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的決心

唐憲宗即位不久,一次他召見宰相李吉甫,問他說:

“朕初登大寶,施政當以何事為先呢?"

李吉甫目現隱憂,直言道:

“國事千頭萬緒,但依臣看來,還是以治吏一事最為緊要。

唐憲宗的決心

唐憲宗心中一動,馬上說:

“卿之所見,深合朕意,卿不妨詳盡道來。"

李吉甫深受鼓舞,於是說:

“陛下雄心萬丈,志在實現國家的中興,可國以人為本,治國必先治吏。

恕臣直言,時下官吏貪汙成風,冗員眾多,有令不行,這是禍患的根本,不先抓此處,萬事休矣。朝廷若不整治他們,焉能成就大事呢?"

唐憲宗被觸到了痛處,站起身來,大聲說:

“朕志在改革朝政,平服藩鎮,確實要從吏治下手啊!若所用非人,再好的策略又有何用呢?"

唐憲宗決心整頓吏治,那些守舊怕事的官員免不了紛紛上諫,他們對唐憲說:

“陛下初立,萬事當以穩定為要。吏治有失遠非一日,若陛下操之過急,恐事與願違,反致天下動盪,官吏離心。”

唐憲宗聽罷無語,一時猶豫起來。他們說的並非毫無道理,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不少地方官都以盤剝百姓為事。肅宗、代宗以來,朝廷選授地方官員多不慎重,往往將權力下放到藩郡,任其自選官吏。德宗皇帝深居宮中,寵信權臣,任由他們任用私人,遂使吏治更為敗壞。

唐憲宗的決心

李吉甫見唐憲宗有了動搖之心,心急如焚,他反覆勸諫說:

“陛下若為了一時之安,自可讓那些貪官汙吏橫行下去,可這終要斷送大唐的國運。難道陛下要以江山社稷來換取他們的媚言嗎?"

唐憲宗臉色兒變,出語道:

“卿一心為國,直言如此,朕為一國之君,又有何懼!"

自此,唐憲宗方鐵下心來,頒佈和實行了一系列整頓吏治的具體措施。首先,朝廷提高了州縣官的權力,加強州縣官任免權限的管理,注意發揮州縣官的作用。又明確規定,州縣長官的任用,直接從中央有關部門推薦,吏部要“精加考核,必使詳實"。廢除年終本道節度使巡視檢查州縣的制度,州刺史不得擅見本道節度使。這樣,就加強了中央與州刺史的直接聯繫,削弱了方鎮對州縣的控制,在選用人才上掌握了主動權。

其次,朝廷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考查和監督,定期派出使郎官、御史檢查地方官治狀。且明確要求,使臣所歷州縣,其官員治狀、間裡疾苦、水早災傷,都要一一奏報,如所奏不實,將嚴加懲處。憲宗還發布敕書,規定觀察使、刺史薦舉之人,不能擔任本州府縣令。被薦舉官員到任後若有犯罪情況,薦舉者要追究連帶責任。

唐憲宗的決心

再次,朝廷精兵簡政,裁汰冗員,州縣可並者並之,吏員可省者省之,人仕的途徑可減者減之。

另外,唐憲宗還特別要求各級政府部門提高辦事效率,對那些不守職責的人,一經查出,便予以重懲。對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絕不寬貸。

唐憲宗整治吏治的結果,使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唐朝國勢重新振興。

【小結】

能夠躋身官場,這樣的人都不該小看。他們或許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但他們拍馬媚上的功夫也是一種“本事”。管理官吏自古便是一件難事,對他們既不能簡單粗暴,又不能放任自流。處置得法,則吏有所畏,政治清明;否則吏治一壞,則百弊叢生,大廈將傾。把治吏當做頭等大事來抓,是聰明的統治者的共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