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鵬華基金王宗合:所有價值股的折價 都是千載難逢的黃金買點

全球貨幣放水快,優質股票打折賣,短短兩句點出了疫情對當下投資者的核心意義。

在鵬華基金董事總經理王宗合看來,強勁的全球刺激政策,一方面正在挽救全球經濟於水火之中,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次生性問題——貨幣貶值持續加速。

“未來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錢,而放眼全球,比現金更優質的資產則少之又少。”

在全球股市折價的窗口期,如何押注真正的價值股?中美股市的價值股邏輯又有何不同?

本期《今日主咖》欄目,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鵬華基金董事總經理&;權益投資二部總經理王宗合,與國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長&;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國泰君安研究所金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奧林和分析師殷欽怡,就以上這些問題進行深度對話。

01 從疫情危機到金融危機的傳導路徑

陳奧林(國泰君安金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疫情全面爆發後,全球金融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震盪。從疫情危機到金融危機,整個傳導鏈條,或者說擴散路徑是怎樣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哪裡?

王宗合(鵬華基金董事總經理、權益投資二部總經理)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框架去分析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首先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一是停工,二是消費斷崖

停工和消費斷崖,對企業意味著什麼?短期現金流消失。現金流消失,有可能傳導成一個企業的現金流斷裂。

那麼對民眾而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短期的失業,這個失業也帶來消費者的一個現金流斷裂。

而對政府意味著什麼?經濟斷崖式的下滑,首先會導致政府的稅收出現問題,其次對於匯率也會產生影響。

對話鵬華基金王宗合:所有價值股的折價 都是千載難逢的黃金買點

資料來源:鵬華基金內部分享資料

那麼,假設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讓疫情的影響持續發酵,會進一步產生什麼?

1、企業。

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違約率可能會上升。這就是我們看到疫情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信用債利率急劇上升。這從企業端的債務可能會帶來一些危機性的影響。

2、民眾。

民眾的背後是什麼?是按揭貸款、是車貸、是信用卡貸款。

3、政府。

對於政府而言,一旦民眾和企業的現金流斷裂,帶來的就是社會性的系統性違約問題。

系統性違約意味著現金為王,風險資產將被大量拋售。風險資產的拋售,還會帶來美元短期的稀缺和美元指數的上行,隨之而來的,就是很多國家的貨幣開始貶值。

所以你會看到從年初以來,很多國家貨幣的貶值都在10%到20%之間。

貨幣貶值,又會帶來一個政府外債違約的影響。因為很多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外債槓桿可能也比較高,這樣傳導回來又可能導致政府違約。前段時間我們看到阿根廷政府的100億美元需要延遲支付,情況可能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沒有政策進行強幹預,疫情本身會帶來各個經濟主體的債務出現問題,債務危機會逐漸傳導成為流動性危機,進而演變成經濟的衰退。

陳奧林:要切斷這個傳染鏈條,最關鍵的一步是什麼?

王宗合: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比較關鍵的步驟——政府的政策干預,這也是我們看到美聯儲政策來的又快又急的原因。

如果政策干預到位,民眾和企業的現金流不會斷,系統性違約不會發生,事情就會簡單的很多。

就停工和消費斷崖這兩件事情,對於企業和民眾來說,只是消失了幾個月的現金流。而疫情,無論是一個月還是三個月,五個月,總會過去。

如果我們把美國所有的政策拆解開來,都是點對點。政策都是在對那些容易出現債務問題、債務危機問題、流動性問題的點去做支撐,讓經濟即使按下了暫停鍵,但是這些毛細血管——民眾和企業代表的經濟活力不會凍死,不讓這個市場出現系統性的債務違約,一直撐到疫情過去。

對話鵬華基金王宗合:所有價值股的折價 都是千載難逢的黃金買點

資料來源:鵬華基金內部分享資料

02 所有價值股的折價都是一個機會

陳奧林:瞭解這個過程對我們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王宗合:

