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我的白大褂》进入到第4集,我忍不住爆出这个词。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前半段看得揪心,一家四口爬了趟梧桐山,回来却纷纷病倒,最严重的老人直接进了ICU。

后半段却看得宽心,一家之主查出肺癌,逗比的家人却让愁云随风而散。

跑线的记者都会说,医疗线是一座“富矿”,不愁找不到新闻的猛料。

确实,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浓缩版的。

在这里,一天可以看尽众生相,有人查出重病后如堕深渊,有人为曾经的肆无忌惮悔不当初,有人因砸锅卖铁而无奈,有人为家庭破碎而痛哭。

你能在危难时刻见到最诚挚的真情,也会见识到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性黑暗。

在这里接受规培(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毕业生,是幸运的。

病例丰富,眼界会被迅速打开。

高手如云,言传身教,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一天抵别人三天。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见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暖悲欢,也更能领悟人生的真谛,懂得如何过好这一生。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国外一些医学大家,名片上还会印着一个头衔:哲学博士。



全国首部规培医生纪录片《我的白大褂》,64个摄像头真实纪录,带你看看医院里的世间百态。

用一个病人的话来说,“就算你用枪顶着我”也要看完!

01-一辆泥头车 撞碎了一个家庭的心

晚上21:34,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呼啸的120救护车送来了一位53岁的阿姨。

她刚在路上被一辆泥头车撞倒,两根肋骨、右边大腿骨折。

医生把她的左边裤腿剪开,发现大腿内侧还被撕开了一大块皮肉,皮和脂肪全没了,一眼就见到肌肉。

蒋熙攘医生赶紧挥手挡住阿姨的眼睛,让她别看。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剧痛不断袭来,阿姨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头在枕头上不由自主地左右晃动。

丈夫和儿子闻讯赶来,儿子看了一眼恐怖的伤口,一下子扑到床头:妈!妈!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但妈妈已经痛得没有气力答应。

一旁的规培医生小蔡(蔡婉娜)赶紧安慰他:

别激动,没事的。

医生继续为阿姨查体:

这里痛不痛?

这里痛是吧?木不木?

……

儿子终于忍不住了,隔着口罩偷偷大哭。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还是小蔡,一下子觉察到了这个大男人的崩溃,轻轻走过去,碰碰他的衣袖:

没事的,没事。你自己情绪别那么激动,会加重你妈妈的心理负担。

当所有人都盯着阿姨的伤痛时,有一双细腻的眼睛,也在寻找并安抚着房间里无处安放的焦虑。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02-几朵白蘑菇 差点要了深圳一套房

3月22日晚上12点,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来了3个病人,严重的肝肾损害,老爷子的谷丙转氨酶高达1000多(正常是0-40),当即就被送进ICU做血液透析。

女儿和老太太,马上也要被安排进ICU,做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在急诊科病床上等待的时候,女儿甚至开始跟亲人打电话交待“后事”:

医生说要有心理准备的,很严重……

如果我死了怎么办?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一直在旁边照顾俩人的女婿说:

实在不行就卖房吧。

医生说了,三个人的治疗,可能要准备百把万。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老太太听了,双目紧闭,以手掩面。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急诊科的规培医生林平娜,拉着女婿开始仔细询问采食毒菇的来龙去脉。

原来,两天前,住在盐田区的这家人看着春暖花开,爬了趟梧桐山。女儿、女婿,带着从内地来深的爸爸妈妈。

两位老人到了半路爬不动了,就留在半山腰上逛逛。老爷子很快在山边发现了一片白色的蘑菇:

这菇怎么那么眼熟,跟我们平时在老家采的蘑菇很像啊。

当即兴高采烈地摘了一堆,回到家,煮出了一锅鲜美的蘑菇汤。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老爷子还颇有“经验”,在汤中加入了大米、花生,据说如果蘑菇有毒,和大米、花生一起煮,汤会变黑。

最后汤没黑,喝完汤的人却“黑”到家了。

过了10个小时,女儿和两位老人就开始恶心、上吐下泻。

原来,他们吃的并不是普通的白蘑菇,而是外号“白毒伞”的致命鹅膏。



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邻家女孩的模样,“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

实际上,它是蘑菇界的“毒王”。其中所含的鹅膏毒肽,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mg/kg,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此菇,就可能被毒死。

目前为止,“白毒伞”在广东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2000-2014年间,它在我国至少制造了25起惨案,致99人中毒,其中48人死亡,有的甚至一家被“灭门”。

2020年开春以来,深圳已经报告了至少3例“白毒伞”中毒事件。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说着说着,女婿突然冒出一句:

我也吃了一点点蘑菇,但没喝汤。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林平娜一听就紧张了,跑去跟高老师(高占良医生)报告。

马上开单!抽血化验!就怕后面有事。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过了一会,高医生给他开了一瓶“可乐”。

女婿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满嘴发黑,叹了口气说:

这个东西,你平时用枪顶着我都不会喝!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傻白甜”的林平娜弱弱地问:

是不是很苦啊?

