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大喊"I quit"!快學會有禮貌的辭職必用單詞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Phyllis Korkki最近撰文談「離職」,原來東、西方雖有文化差異,但是在職場上的「離職」這件事,卻同樣是一個可以討論再三的議題。

不合理要求的老闆不少,打小報告、個性古怪難搞、爭功諉過的同事大有人在,壓垮人的工作量比比皆是,但是你當著工作現場、大喊一聲「我不幹了!(I quit!)」的憤而離職,這樣的做法有些不智,而且沒禮貌。他的文章這麼說:


別大喊

It is generally a bad idea and rude to quit a job on the spot.

spot是「點」、「場所」、「地點」,而on the spot是一個常用片語,有「當場」、「當下」、「在現場」之意。

例句:


別大喊

He rejected this request on the spot.(他當場拒絕這個請求。)

英文字quit有「放棄、停止」的意思,戒除不好的習慣亦可用此詞,例如:「他戒菸了!」是He has quit smoking!。也可以拿來作為口語的「辭職」,但較為正式的用字是resign。

職場上快閃式的「憤而離職」也不是沒有例外,例如有暴力傾向的同事、或是違反規定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會讓你身處險境;又或者你的工作職責已經違反法律或是違反你的道德或宗教標準,例如你信仰的宗教必須吃素,但是公司規定要吃肉。他的文章這麼說:


別大喊

There are exceptions that justify a quick departure –– for example, if staying in a job would put you in danger, or would make you break the law or violate your ethical or religious standards.

exception是職場好詞,指的是「例外」。 just可以當形容詞「合理的、公平的」,而它的動詞justify為「是…的正當理由」,此句的exceptions that justify a quick departure是「使快速離職成為合理正當的例外情況」。

本句的departure、violate、standard都是職場單詞,尤其departure更有「離開」、「出發」,以及機場裡的「離境」之意。

憤而離職會有哪些負面效果呢?這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認為,如果你突然離職而且弄得引人注目,你可能忘了將來你的前僱主會是你職涯裡「背景調查(reference check)」的一環,而且如果你的同業圈子不大,你憤而離職而使公司帶來麻煩之事會在同業之間傳開。他的文章這麼說:


別大喊

If you quit suddenly and make a dramatic exit, you can probably forget about using your employer as a reference, and word will spread that you left your company in a troubled situation.

何謂make a dramatic exit? exit是「出口」,你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出口即為這個字,在此句中有「出去、離去、退去」的意思。 drama是「戲劇」,而dramatic是「戲劇般的」、「引人注目的」。在此是指你引人注目、敲鑼打鼓的離職。

reference是國際職場常用詞,它是「參考」,例如參考書就是reference book,在此句中是指職場上的reference check(背景調查),亦即你的新僱主會向你以往的僱主調查你的工作紀錄、表現、長短缺失等等。

這位專欄作家建議,在你仔細考慮之後,你可以決定選擇辭職(resign),但是你要做得很有禮貌,而且要多次通知主管,例如一個月前即提出辭呈,好讓你的公司能夠有所準備。好聚好散的離職,對你往後的職涯留下正面的評價是有幫助的。他的文章這麼說:


別大喊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you may determine that your option is to resign, but do so politely, and with plenty of notice.

句中的plenty of就是「許多」的意思,consideration、determine、option、politely、notice,這些都是職場單詞。

以上這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高見,你是否同意?更重要的是,職場裡離職情境的單詞,學起來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