三個關鍵點。

1、疫情演變成金融危機的概率正在變小。

我們目前看到全球各個國家都在頒佈對沖政策,而且政策出的都很猛。假設這些對沖政策都起效了,企業和民眾的現金流沒有斷,系統性金融危機出現的概率也在逐漸變小。

2、優良資產正在打折賣。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那些下跌了30%的股票,尤其是一些價值成長類的優質股票,就成為我們千載難逢的黃金買點。

為什麼?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在業績上他們只是損失了幾個月的現金流,但是他們的股價卻直接卻直接折掉了30%,甚至40%、50%,這種情況下把股票賣給你,你要不要?當然要。這些是我們看到一些機構在逐漸加倉佈局的原因。

3、未來最不值錢的,就是錢。

過多的貨幣政策,還會帶來一個次生性的問題——貨幣貶值。

本來08年之後,全球的趨勢都是寬貨幣、低利率、加槓桿,現在又由於疫情的因素,像美國出了一個可以無限放水的政策,貨幣氾濫,大家都都在慢慢地察覺到。

未來最不值錢的就是錢。即便沒有這次疫情,這個趨勢也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比現金更優質的資產是非常難找的。A股總共就3700多家,真正值得我們持續持倉3年以上的資產是很稀缺的。

李少君(國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長、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

剛才王總的發言,其實讓我感受到了和很多海外機構交流時候的感覺。看的很長,平靜地去在大的經濟週期底部進行佈局,然後在週期的頂部進行調整和兌現。

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思維框架。

我們其實在三週前也做了一個測算,把現在所有行業龍頭的股價位置做了比較,如果拉長時間來看,現在底部的位置應該很清楚了。但是還有很多的客戶,更願意去看我下個月能不能賺錢。

所以其實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第一,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很好的打折的位置,第二,從龍頭股的安全邊際來看的也很高。第三,市場反彈正在路上。

從北上資金的流動情況來看,和我們的預估是一致的。從疫情爆發到反彈,我們看到,北上資金開始增持一些高確定的板塊。

從絕對規模來看,像食品、飲料、醫藥、家電、銀行這些板塊的流入資金都是超過千億。

03 美股和A股機會在哪裡?

陳奧林:謝謝王總和君總,解釋的非常清晰。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兩位在大方向上都是非常一致的,長期來看我們都非常樂觀,就價值投資而言,現在是一個絕佳的買點,而非賣點。

那下一步,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我們看到美股和A股目前都出現了明顯的折價現象,但是A股是從低位跌下來的,跌幅小,但底部更堅挺一些。美股是從高位跌下來的,跌幅大,但反彈空間也會比較大。

A股和美股,王總更看好哪邊?

王宗合:

我先談談美國市場。美國過去20年的牛股只發生在特別重要的兩個領域。

一個是2C端。很多企業比如蘋果、谷歌。它的2C,不僅僅是面向美國3億人,而是跨越了全球市場,因而衍生出了大量牛股。

第二個創新端。所謂科技也好,創新藥也好,新材料也好,所有東西都和創新相關。

假設一個產品,它既跨越了toC的服務和產品,又跨越了創新,這種公司過去在美國的市場中,它的表現就極為突出。

比如說像蘋果這種公司,他是toC的產品,但是又有toC的服務,還是一個科技上不斷迭代自己,不斷引領潮流的這麼一家公司,所以說你會看到它是牛股中的牛股。

其實總結下來,這兩類為什麼能產生牛股?它的核心背後的因子是兩類:

第一個容易形成的是優秀公司的成長,就是說它的價值都是成長出來的。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所有它的價值都是成長出來的,都是利潤現金流成長出來的。

第二個是壁壘。也就是說在創新和toC端服務上,它容易讓企業形成一個長期的無法跨越的經營壁壘,伴隨著壁壘都帶有很大的成長性。

核心價值只有兩個:

