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个孩子啊。”这话究竟毁了多少孩子

· 文/在路上

孩子犯错了,做父母的会怎么做?

很多父母是不是会说:“不要计较了,他还是个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啊。”这话究竟毁了多少孩子


(一)无节制的溺爱只会开出邪恶的花朵。

有个小故事流传了很久:

一个几岁的小孩摘了别人家菜园里的一只辣椒,拿回家后,父母没有教育,而是说孩子懂得护家。

后来,孩子胆子更肥了,今天拿一只别人家的瓜,明天打一只别人家的果。

别人找上门来时,父母都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啊,不懂事。”

后来,孩子长大后,成了人人提防着的小偷,再后来,抢劫银行被抓了。

临枪毙时,儿子说有话要告诉母亲。当悲伤的母亲凑过耳朵来听时,儿子一口咬下了母亲的耳朵,恨恨地说:“当初我做错时,如果你能及时教育我,我就不会有今天。”母亲悔极。

先不说故事的真假,但孩子做错了事就及时地教育,这个总是真理。

反之,孩子犯错了,听到父母这样为自己辩解,他会感受到父母的庇护,即使他自己知道是错的,他也不会去改正。

下次会继续任性,更加肆无忌惮,他心里想着的是:我只是个孩子,出问题了,我父母兜着。

去年,网上报道某个24岁男子,将父母的26多万元积蓄,在两个月内,全部打赏给网络主播。

被父母发现后离家出走。父母无奈找到直播平台要求退钱。

对方回应:很抱歉,他已经是成年人了。

在这件事情中,北京师范大学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教授认为,家长能否要回打赏,关键点在于这个24岁男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教授还说“在法律中,不是按智商来判断,是按年龄来判断的。”

所以,他的父母不能以“他还是个孩子”来要回已经被打赏出去的钱。扎心的是,这26万块钱,是父母准备买房的,其中10万是借亲戚的。

据说该男子小时候也是被父母过分宠溺。此事发生后,被父亲揍一顿后,离家出走。

这样的人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担当,成为巨婴。甚至酿成大祸。让人唏嘘。

护犊之情,每个父母都会有。但无节制的溺爱只会开出邪恶的花朵。

(二)“他还是个孩子啊”,说这话的父母注定一路收拾闯祸现场。

“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

“你们怎么可以罚得那么重?”

假如你听到有人说这句话,你可能以为是哪家的熊孩子不小心把他人的东西搞坏了。

事实是广州顺德一男子在犯下交通肇事罪被拘役和吊销驾驶证后,从网上购买了假驾驶证开车上路被交警查到,第二天,陈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

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其父母一听处罚,情绪异常激动,冲着交警大呼:“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这对父母的话,震惊了在场办案的交警。31岁,还是个孩子?

真是刷新了人们对孩子的定义。

通过这父母的话,就不难理解该男子为什么有今天的违法行为了。

前面已经因为交通肇事罪被拘役和吊销驾照,不思悔改,竟然购买假驾照依然开车上路。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此番再犯下使用伪造驾照。

能做出这些行为的男子,在他父母眼里“还只是一个孩子”。真的是令人不可思议。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懂得的事情。但教好孩子是一门艺术。

无疑,这对父母是爱儿子的,但也正是他们的爱,害了自己的儿子。可以想象,这个儿子一路的成长是如何被他们捧在手里的。

整个处理事情的过程,这个父母眼里依然是个孩子的31岁男子,就像做错事不知所措的“巨婴”,任由父母出面为他把事情摆平。

当然,触犯了法律的事情,他的父母也是爱莫能助。

“他只是个孩子。”是许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常常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其实是帮助孩子逃避逃避责任的一种借口。就因为父母的这一句话,往往让孩子不知自己的过错。

这句话的产生的作用是包庇孩子,甚至有可能纵容着孩子继续犯错。于是,父母在孩子的不断犯错中一路收拾现场。

(三)有远见的家长,让孩子犯错时承担责任。

“他还是个孩子啊。”这话究竟毁了多少孩子


这是一封九岁的孩子写的检讨书。

9月15日,在成都市锦江区一小区内,一封贴在电梯门口的检讨书刷爆了业主群,一名9岁男孩因为贪玩乘坐电梯时将自家楼层以上的楼层键按了个遍,给邻居们带来了不便。家长发现后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犯错,要求孩子写一封检讨书,并贴在电梯口向邻居们道歉。

孩子在检讨书里写到:“电梯是我们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上下楼,如果有急事或什么大事,电梯“嗖”一声带他们上楼。而我呢,明明目的地在4楼,非得按这么多层楼,我真的是太坏了”。

“亲爱的邻居,我这次犯了一个大错,如果有什么不开心,请来找我,我真诚地向您们认错……”

孩子的认错,家长的态度,获得了邻居们的一致称赞。有人直接提笔在纸上写下:你非常可爱,勇敢面对错误,并且改正,有担当,为你点赞。

后来,检讨书被发到了业主群中,“熊孩子”的家长也出面再次为孩子的错误向邻居们道歉。

人们在赞孩子的同时,更加觉得孩子的父母值得点赞。因为,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结果。

孩子的父亲在发现孩子这个行为的时候,没有因为孩子才九岁,就包容孩子的过错,而是及时教育和引导,才有孩子贴出检讨书的后续。

在这件事中,家长及时发现了孩子的过错,但没有纵容孩子,而是让孩子写了检讨书,承担他所犯的过错,而且父母也亲自真诚向邻居道歉。

有人为孩子写检讨书的行为和诚恳态度点赞,也有人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点赞,甚至有为暖心的邻居点赞。

调皮捣蛋是孩子天性,尤其是男孩子,对什么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能做的,或者不能做的,他们都要去尝试。

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善于引导,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孩子一定会能健康成长。

许多网友说:有这样的家长,孩子长大不会差到哪里去。

也有网友说:有远见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有担当。


“他还是个孩子啊。”这话究竟毁了多少孩子


(四)孩子需要父母适时的引导。

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写了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11岁詹姆斯·兰费蒂斯随着父亲在一个月夜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在等待了好长时间后,詹姆斯·兰费蒂斯终于钓上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手表,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然后看着詹姆斯·兰费蒂斯,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孩子当然不愿意,认为距离开放钓鲈鱼的时间也不远了,放了以后,就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况且,现在是夜晚,四周看不到任何人的影子,没有人知道。

但父亲坚持要詹姆斯·兰费蒂斯遵守规则:把鱼放了。

三十年后,詹姆斯已经是纽约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他说: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不得承认,詹姆斯的成功离不开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意思是说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之后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慢慢成长起来的。

孩子的成长一定会不断犯错。当孩子有过错的时候,恰好是父母教育的良机。

如果孩子犯错,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弥补过失和解决问题上,是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的最好方式。切不可以“他还是个孩子”来为孩子开脱。

让孩子在过错中承担适量责任,既是对孩子的惩罚,也是让孩子吸取教训,更好成长的最好时机。

愿每个父母正确看待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