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血戰——紅軍七天戰死五萬

在紅軍時代,有一場令人為之動容的戰役,它就是湘江戰役。

湘江血戰——紅軍七天戰死五萬


1934年11月,在湘江一帶,敵人集結了30萬軍隊準備對我軍進行夾擊,當時我軍部隊總共只有8萬人,因此這一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慘烈的局面,面對聲勢浩大的敵軍,我軍戰士毫不畏懼,堅持抗戰,7天之後,主力部隊成功撤離,並徹底粉碎了敵人的包圍圈,這場戰鬥雖然我軍成功突圍,但也因此遭受巨大損失。

湘江血戰——紅軍七天戰死五萬


據不完全統計,湘江戰役我軍總損失5萬人,從一開始的8.6萬人,到最後成功撤退的時候,只有3萬人。這些犧牲的隊伍,大部分都是成建制的傷亡,甚至全軍覆沒。在戰場上,紅軍將士和敵人英勇血戰,並消滅敵人1萬多人。

湘江戰役結束後,整個江水都被鮮血染成了紅色。為了紀念在湘江犧牲的勇士們,當地百姓便從此立下規矩“3年不喝湘江水,10年不吃湘江魚”。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參加這場湘江戰役的紅軍戰士們,其中大部分都是剛加入部隊不久的新兵,而且在當時,還有一支由少兒組成的國際師,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甚至只有16歲。

湘江血戰——紅軍七天戰死五萬


湘江戰役結束後,這支國際師從原先的7000多人,銳減到最後的2700多人,這些還未長大成人的孩子,就這樣犧牲在了自己國人的手中。

還有紅34師,在湘江血戰中擔任殿後阻力任務,掩護大部隊撤退,全師幾千官兵,幾乎全部戰死,34師中閩西子弟居多,他們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了湘江但他們的犧牲並不是白費的,是他們用生命造就了我們現在的和平,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現在,讓我們牢記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