一個就是跌出來的價值,就是說他值一塊錢跌到五毛錢的時候,你與眾不同的去買了,然後回到一塊錢,這叫價值迴歸的前端。

第二個就是價值來自於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的成長。

對於我來講,第一部分不是我的重點,第二部分是我的重點,所以我說我是個價值成長型選擇者。

再談談中國市場。中國牛股的誕生邏輯,比美國多一個方面。

1、2C端的服務和產品,比如茅臺、五糧液、格力,有14億人的消費能力去背書,都是牛股。互聯網類也是如此,阿里、騰訊、美團,2C端的東西也衍生了很多。

2、創新。說實在的,目前中國的原創創新確實不多,我們還處在學習曲線的中早期,比如創新藥,我們很多領域都是在跟著美歐的創新企業在走的。

我們跟在別人後面創新,為什麼可以?日本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的格局?因為日本國內市場小,它走國際市場路線的時候,是直接和美國競爭的。

而我們有14億的巨大內需,這種仿創新也好,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3、中國不同於美國的一些情況,我們在2B端的空間仍然很大。

誰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務、最優的性價比為很大一批企業提供2B端的商品和服務,這樣的一些企業也是牛股的一個集中營。

美國科技股最近10年一直都是帶著美股向上走,美國有很多優秀的創新企業,但是這些企業最近確實進入了一個增長瓶頸。

如果一定要比較中美市場,我更看好中國市場。因為我們深入挖掘的是企業長期成長帶來的價值,所以談的可能比較偏長期視角,這是我們的投資方法。

陳奧林:王總的回答非常精彩,我也學習到了很多。

剛剛您說到,第一要看價值成長,第二要看價格合理。這裡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您如何去挖掘有價值的個股。

我們知道選股,其實是機構投資者最核心的能力,不知道方不方便和我們做一個小的分享?

王宗合:

有幾點我覺得可以一起討論的。

1、選股。

這個企業有沒有可能在所處的行業中,通過自己長期不斷的經營,獲取好的行業競爭地位,以及建立起強有力的競爭壁壘,這是判斷一個好公司非常重要的標準。

2、研究。

怎樣才能找到這樣的好公司?區別於你能選到而別人選不到的核心,仍然是研究。

研究是區分投資能力好與壞最核心的一個因素,你一定要做到這個市場上對這個公司領先性的研究。

所謂的領先性研究,你在這個市場對這個公司的理解,對這個板塊的理解,對個股的理解,要遠遠超過於很多人,而且這種研究是持續的、長期的、不斷的累加,一定要做到領先。

3、估值。

估值我們每個人好像都能說,20倍合理,十幾倍合理,其實不是這樣,估值是非常有壁壘的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給企業定價。

你面對一個企業,未來很多不確定的情況下,你怎麼給企業定價,這是非常有壁壘的事情。

這三個步驟是有機結合的。

做投資其實很簡單,就是集中持股——長期持股、換手率低、輕易不換。

既然你想集中持股,既然你想拿那麼長的時間,你想想你研究要是沒做好,你做到領先的話,你怎麼可能敢拿那麼長時間?這是第一。

第二,拿這麼長的前提是你對他的價值評估,不是取決於現在市場上所給的估值。

比如說今天給他20倍,明天給他25倍,如果你認為這公司20倍是合理的,25倍是高估的,你賺了20%就跑了,那你怎麼才能談得上說是長期持股、換手率低,然後賺公司漲幾倍的錢?

我們對它的價值評估是和市場情緒無關的,一定是長期的市場價格評估。

在這種情況下,你買的股票才不會因為漲了20%,你覺得賺錢就要跑,也不會因為一個利空消息跌了10%、15%你就慌。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格力電器我們16年12月份買的,去年上半年賣掉的,大概持有這段時間大概漲了兩倍;五糧液16年5月份拿到現在,大概漲了接近4倍;茅臺16年10月到現在大概漲了三倍多;愛爾眼科18年的1月份,我們買也是一直拿到,現在漲了150%。

我們的風格不是看好一個公司,未來有20%的空間。我如果看好它,是看好這個公司在未來幾年它的複合回報率能達到我的組合要求,我希望賺到至少幾倍的錢,這是我們的風格。

本文源自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