技術,然後再轉化為自我創新;德國以前比英國落後多了,但通過創新,也成為世界強國。

所謂原創,就是大國重器,不是說一定要大,而是要有創新性、獨特性。比如說汽車製造業,中國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但中國沒有掌握汽車核心技術,別人不提供核心技術,你就沒法打造成熟的汽車工業。

這次美國針對華為的技術限制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說,“原創、原創、原創”,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中國數量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過去了,未來要發展質量型經濟,質量型經濟的基礎就是原創。

第二,疫情對中國與各國的關係也是個機會。國家關係很多時候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中國無意跟哪個國家冷戰,更無意於熱戰,要達成這個目的,中國就要尋求國際關係調整。目前,美國要搞新G7,但中國跟意大利、德國關係也不錯,所以只要我們做得好,就可以重塑國家間的關係。現在,再也沒有冷戰時期的東西方了。

同時,雖然美國領導力下降,但我們也不要輕視美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當下的抗議示威活動,對美國的傷害當然很大,但動搖不了美國的國本。

客觀來看,美國每一次危機,它的領導力都會受到影響,但危機之後,美國的硬實力其實都有上升之勢。不妨觀察一下,美國的金融制度、很多尖端技術,都還沒有一個替代品出現,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理性的認識。

所以美國現在的問題主要是政治問題,上世紀60年代是政治問題,90年代是政治問題,現在同樣是政治問題。我們要頭腦冷靜,立場客觀。尤其是不要民粹主義,要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看待美國,這才是大國心態。保持這種心態,中國就能打造一個更大的開放格局,國力變得更強大。

□新京報時事訪談員 王言虎

編輯:新吾 校對:劉軍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只要美國還是資本主義,只要資本還要流動,只要中國繼續改革開放,這兩個經濟體就不可能完全脫鉤。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掃圖中二維碼,可看新京報“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專題。


“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

2020,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巨大沖擊,疫情已經持續了五個多月,但眼下來看,似乎仍未有停止的跡象。改變,已經不可避免。


這些改變,既存在於經濟層面,也作用於政治層面,對主權國家社會以及國際社會,也將有所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在很多方面將會以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疫後的世界,人們尤其關心以下命題:經此一“疫”,世界政治格局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動?全球化是否還會繼續,下一步走向如何?中美關係面臨怎樣的前景?對中國而言,這次疫情帶來哪些“危”,又孕育著哪些“機”?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鄭永年教授。鄭永年成長於中國,求學於中美,就職於歐亞,他既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也有對祖國的深切關懷,常有獨到見解,是近年來國際上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


鄭永年教授認為,這次疫情將深刻影響地緣政治;全球化不會停止,但將進入“有限全球化階段”;中美關係更加複雜,但對中國也意味著諸多機會,關鍵看中國如何去把握。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鄭永年:著名國際關係學者,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作者供圖


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可能超出想象


新京報:鄭教授你好,感謝你能接受我們的採訪。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全球輿論關注的重要話題。大家都知道疫情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將不可避免,有人認為,世界會陷入地緣政治競爭,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鄭永年:我覺得不管有沒有疫情,地緣政治一直在變動,地緣政治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地緣政治的變動跟大國的興衰有很大關係。譬如保羅·肯尼迪所說的“大國的興衰”,包括修昔底德陷阱,它們都是地緣政治引起的。基辛格相信地緣政治。


那麼,疫情對地緣政治當然也有影響,這種影響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


首先是對大國本身有影響。這些大國,包括中國、美國以及歐洲諸強等。具體的邏輯關係是怎樣的呢?與抗疫有關。


在這次抗疫中,有的國家抗疫比較成功,就能及時對疫情造成的衝擊止損;而有些國家不太理想,比如美國,目前感染病例已超過213萬,死亡超過11萬,且疫情還在蔓延,現在又出現了抗議示威運動,對美國的社會經濟衝擊巨大,而這最終也會影響本國經濟社會發展。所以就是說,疫情應對得好,國力就會變強大;反之,國力就會受波及。


其二,疫情對國家之間的關係會造成影響,這裡的重點是中美關係。其實在疫情之前,地緣政治的影響已經開始了,表現就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禁止高科技輸出中國,也不允許中國的高科技去美國,甚至不能去美國同盟國,這是地緣政治的直接表現。而疫情加快了中美地緣政治的變動,比如最近美國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和研究者入境,這是地緣政治影響的一個側面。


地緣政治影響的體現,除了大國內部、國家之間,還有第三個層面,即國際組織層面。國際組織一直很重要,二戰以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這套國際體系,在協調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糾紛、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現在,我們看到,國際組織在疫情期間影響力變弱,聯合國能做的很少,WHO也受限明顯,難有有效決議與行動。


所以,我覺得這次疫情對地緣政治的影響是全方面的,而且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新京報:這次疫情,世界供應鏈、產業鏈受到巨大沖擊,人們反覆提及,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你如何理解這個問題?


