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名西路軍戰俘,在西寧被馬步芳殺害,主要方式是砍殺活埋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面對馬家軍的優勢兵力,在河西走廊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轉戰,終因寡不敵眾於1937年3月中旬歸於失敗。據統計,被俘者接近1.3萬人,佔西路軍總兵力的約百分之六十。被俘的西路軍指戰員中有一半人員,分為兩條線路,被押解到馬步芳的大本營青海西寧,絕大多數從張掖經民樂、祁連、門源、大通到西寧,少數從武威經永登、民和、樂都到西寧。

1937年4月6日,國民黨《青海日報》發表一條新聞稱:此次俘獲六七千人,除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團營長約17人,不易感化,已分別槍決外,其餘解送到省。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又先後報道有數百名被俘紅軍押解到西寧。從這份報紙的報道看,紅軍被俘人員押解至西寧的,即在6000人以上。兇殘暴虐的馬步芳,對這批被俘的西路軍指戰員進行了血腥鎮壓,指使所部採用多種慘絕人寰的手段,屠殺手無寸鐵的紅軍官兵2000餘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慘無人道的秘密地成批砍殺活埋。

2000多名西路軍戰俘,在西寧被馬步芳殺害,主要方式是砍殺活埋

親自謀劃和指揮大屠殺的馬步芳,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社會輿論譴責,指使手槍團、執法隊、傳令隊在夜間10時後,分批將被俘紅軍押赴刑場,秘密殺害,並嚴令:一不準掌燈,二不準鳴槍,三不準留痕跡,四不準逃掉一人。馬步芳曾親自命令其親信馬英:“你去看看,怕出事哩,要把血收拾得乾乾淨淨,不要打槍。”

從萬人坑中死裡逃生的姚芝珍、黃科林、胡秀英、李桂珍等西路軍老戰士控訴:馬步芳殘殺西路軍被俘人員,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押赴刑場之前,還假惺惺地說:“送你們回老家去”,“你們是傷病員,要把你們送到醫院去”等等。押到刑場之後,馬家軍立即兇相畢露,手持大刀、斧頭、鐵鍁、钁頭等兇器,先是胡亂猛砍一下,然後不管死活,就推到坑裡埋掉。

2000多名西路軍戰俘,在西寧被馬步芳殺害,主要方式是砍殺活埋

解放後,西寧安葬紅軍烈士時,挖掘出大量被砍殺活埋的烈士的頭骨。《訪西寧市革命公墓隋同志記錄》說:“挖掘馬匪活埋紅軍萬人坑的工作,當時是土葬社的丁永旺參加的,他已去世。據他跟我說,紅軍烈士的頭骨是用紅布口袋裝的,總數大約1800 個頭骨。”《訪馬子文記錄》說:“1952年,由我負責挖掘活埋紅軍的萬人坑,挖掘的地方有兩處: 一處在苦水溝,三個坑,挖出人頭1000個左右;一處在南城門裡頭,那裡有兩個廟,一個叫火神廟,一個叫三官廟。那裡也有三個坑,挖出人頭700左右,還挖出一些烈士遺物。每10個人頭裝一個紅布口袋,當時是我數的,總數是1700個人頭。”

1962年編寫的《西寧市志》記載:1937年7月,馬步芳甄別在西寧集中的被俘紅軍1300餘人,其中多數為年紀較大、患病及殘廢的,編為三個大隊,每隊又分為三個小隊,每小隊約110人左右,分住於樂家灣、大教場、大營盤和東南關一帶的客店和廟宇中,每天僅供應粗糙的飯食一次。幾天之內,因疾病和飢餓致死百餘人。同月,分三次在夜間活埋於西寧南郊的楊家灘、東塔院、苦水溝、板登臺、大牙臺、小牙臺一帶的荒溝中。據事後傳出的數字,第一次活埋約400餘人,第二次約600餘人,第三次約200餘人。

2000多名西路軍戰俘,在西寧被馬步芳殺害,主要方式是砍殺活埋

在青海省檔案館保存的馬英檔案裡,有一份1965年12月15日馬餘三(青海名醫)親筆簽字的《談話記錄》:“1936年底,我曾與郭學禮等四五人從西寧出發到米(倪)家營,慰問馬家軍。第二年(即1937年),俘虜的紅軍先後押過來五六千人,殺的、活埋的共有2000餘人。”

時隔12年之後,蘭州城下的隆隆炮聲,敲響了馬步芳的喪鐘,西路軍先烈在天有靈,當含笑九泉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