高老师“白”了她一眼:

它不是苦,你吃过木炭吗?(就那种感觉……)

原来这不是可乐,而是活性炭,喝进胃肠里用来吸附毒素的。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两天之后,得知这一家四口(包括女婿)的谷丙转氨酶都在上升,林平娜感慨了一句:

身体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可能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本是开开心心踏青爬山,谁会想到:

顺手摘了几朵蘑菇,竟会害得人命危殆,要卖房相救?

路边的野菇,你真的不要采。

03-一阵欢声笑语 吹散了肺癌的愁云

一般人查出癌症,多半会觉得是世界末日,惴惴不安。

40多岁的盛先生也是这样。但他只担心了不到3天。

通过肺部CT,深圳市人民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在他的肺里发现了结节,就是肺部长了一个“疙瘩”,类似皮肤长了颗痘痘。

医生怀疑是早期肺癌,建议切掉。

接下来的画风,却有点出人意料。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老婆陪他来住院,盛先生说:

两年前我陪你到广州住院,现在你陪我来这里搞一下,咱俩扯平了。

术前,在胸外科轮转的规培医生潘正龙来了解情况:

身高一米七一?

对,一米七一。

“一米六九。”坐在旁边的老婆冷不丁插了一句。

老公一听就急了:

别乱说,我今天在那边量过的。

老婆咧开嘴,嘻嘻地笑,像一个捣蛋的小男孩。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3月12日,手术开始,胸外科主任王光锁带领团队再三确认后,找准病灶位置,咔嚓,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将病肺切除。其中一部分被切片送到病理科做检查。

当两位规培医生郭燕华、潘正龙还在仔细给伤口缝线的时候,病理结果出来了:

浸润性肺腺癌。

医生说,幸好通过体检第一时间发现了它,并且及时把它干掉了!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第二天上午,病人从胸外科监护室转出来时,老婆站在门口,就像迎接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哎呀,Welcome!英雄好汉。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回到病房,逗比的画风又开始了。

Round 1:数学题

老婆问:

当时慌不慌?人家麻醉张主任说你很紧张。

盛先生:

我不紧张,我在想一道题目。

一个大圆盘,圆盘里有嵌套的六边形。最里面的六边形,每边有2个灯泡。外面依次是3个、4个、5个,最外面的还两两不相连。

问你,这里面总共有多少个灯泡。

一旁的儿子目测是个学霸,一听到题目就来了精神,双手一顿比划之后,脱口而出:

54!

老爸伸手就是一个大拇指。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原来,手术开始前,盛先生一直在盯着头上的无影灯,在算里面有多少个灯泡。算着算着,麻醉药的劲一上来,就睡着了。

古有关公下棋刮骨疗毒,今有盛公数灯运算待手术。这个操作,满分!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但看到老公不肯喝鸡汤,老婆的“暴脾气”又上来了,拍着椅子扶手霸气“质问”:

你知道吗?这是本人给你做的菜!我告诉你,老母鸡炖的,香喷喷的老母鸡,营养得要死!你还不喝鸡汤?

唠叨一阵后,累了几天的老母亲躺在病床上睡着了。

接下来是两父子的哲学交流时间。

Round 2:哲学题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老爸:(术前)我大概就担心了3天不到,后面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有什么不同呢?

正半躺在椅子上打手游的儿子一脸黑人问号。

老爸: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说我做了体检,知道了一个消息。

昨天下午躺在那里(做完手术在监护室里),我又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有什么不同?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儿子再次投来疑惑的目光。

老爸说:有天大的不同!

儿子:你少了一个肺。

老爸:不。肺里那个肿瘤,医生已经帮我踩死了,这次我感觉浑身都轻松了。

#论一个数学家和哲学家生病后的修养#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在办公室里,规培医生小郭和小潘也在讨论这有趣的一家。

“感觉他们状态挺好的,很乐观,有说有笑的,不像一般的生病的人。”

“要是我跟我老婆20年后有这样的感情就好了。”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面对意外袭来的疾病,盛先生一家选择了乐观面对: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多问题,你需要的就是正确地去看待,正确去面对,乐观地对待它就行了。

其实何止是身体,每个人的一生,或早或晚,都要经历不同的坎坷。如果一味悲观,就会陷在自己假象的地狱里,难上加难。

而乐观淡然的人,却能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天堂里,问题的解决,也会事半功倍。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一朵白蘑菇,要了一套房!

文章来源:深圳卫健委

声明:本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