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道妙德善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1章第一次提出無名教法,但沒有開顯無名和有名的真實之際和修法。此章正是繼續第1章的無名教法,把無名下化為有名,有名復歸於無名。無名是真,有名是假,借假修真,以真破假的無上實修法,以“樸”、“小”二妙法次第修證常德,歸於道妙,惡人可逆轉為善人,善人轉凡成聖,人間均得甘露,以法樂代替欲樂,安樂無窮。此是濟世救人的究竟法門此是《道德經》濟世救人的根本義。

老子知道世人是鐵石心腸的,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即使讓幾萬幾十萬無辜將士死於戰場也在所不惜。但老子同時也看到,聖人也不能完全常定於凝神抱一的玄同妙境中,還是必須承擔起除滅妖孽的不得已的戰爭,這就是我們在黃帝戰蚩尤、湯武革命中看到的。這是老子守柔中道觀的內涵之一。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為人類歷史中無數的陣亡將士哀悼,勸誡有德上將軍像安葬自己的親人一樣安葬敵對雙方陣亡者。此章老子宣說如何避免戰爭。人類要避免戰爭只有修道一條途徑,沒有第二條道路。修道可以讓鐵石心腸的人悔改,以道的無上妙境為法樂,代替世間慾望帶來的粗俗享樂,世間粗俗的慾望決定是沒有結果的。

世人懷疑道的無上妙境是否真的很美妙,會說那是修道人自己的感覺,實際上道的能力有限。老子作此章回答世人質疑。此章再次宣說了道的實修實證,使世人能夠了悟道的真諦。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既知其名,復守其道是最重要的修法。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十二章

第一段:

道常,無名。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第二段: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三段: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第四段: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此章經文分為四段。第一段經文:

道常,無名。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道常,無名”常規斷句為“道常無名”,把“常”作為修飾無名的形容詞,實際應該斷句為“道常,無名”,“常”是修飾道的道是真常不變的,與第一章的常道一致。後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C)也是如此,後文有“道隱,無名”(41C),“無名”單獨成句,與第1章“無名,天地之始”一致,都是老子無名學說的宣說。

全句可以翻譯為“真常之道本來是無名的”或者“道真常不變,本來無名”。經文強調道的真常性和無名。斷句不同,含義不同。原來斷句的含義是“道永遠是無名的”,顯然是不對的,而且與“始制有名”有矛盾。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章經文包含幾重修法,意義很豐富。王弼注:“道無形不繫,常不可名。以無名為常,故曰道常無名也。”道是無形的,無法抓握,無法稱名。這是本體上的認識,是深意識的體驗。河上公注:“道,能陰能陽,能施能張,能存能亡,故無常名也”。王弼和河上公把無名作為常的表語,似不確。經文翻譯為英文:

Tao is the pemerment and the unnamed.

而不是

Tao is always the unnamed.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道常之“常”是老子的專用術語,不能失義。這個“常”字是不可用它字替代的,如認為常是修飾無名,則常是普通義,可以被它字替代(久、長等)。道常、常道、常德

都是專用術語(佛教中的名相),是固定的。“道常,無名”一句是雙重含義,道是真常不變的,它是無名的。

“道常無名”只有一層含義,顯然前者義勝,且與後文更為一致。道常以真常性、永恆性來見道。道不可見,但必須通過世俗語言的一個角度,逐步使道呈現出來。反過來,世人可名之道不是常道。“道不可見,見而非也;到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莊子語)能用世俗語言敘說的就不是道。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道常、常道、常德都需要觀想,只有通過觀想,才會在深意識中紮根。觀想之前一定要辨認老子的專用術語(名相)把專用術語(名相)誤認為是句子、詞組,把專用術語(名相)動詞化就會使專用術語(名相)失義,從而無法與《道德經》的義理體系關聯起來。

這裡“道常,無名”都是二個特殊表述法,是二個句子而不是一個句子。這樣能夠在深意識中體會精義。此句經文陳鼓應譯為:“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狀態的”,顯然因為斷句而錯會了經文原意。(《老子譯註及評價》190頁)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樸雖小。有人斷句為:樸,雖小。樸是道的別名,強調道的古樸性,未加任何人為雕琢,好像一根原木或一塊玉石。原木為樸(樸),原玉為璞,從古樸、純樸、天然、未經雕琢形容道。前文“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是常德三德九品之最高階位,所以“幾於道”,離道最近,如同在佛教中的妙覺菩薩階位。後文有“無名之樸”,老子這幾章把道的真樸、古樸、天然反覆宣說。道的每一個別名都是修道的入口,後世學道者從樸入道者甚多。

