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历史人物:翁合(二)

二、历史资料(二)

饯翁丹山发南浦

[宋]张至龙

鸣鸠语燕近清明,柳絮风轻秧水平。

一带春流多断岸,尽缘倒树录桥行。

寄翁丹山侍郎

[宋]刘克庄

阅尽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须还老舍人。

太史将封乃留滞,纪瞻虽召尚逡巡。

应怜公干今衰病,频寄书来寂寞滨。

九日偕翁与可江正甫郑景云游凤山

[宋]朱复之

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

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

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

贺翁丹山兼宪

[宋]文天祥

某熟视一世,靡然风尘,刀笔何从,纵横旁午,架漏于士民之上。而世之言人材者,率如是而己。安得结辈,落落参错,布满天下,使万物吐气。仆尝击节于斯言,悠悠空山,谁舆语此?兹者,喜审肃将绣节,逋莅银符。山川不改于空同,风采一新于江右。共惟某官:渊源接乎诸老,气渠闻于当时。人物眇然,真中流之巨屏;文章伟甚,称南渡之当家。辈行诸公,钧枢十九,夜半一札,趣归蓬莱,以其时,则晚矣。上方式敬由狱,乃眷西顾。非有志念,不足以洗冤泽物;非有力量,不足以惩暴诘奸。故予环之宁迟,而乘传之若屑。太平之责,正在方来,以公归兮,政枋焉往?某碌碌不如人,独有愚戆,不能改其素。追记前年,冒乘君于之器,他不足道,惟奸宄豪横,稍稍锄击。浅之为日月,虽未得尽行吾志,庶几无失职之恨。人情卑浅,惮绳检而乐姑息,矧犹未免乡人哗讹,朋兴以要。其得罪于小人也,果矣!伏惟先生:昨者不赐鄙夷,心声往来,蔼然气类之意。某不知何日,以执鞭下风,勿睹除纶,心目开朗。我辈从事,俗吏夺气,岂惟为一道贺,实足自壮。谨专人上状,顿稽庭下,少伸门墙燕雀之悃。苹藻薄羞,别纸惴悚。

与中书祭酒知赣州翁丹山名合

[宋]文天祥

晨起冠带,输写积诚,世俗竿牍,曾是足为有道者言?惟高明索之形骸之外。某责原白鹭书生耳,童子何知,乍习句读。凡先生之精神意气,粲然于言语文字,公之天下,以淑后学,某皆尝得以朝斯夕斯焉。衣被遗馀,曾不自意,早以名知于人。有我师焉,生同吾世,驱驰四方,乃不得解后。某日夜兴起,谓当何时而后得免于常人也。流年堂堂,实劳我心。共惟某官:孕光岳之精,参天地之运。大忠大雅,莱公、文正之心。不倚不偏,伊浴、考亭之学。斯文落落,上帝惠顾。天门夜下龙虎章,授公以柄,轇輵旋玑,经纬星辰。公从两制,稍发蓄积,然后坐之庙堂,为天子兴建礼乐,洗千载房社之陋。太平之期,适当今日。某退归以来,有泉石十里,足以为适。浮空变态,日过其前,饭疏饮水,自求吾志。窃伏思念,空同、郁孤,如在屋角,平生悁结,云如之何。辄因此时,以姓名通之门下,一言终身,尚庶几焉。圜丘庆成,上方亲事,少府出节,必以公归。迎拜东帆螺江之浒,以其时可矣。山斗高明,临风切切。

某伏自空同玉节,顺江而东,获从中流,迎候鹢首。雄文巨册间,想象变化,如高山深林,龙虎不测。不图解后,遂拜堂堂。风流云散,一别如雨,金声玉色,梦寐以之。自先生振衣登朝,手提文印,以照四海。国家诰令典册,烨然先秦、西汉之上。学校之士,莫不从风兴起,彬彬郁郁,争自磨濯,以正法眼,作大宗师。世无欧阳,不当在弟子之列。某知稽首矣!主上尊德乐道,师用贤哲,论思献纳,日闻正言。孔、孟不得用于周,光、禹竟无益于汉。才与诚合,学与位偶,儒者之遇,未有荣于此时者也。《大学》之功用,至治之福泽,何幸身亲见之!某疏脱之踪,分安山泽,起家误渥,忽畀龙藩。闻命彷徨,莫知所自。如闻天上声光,假借非一,意若可与从事斯文者。自古圣贤之佐,英豪之辅,莫不垂意人物,荐进拔擢,燮天功,经人极,罔不此在。共惟盛心卓犖,度越流俗,而某则非其人也。夜瞻紫微,徒有顿首。修门悬隔,久旷音题。属请事祠官,冒驰一介。辄鸣忡惙,未即趋枢。愿言玉持金护,为世道自力。临风切切。

声明:本文由@翁氏历史研究所搜集、整理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水平有限,所发资料舛误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