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釘是寶貝!我們是來拔釘子的!分析三國時期鐵的冶煉。

鐵釘是寶貝!我們是來拔釘子的!分析三國時期鐵的冶煉。

今天翻看《三國志》,讀到了幾個有趣的小故事,正好作為引子來分析一下三國時期鐵的冶煉生產情況。

由於生產力的限制,三國時期不像我們今天,沒有鐵還有很多金屬可以代替,當時主要利用的金屬就是鐵,由於兵荒馬亂,群雄割據,戰亂很多,兵器供不應求,而鐵是製造兵器最重要的原料,還有就是生產,當時主要使用的是鐵質農具,沒有鐵,就沒用工具,田就種不了,因此,可以看出來,鐵作為生產資料是多麼的重要,沒有鐵,仗大不了,吃飯也成問題,即便如此,“鐵釘是寶貝”也是很奇怪的現象!

我們先從一個人說起,牽招,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說他是名將,實際上好像我們大部分沒有聽說過。在《三國志.魏書》記載了牽招“由此顯名”的一個小故事:“年十餘歲,詣同縣樂隱受學。後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與隱門生史路等共殯斂隱屍,送喪還歸。道遇寇鈔,路等皆散走。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請赦。賊義之,乃釋而去。”這段話說的什麼意思呢?說的是牽招的老師樂隱去世了,他跟同學一起收斂老師的屍體,準備給老師送喪。結果走著走著,出來了一夥山賊,大聲喝到: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讓我拔釘子。不錯,你們沒有聽錯,山賊就是來拔釘子的。結果其他學生都跑了,就剩下牽招自己在那裡苦苦懇求,嘿,也巧了,山賊也是重情重義之人,居然把他放了,從那以後,牽招就出名了。看到這裡,我們肯定納悶了,這些山賊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為了幾個釘子就大動干戈,不至於吧。實際上山賊一點也不傻,他們為什麼要拔釘子,當然是因為釘子值錢啊,為什麼值錢?“物以稀為貴”嘛!實際上,東漢末年,由於連年征戰,生產活動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冶煉釘子,所以當時釘子已經非常少了,也就成了寶貝。

鐵釘是寶貝!我們是來拔釘子的!分析三國時期鐵的冶煉。

還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韓暨的官職,赤壁之戰以後,他被曹操任命為“監冶謁者”,這個官是幹嘛的?監冶謁者於三國時魏置,是官名,三國官職,掌管冶鐵的專官,說白了就是抓鐵生產的專職幹部。就跟現在的扶貧工作一樣,由於高度重視,都有專職幹部。

為什麼曹操對鐵的冶煉那麼重視,還要設置專職幹部?大約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對東漢時期的刑法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出臺的新的法律,名叫《甲子科》,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法律條款相對於漢朝時有了較大的改動,有一條改動非常有意思,“犯釱左右趾者易以木械”,原來漢朝的法律可是規定“犯釱左右趾者易以鐵械”,說白了就是把鐵腳鐐換成了木腳鐐。難道曹操傻?不知道鐵腳鐐比木腳鐐結實。怎麼會呢?曹操可是大政治家,軍事家,他當然知道木腳鐐不牢固,罪犯更容易逃脫,但是沒有辦法,當時鐵如果不是特別缺乏,有限的鐵還要用於造武器、造農具,曹操也不至於這樣改,“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於罪犯也只能自我安慰的勸自己“木枷你也跑不了!”。正是因為當時鐵缺的不行,所以才設置了專職幹部來抓鐵的冶煉。

鐵釘是寶貝!我們是來拔釘子的!分析三國時期鐵的冶煉。

實際上,除了腳鐐,在漢朝時,還有一種刑具叫鉗,是用來幹嘛的呢?是用來套住罪犯脖子和手的,防止其逃跑,當時也是鐵質的,後來讓曹操也給換成了木質的,並改名為枷。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鐵的產量高了,也就把木腳鐐換回了鐵腳鐐,但是卻沒有再把木質的枷換成鐵質的鉗。包括我們後來看的很多電視連續劇,比如《水滸傳》中,是不是還記得林沖被押解時,帶的就是木製枷,甚至到了明清時期,依然是木質的。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漢時期鐵是多麼的缺乏。

讀史讓人思考,為什麼東漢時期小小的鐵釘成了寶貝呢?當時由於社會動盪,軍閥混戰,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停滯不前,人民生活困苦,哪有心思發展經濟?鐵釘翻身成寶貝就不足為奇了!因此,只有社會穩定了,人民生活幸福了,社會才會發展,才不會再出現“鐵釘成寶貝”的怪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