晉代修道者葛洪號抱朴子,顯然以修樸作為最契機的入口。王弼注:“樸之為物,以無為心,故將得道莫若守樸。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這段註文很有體驗。

樸的內質就是無心,有心就可以誘惑,無心則不可以誘惑。這個無心不是凡夫的無心,不是石頭的無心,而是以無為心,是聖人的無心。保持一顆真心,以無作為心中唯一之象(象亦非象)。如果修到此番境界,可以入道。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石頭的無心是斷滅無,聖人的無心是以無為常。石頭不可以誘惑,聖人亦不可誘惑,但不可以認為聖人就是石頭。這是古代禪宗爭論的焦點。

僧志道來六祖問《涅槃經》大義,其中有“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四法印,十年沒有悟透聖人的無心和石頭的無心差別何在。志道問:“若法身寂滅,即當草木瓦礫,誰當受樂?”世人之心是有,石頭之心是斷滅無,聖人之心是非有非無,故破有無二邊,靈明獨耀,玄照無礙。古代禪師修不動心,不動心是心不動 ,而不是心死。二者道理相同。

王弼說得道以守樸為第一,無人能夠誘惑,無人能夠役使。如果能夠誘惑,就能夠被役使。看到這一點很重要。有智慧的人可以用才能來役使(誘使他發揮才能),有勇氣者可以用勇武來役使他(誘使他拼命),有機巧者可以給他難辦的事去挑戰,大力士可以舉行任重比賽(舉鼎),這樣可以讓他們精疲力盡。樸是微不足道,幾近於無,所以說“小”。大很起眼,小不起眼,不起眼的樸卻是如同化學中的微量元素,起著關鍵作用。

“小”是老子第一次用來描述道。大是道的別名,小也是道的別名。名家的一個命題是“

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至大是沒有外部了,到極點了。至小是無內,這個命題不是簡單的命題。以無外定義至大可以理解,以無內定義至小是卓越的智慧。古希臘哲學家以“不可分”來定義至小,至小的就是原子,原子的含義是不可分之物。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古希臘智者和中國智者對至小的思考和定義不同,但都很有智慧

。物都是有內的,但至小則無內。老子這裡的“小”就是至小無內的至小,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小。世人的小是相對的小,老子的小是絕對的小。但老子的小不是古希臘的原子,老子的小是至小玄同體(小一),古希臘的原子僅是物質。古希臘智者沒有回答原子是否有生命的問題,甚至沒有考慮這個問題。無生命的原子能夠產生生命嗎?應該是不能。

佛教智者也對至小感興趣,提出無分微塵,還有鄰虛塵。無分微塵顯然與原子近似,以不可分來定義。老子這裡提出小是有深意的,老子從十八重玄關(道的十八個名號)來宣說道,讓世人理解道,其實道的名號有無數個。道可以成為天下至小者(小),世間最小之物都不能比道更小顯大是道的大能,顯小也是道的大能。孫悟空就是能顯大又能顯小。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段宣說道是至小者,應該看做是道能夠顯小。沒有大能就不能顯小(至小者)。道顯小,萬物就顯大了,顯得相對大了。即使道是至小者(萬物相對大),還是不能臣服道之至小。凡夫認為不能臣服比自己大的,但能夠臣服比自己小的。但事實並非如此。老子用小說法,顛覆世人的俗見

至此,道顯示了四勝相(四種卓越相),常,無名,樸,小(至小者)。對比之下,天地萬物顯示四劣相,不常,有名(有限),染汙,和合態至小是基態,萬物是和合態,是和合生,和合就是緣起緣滅,沒有自性。基態是穩定的,故常。和合態是不穩定的,易散的。道為什麼無處不在呢?正是因為道是至小者,可以進入任何物體中,“無有入無間”。嶗山道士可以穿越一堵牆,但世人不可以穿過一堵牆。物對人構成質礙,世人無法穿越,但無對道不構成質礙。

