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山东,是我的错?

出生在山东,就是你的错,这是原罪。"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山东学生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考试,我说以后可能还要考回去,言语中透露些许无奈和自嘲。一位来自西南的朋友对我说了上面一句话。


听到他这样的评价,我第一时间没有反驳,一是因为这是他无心且直白的看法,二是因为他说的,太真实了。

他随后解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山东人很多,人情社会,从政之风,故土眷恋,都是典型的北方文化。山东人从小就开始考试,开始比较:从小升初、中考、高考,再到成年之后的考研、考公、靠编,山东人每次参与的考试都是竞争最激烈的,而且都是跟自己人竞争。山东人习惯了竞争。


"现在你还要考回去,累不累呀。压力还不大吗。"

累,当然累。我对山东教育的印象有高考: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上床,每节课间睡倒一片,醒后试卷堆成小山;有考研:每天等到宿舍开门立马奔向图书馆,抢不到座位的就站着背书,没有人约束,没有人关注。但通宵达旦的自习室见证了一届又一届人的努力。

新生代的孩子学习更不轻松,在学校上课,同时参加各种活动,要去获奖;回到家还有父母的安排,老师的线上作业;放了假更是辅导班连轴转,书包很沉很沉;即使能玩到手机电脑,也处在家庭的"监控"之下。山东的学生被教育去做"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教育家孔子,是山东人。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回去?首先,山东是故乡,山东本土的亲族间血脉的联系与扶持,是80后90后、乃至新生代群体感受、体验并深深印在记忆中的。家乡情怀、故土思念、荣归故里...这些念头,是山东人在本地成长的营养,在外发展的念想。提及故乡,暖人心窝,这就够了。

其次,山东教育的利弊。竞争大是一方面,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和发展是长期的:热情、好学、开放、真诚、创新、自信、顽强。大多数山东学子在朝着"别人家的孩子"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无往不利,即使在和其他地区同龄人的比较中,山东人自信会不落下风。

还有,山东的考试升学竞争大,其他地区的就不大了吗?也许,我的这位西南同学不知道的是,在湖北、在江苏、在河北、在河南,学习压力一点也没有比山东学生小多少。这是个发展的时代,竞争虽有一时之痛,但给人绝对是长久的利好。

最后,山东人给人的印象如何?我所听到的一些评价:朴实、热情、勤劳,不一而足,人们还是乐意和山东人交朋友的。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滋养,山东的优良传统、优良品格,会代代相沿。


又是一年团圆日,思乡情切,不逊以往。

各位读者,或许与我,有同样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