鄭永年:當我們說經濟全球化,我們首先要了解全球化本身的形式與內容,它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是不一樣的。


其實沒有一個統一的全球化概念。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就已經提到經濟全球化了,那個時候的全球化主要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無論是馬克思時代還是一戰以前的全球化,我覺得全球化主要是區域性的,主要集中在西方國家。比如帝國的殖民地政策,也是一種全球化。


二戰後到上世紀80年代的全球化又是另外一種全球化。這個時期的全球化是基於主權經濟體的全球化,其具體形式與特徵是製造整產品。1980年代以前,我們所謂的美國製造、德國製造、英國製造、日本製造,說的都是整產品。


到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為止的全球化,又是另一種全球化。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達伊·羅德里克有個說法叫“超級全球化”,我自己把它稱為無限度的全球化,就是不再以主權經濟體為基礎的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主權國家失去了它的經濟主權。


這一波全球化使得產品形式再次發生變化,以前是整產品,而後來就是組裝品。這一波全球化是新自由主義下的全球化,其目的是打造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的分工,這正是組裝品背後的真相。


這一波全球化,從經濟學上來說打造了高效率的有效配置,但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個人財富在分化,社會中產階層急劇縮小,社會群體遭到破壞,主權國家稅收就業受到衝擊。這是出現今天美國到處抗議的根源,也是特朗普白人民粹主義的根源。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男子死亡事件”,在美國引發持續抗議活動。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那經過疫情,經濟全球化將會是怎樣的走向?


鄭永年:前面提到經濟全球化分不同歷史階段,我認為,疫情發生後,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超級全球化”已經走不下去了。我的判斷是,疫情之後全球化不會停止,但是全球化的形式內容將會改變。


全球化本身是資本運作的產物,流動是資本的天然屬性,資本必須去到能賺錢的地方,資本如人的血液,一旦流動停止,就會死掉。所以全球化不會停止。政治人物可以限制它,但消滅不了它,也阻擋不了它。


但是,疫情之後,全球化將進入一種“有限全球化”,會強化主權政府的經濟主權。


怎麼強化?首先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新佈局。目前各國在做的是把國家安全的東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第二,要把跟老百姓生命安全有關的產業儘量放在國內。比如,這次疫情提醒大家最需要的是口罩、洗手液、防護服、呼吸機等。經過這次教訓,主權國家會將這些產業放到自己的國家。


另外一個走向是分散風險,各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產業佈局不會太集中,儘量把產業鏈放在不同國家。這是經濟理性,而不是出於政治考量。


“中美國”不復存在,但中美不會脫鉤


新京報:

眾所周知,這次疫情讓中美關係廣受關注。2007年,英國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曾創造了一個新詞——“中美國”,經過這次疫情,你覺得“中美國”這個概念還會成立嗎?


鄭永年:“中美國”是一種現象描述,說的是美國跟中國之間的勞動分工,中國生產、儲蓄,美國消費,它無非描述了中美之間經濟上的高度依存關係。


但是,第一,這種關係並不平等;第二,因為不平等,所以不可持續。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在這種所謂的“共生關係”中,中國出製造,美國出思想,美國永遠掌握高附加值,而中國只有低附加值。從道義上講,這種不平衡的關係遲早要打破。


另外,“中美國”只是描述一個經濟現象,並沒有考慮到兩個大國之間的安全關係。但你看,從特朗普上臺以後,這種矛盾就暴露出來,貿易摩擦,外交攻勢……所以從特朗普上臺後,“中美國”這個概念就已經沒有了。


新京報:那中美關係會往哪個方向走?


鄭永年:應當承認,從貿易摩擦,到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已經有了“新冷戰”的端倪。一些人擔心,美國是不是在去中國化,與中國脫鉤?


我認為,只要美國還是資本主義,只要資本還要流動,只要中國繼續改革開放,這兩個經濟體不可能完全脫鉤,但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度會降低,不可能像“中美國”那麼緊密了。兩個體系、兩個市場已經形成: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體系,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市場,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市場。但兩個體系不會完全脫離。


必須清醒認識到,美國不是鐵板一塊,美國搞脫鉤也好,呼籲對中國施行強硬政策也好,主要是美國的行政當局在做。但這不能代表其他群體的聲音。


華爾街給中國施壓,不是為了孤立中國,而是為了掙更多的錢。從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來看,資本會戰勝行政力量。美國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後,從來沒有放棄過一塊可以賺錢的地方。資本是最理性的,中國市場這麼大,美國不可能放棄。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紀錄片《美國工廠》海報截圖


主權大國在國際組織中角色轉變,呈現微妙局面


新京報:這一次,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有效的國際合作,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沒有發揮領導者地位,歐盟各自為戰,世衛組織、聯合國等國際機構也沒有展示出足夠的凝聚力,你如何看待這種“尷尬”?