道是至小者,所以有無限的穿越力,甚至所以可以穿越世人的心。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的心是鐵石心腸的,但要轉化世人的鐵石心腸,守樸是一條途徑。老子對世人的大和小的判斷很清楚,重視大,輕視小,這是世人犯錯誤的原因。錯誤的根源是世人依賴眼睛(感覺器官)的緣故,氰化鉀幾毫克足以至人於死地,豈能因小而忽視它的殺傷力?世人會上眼睛的當。

樸雖小,既樸又小,樸已經是不起眼,小更不起眼,雙重比喻,如同玄之又玄,小之又小,形容道很不起眼,易遭世人的忽視。道是至小者,是最微細者,可以入世人心,突破人心的防線,從而融化世人的鐵石心腸。扁鵲說,最難治的地方是湯藥、針灸都不能達到的病灶。道是至小者,可以達到最難達到的病灶,治癒世人的心病。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天下莫能臣也。道既樸又小,但用大無邊,天下任何人(君王)都無法臣服它。道是“桀驁不馴”的,世人總想讓弱者臣服自己,君王總想讓天下人臣服自己,但誰也不能讓道臣服自己。大力士無法打擊一粒微塵,這顯示大力士的弱點。

莊子說犛牛力大無窮,但抓不住一隻老鼠。世人力大無窮,抓不住既樸又小的道。世人不能阻止衰老,不能阻止生病,不能避免走向死亡。這一切都是道在運行。侯王只知用兵的力量,卻不知道的力量是無法戰勝的。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句與上章經意呼應。上章有道的人主是“不以兵強天下”,因為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道的力量才是真正強大的。二章對比,顯然是強調道的力量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這是老子說法之妙。侯王誤認為人力最大,人力中又以武力最強。老子告誡侯王,最強的武力也不是樸雖小的道力可以比擬的。

經文: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一個真正的侯王,應該守道無為,天下都會井然有序。河上公注:“侯王若能守道無為,萬物將自賓服,從於德化。”侯王守道(守樸),萬物都會欣欣向榮,以德潤物,物自運化,何勞人煩心?自賓與賓意義不同,賓可作賓服解,但自賓卻不能做自然賓服解,而應該做井然有序解。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的自都有化被動為主動的含義,後文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五十七章)的四自都是一種天然、自然、井然有序的道化狀態。這裡的自賓也是道化狀態,沒有服從的含義,而是井然有序,“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狀態。莊子描述的至德之世“上如標枝,民如野鹿”,這就是自賓狀態。現代的話來說,彼此都活得很輕鬆自在。

王弼注:“抱朴無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則物自賓而道自得也。”抱住自己的本元真樸,無事無為,本來逍遙,何必被慾望塞住那真我的源頭活水呢?物自賓,是物逍遙。道自得,是我逍遙。魏文王說“魏真為我累乎”(田子方),慾望讓侯王失去了作真我的逍遙,可惜侯王不知。老子不得不救之,此是

善於救人救物。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段經文: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王弼注:“天地相合,則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無為,則民不令而自均也。”天地相合之時,甘露會自動降下來。我守住自己的真性無為,萬民會自動平等的獲得一切

。甘露是神露,從天而降。天地是二大神物,它們相合會產生神露。

《楚辭·遠遊》說:“餐六氣而飲沆瀣”。六氣就是六中神露,沆瀣是其中一種。後來的沆瀣一氣成為貶義,不是古義。屈原羨慕古代修道者不以五穀為食,而以神露為食,所以沒有人間的苦難。修道者認為以神露為食可以不朽。原始的甘露是樹上流出的蜜汁,古人稱為甘露。後來道家認為甘露是從天而降的神露。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這裡說甘露是天地二大神物相合的產物,是世人的真正的精神食糧。有了甘露,人間五穀雜糧就沒有滋味了。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平等的得到了神露,侯王不會多得,百姓不會少得,這就是“自均”。甘露是最珍貴的東西,卻不分高下貴賤,人人一分,不多不少。老子這裡以甘露為喻宣說了道家的平等觀。人本來可以不朽,因為甘露就是不朽的食物。但世人不品嚐天地降下的神露而耽於世間的享樂,結果人變得壽命短暫。

前文說“我貴食母”(20C),修道者吸食道的乳汁,甘露就是道的乳汁。因為老子把道視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河上公把甘露注為“甘露善瑞”,吉祥的徵兆。《摩西五經》中也有甘露的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沙漠荒野中走了40天,沒有糧食,眼看就要餓死,結果發現了甘露。大饑荒時代出現從未見過的食物也可以稱為甘露,甘露就是救命之物。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民莫之令而自均。世人已經習慣聽從命令,君王的命令和父命。但甘露這種救命物人人均等,這不是有誰命令這樣做的。這就是道的力量,道的力量“樸雖小”,卻無處不在人間永遠是不公平的,但道本來就是公平的。

此句經文宣說生命之食糧來自於上天,人人平等充足,根本不需要爭奪,更不需要戰爭。

甘露降下來,人間變得十分美好,爭鬥將會成為歷史。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將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經文:始制有名。此句最值得深究。道的本體是無名的,但道永遠是無名的嗎?不是,

道在按自己的自然運行,化現,於是就“始制有名”。從“既知其子,復守其母”(五十一章)來看,老子不排斥子,母與子是天然的聯繫。但老子告誡世人的是,“始制有名”以後就把道忘了,而只記住名了,是就違反了“始制有名”的本意了。有了兒子就把母忘了,這是愚蠢的。

錢代表物,但銀行家只知道錢,不知道物,這就會出大危機(貨幣超發)。“制”就是割,是貶義,“始制有名”與“大制不割”正好相反。“始制有名”是方便法,“大制不割”是究竟法。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人的意識有二層,淺意識和深意識,思維則有淺思維和深思維。淺意識對應名,深意識對應道。把名比作錢,道比作物,這樣好理解一些。指與月的關係也是如此。這只是比喻,有助於理解,但道永遠需要深意識的實修實證“樸散則為器”(28C)是貶斥人的純樸性的喪失,而不是讚美純樸性的喪失。

這是有本質區別的,不可混淆。世人如果把名當做名看,把道當做道看,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既知其名,復守其道,那“始制有名”就妙了。這是修道的正確途徑。如果既知其子,不守其母;既知其名,不守其道,那就誤入歧途了。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名與無名相對。有名是假,無名是真,借假修真,以真破假。道本來是無名的,但為了認識道,禪師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月亮。名就是手指,道就是月亮。道從無名到有名,這是“反者道之動”的一種表現。“始制有名”正好與“道常,無名”互相印證始制就是人為,人的習性就喜歡命名,不命名就無法獲得知識,這是淺意識的特徵。

在深意識中,人是成像,不需要命名,是一種玄鑑、玄覽、玄照的“圓照清淨覺相”“始制有名”是世人的淺意識喜歡命名的結果。道本無名,就被世人活生生編造了一個名出來。萬物的名都是如此來的,牛本不是牛,馬本不是馬,始制有名以後,就牛馬喊個不停。牛不知道自己叫牛,馬不知道自己叫馬,自得自樂。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道本質上還是手指所指的那個“如”,大千世界原來都是那個“如”,無彼無此。一條螞蟥割截為二段,二段都是活的。原來的“那個”螞蟥呢?螞蟥不分彼此,所以生命力最強。“始制有名”有二重含義,既是修道的途徑,又容易誤入歧途,這是老子此段特別強調的。

莊子說,“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天道)。語言有它的含義,含義有它的所指,這個所指是無法言傳的。啞巴哇哇叫,那個就是道。心中所想,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說“始制有名”。名不過是標籤罷了,把標籤當真物那就大錯了。人給道貼了一個標籤,我們的語言就豐富起來,但還是必須實修實證。不然就如同口中說吃飯,肚子還是很餓。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名以後使人開始順利的交流,但好像是銀行裡錢的交易,錢所代表的實物沒有交易。這是一個把名當道的時代,如同一個把錢當實物的時代,數字時代來臨,就是把數字當實物的時代,人們已經失去區分數字和實物的能力了。

一旦饑荒來臨,才知道數字不是實物,名不是道。王弼注:“始制,謂樸散始以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明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王弼此注與第28章“樸散則為器”的理解有關。“樸散則為器”是純樸性遭受破壞成為無價值的廢棄物,如同藝術品成為碎片。樸散為器,立為官長,開始爭刀砧板上的碎肉,真是可憐。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河上公注:“既,盡也”,既有就是全部有了。這裡的意思是與後文“既知其子,復守其母”(五十二章)一致。名是子,道是母。名(子)已經都有了,就需要守住道(母)。這是老子的知與守的實修法。有了名,就耽著於名,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名的價值就是提示器,修道者還是需要實修實證。