鄭永年:這就要回到你第一個問題了:地緣政治變化了,疫情影響了各個國家內部的發展,影響了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影響了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之所以沒能發揮有效作用,還是因為主權國家內部的問題。美國如果內部治理得好,沒有出現今天這樣的民粹主義,它會繼續扮演國際領導者角色。


但是這一次,疫情之後,第一次沒有人向美國求助。美國從一戰進入世界體系,二戰開始領導世界,每一次都扮演著“老大”角色,但現在不是了。


但同時,歐洲又不是那麼團結,因為英國脫歐,力不從心。德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它要擔負起一個區域責任,目前也沒有在全球範圍內擔當責任的能力。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美國衰落了,但其他國家還沒有那麼強大,國際關係只能維持一個微妙格局。


而國際組織只是一個虛體,國際組織背後是主權國家。主權國家有了分歧,無法達成共識,就不能合作。聯合國如此,世衛組織如此,世貿組織也是如此。歸根結底,這也是地緣政治的影響。


中國要走向更加強大,需保持原創能力與開放心態


新京報:這次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衝擊,但它是否也孕育著一些機會,對中國而言,有哪些機會?


鄭永年:機會肯定有,主要分兩個層面。


首先是國內產業鏈與技術升級。前面說“有限全球化”也好,產業轉移調整也好,對中國首先是個挑戰。


因為中國雖然是工業部門最齊全的一個國家,什麼都能生產,而且生產量很大,但產業鏈偏低端,附加值低,原創性的東西太少。在這種壓力之下,就要求我們加大科研創新,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這樣的話,如果未來一旦世界先進產業鏈退出的話,中國的企業馬上會佔領。


每個世界強國都是靠自力更生起來的。英國通過工業革命,美國通過重商主義,日本、韓國通過迅速消化西方技術,然後再轉化為自我創新;德國以前比英國落後多了,但通過創新,也成為世界強國。


所謂原創,就是大國重器,不是說一定要大,而是要有創新性、獨特性。比如說汽車製造業,中國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但中國沒有掌握汽車核心技術,別人不提供核心技術,你就沒法打造成熟的汽車工業。


這次美國針對華為的技術限制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說,“原創、原創、原創”,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中國數量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過去了,未來要發展質量型經濟,質量型經濟的基礎就是原創。


第二,疫情對中國與各國的關係也是個機會。國家關係很多時候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中國無意跟哪個國家冷戰,更無意於熱戰,要達成這個目的,中國就要尋求國際關係調整。目前,美國要搞新G7,但中國跟意大利、德國關係也不錯,所以只要我們做得好,就可以重塑國家間的關係。現在,再也沒有冷戰時期的東西方了。


同時,雖然美國領導力下降,但我們也不要輕視美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當下的抗議示威活動,對美國的傷害當然很大,但動搖不了美國的國本。


客觀來看,美國每一次危機,它的領導力都會受到影響,但危機之後,美國的硬實力其實都有上升之勢。不妨觀察一下,美國的金融制度、很多尖端技術,都還沒有一個替代品出現,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理性的認識。


所以美國現在的問題主要是政治問題,上世紀60年代是政治問題,90年代是政治問題,現在同樣是政治問題。我們要頭腦冷靜,立場客觀。尤其是不要民粹主義,要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看待美國,這才是大國心態。保持這種心態,中國就能打造一個更大的開放格局,國力變得更強大。


□新京報時事訪談員 王言虎


編輯:新吾 校對:劉軍


推薦閱讀:

世行前副行長伊恩•戈爾丁:疫情會加速全球化重心的轉移|疫見·世界觀

《血殤》作者普雷斯頓:疫情蔓延時,怪罪他國就像“尿褲子”|疫見·世界觀

布魯金斯學會李成:中美之間需要“戰略”而非“情緒”|疫見·世界觀

直面被疫情改變的世界|新京報“疫見·世界觀”重磅專題開欄語

疫情過後,世界政治格局將重新“排列組合”| 新京報專欄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鄭永年:“超級全球化”已無可能,疫後世界將進入“有限全球化”|疫見·世界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