這就是“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的修法,這樣名也正當了,使道彰顯了。道的彰顯由名引發,但還是修道者的實修實證起關鍵作用。但世人就在名上止步了。“止”有二義,一是止而不入,一是依止。“始制有名”是亂象已生,故應知止,不能亂上加亂,爭刀錐之末。“知止”是離此妄名,反守真道,知守皆備,理事圓融。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知止所以不殆。“知止”是離假名守真道,那這句經文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把知止理解為止於名,止於“刀錐之末”(利益的肉末),那這句經文就落空了,不殆二字沒有著落了。道本無名,後始制有名。既知有名,復守無名。復守無名,即復守於道。正因為止於道,所以可以不殆。不少註釋家註釋為止於名,再引申為立為官長,差以千里。如有譯文為“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險”。

這與老子原意差距較大。人生是殆,必然滅亡稱為殆,mortality,不殆是不滅,immortality。殆語氣極重,不是危險這類語氣,而是滅亡這樣的判詞。不殆就是超越生死,超越人生死穴,就是脫胎換骨,成為新人。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四段經文:

譬道之在天下,

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是萬物的歸宿。天下代表萬物,道在那裡,萬物就歸向那裡。就如同川穀歸向江海一樣。“之於”是歸向之意,“之”就是向某個方向行走。蔣錫昌說這裡是倒裝句,正常語序也可以理解。道在天下,萬物歸之,如川穀歸於江海。“之於”河上公本為“之與”,於、與古可通用。此句更可釋“知止”為離名歸道。

此章老子首先宣講道的四勝相常、無名、樸、至小,再闡述道力無限,再闡述天降甘露賜福萬民,平等無二,再揭示了道的無名和有名二階段的關係。無名是本體,有名是方便。既得方便,復守本體。萬物歸於道,止於道。人生就完美無缺了,可以超越生死了。要做一個有歸宿的人,有歸宿的人才是一個完美的人,超越的人。

《道德經》三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道的力量是人的力量無法比擬的,不要相信人的力量,更不要以為兵強可以無敵於天下,只有道可以無敵於天下。萬物歸道,這是宇宙法則,這是人力不可遏制的。那就聽從道的命令吧的。道力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河流奔向大海,萬物奔向道,誰能阻擋呢?

散文詩意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宣說古代證悟者的教法。

道是亙古不變的,

它超越世人的語言文字,

所以說道體是無名的。

是古樸混成的,

像未經雕刻的璞玉,

又像未經加工的原木。

人的機心沒有生起的時候,

心靈就是如此古樸。

道體比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還要微小,

肉眼根本無法看見,

小的與無沒有差別,

這叫至小無內。

道雖然雖樸又小,

但天下至大者都無法征服它。

人間的侯王如果以道自守,

天下萬物則自然有序,

無需費心治理。

天地是二大神物,

當他們相互參合時,

就會降下無比美好的甘露,

萬民無需安排,

自然會得到均等的一份,

高位者不會多得一絲,

低位這不會少得一毫,

這樣的安排顯示了天地的公平無私。

人的分別心忽然開啟,

給萬物制定了各自名稱,

牛是牛,馬是馬,

人世間也分為不同的名分等級,

這些都是對道體混成的破壞。

這些名稱名份都是假名,

修行者不能當做真體。

但你們現在應該借假修真,

以真破假,離名歸道。

如果你們沉溺在萬物的假名之中,

或者陷溺在人間的虛妄名分之中,

那麼就失去了無比珍貴的修行機會,

你們的慧眼從此無法打開。

你們的真樸道體會散落一地,

違反了“大制不割”的教法。

面對萬物的假名和人世間的虛妄名分,

你們要離棄它們,

歸向真樸的道。

這樣你們將從生滅中解脫出來,

與不生滅的道相遇,

永不分離,

你們的玄照妙心處於永恆寂滅中,

不再受生滅的困擾。

道降臨天下的時候,

萬物都歸向於它,

如同天下的河流都歸向江海。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