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系統謀劃

建設美麗家園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改善農民住房條件,關係蘇北農民生活質量,關係全省全面小康建設大局。

2018年9月以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順應“四化”同步規律,準確把握未來農村發展趨勢和規律,注重謀定後動,突出示範引領,積極引導農民進城入鎮,適度擴大現有居住點規模,全面做好“後半篇文章”,加快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受到農村群眾普遍歡迎。2019年,全市新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97個,5.1萬農戶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尊重民意,開門做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市委、市政府提出,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不僅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還可以倒逼農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讓公共資源配置更加均等化,從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市委書記戴源在全市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推進會議上提出:“要認識到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在經濟上應該做,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就是在抓投資、抓消費、抓發展。要認識到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在機遇上得抓緊做,抓住時間窗口期,用好用活省裡專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全面加大推進力度,補齊這塊短板,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具底氣、更具成色、更具品質。”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射陽縣陳洋鎮新型農村社區


“不少農戶住的是年代久、面積小、質量差的單層磚瓦房。”射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科工作人員介紹,全市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啟動後,該縣採取“家家到”的方法,迅速開展進村入戶調研摸底,以戶定建、以人定房,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規劃佈局。

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射陽縣邀請省城鄉規劃院專家及鎮村代表進行兩輪過堂、修改,最終確定了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鎮百村”示範建設要求,射陽確定了“一鎮十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點,計劃搬遷9042戶、新建5436戶。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新型農村社區


2018年以來,全市各地堅持尊重民意,開門做規劃,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優化鎮村佈局體系,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反覆調研論證、多輪修改完善,科學編制了全市域鎮村佈局規劃,確定集聚提升、特色保護、城郊融合、搬遷撤併等四類村莊發展類型,做到鎮村佈局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土地總體利用規劃等“多規合一”。


一戶一策,讓群眾真正受益


在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中,我市強化“市負總責、縣抓落實”,堅持以縣定策,因村施策,一戶一策,以“十鎮百村”示範建設為抓手,示範引導,整體推進。各縣(市、區)始終堅持根據不同地域的農房狀況、經濟實力、環境特點,形成各自的建設模式與方案,不搞“千村一面”。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建湖縣九龍口鎮收成新型農村社區


4月3日上午,建湖縣恆濟鎮建河村村民蔡金鑾正在新房院子裡整理著自家“微菜地”,身後100多平方米剛裝修好的新房子漂亮又舒適。“我們家四代人住在一起,搬進新房後全家都很滿意。”因為家庭人口較多,選房時,老蔡在提供的11種大小不同的房型中選了最大戶型、四室一廳一廚兩衛。

在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路上,絕不讓一戶掉隊是各地的首要宗旨。“以前老瓦房一直沒錢修補,去年9月政府幫著把老房子翻新了。”東臺市三倉鎮蘭址村七組村民周伯珠家是低收入農戶,全家收入只來自家裡的三四畝地,政府託底幫他們家把老房子翻新後,了結了她多年的一個心願。

周伯珠是全市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中受益者之一。“在農房改善中,我們堅持應改盡改、託底保障。”三倉鎮鎮長袁明介紹,去年村裡對68戶建檔立卡“四類對象”危舊房優先進行改造,20戶需要修繕的危舊房也納入改造行列,切實做到了一戶不落。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東臺市五烈鎮甘港新型農村社區


在農房改善工作中,全市各級政府始終不忘困難群體,優先改善四類人群、村民意願強烈的地方的住房條件,把低收入農戶危房改善作為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最突出的問題,按照危房鑑定標準精準摸排低收入農戶危房改造戶數,全面消除農房安全隱患,確保一戶不漏,真正實現安居、康居、樂居。

為保障進城入鎮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市還制定出臺了《關於鼓勵農民群眾進城入鎮居住享受城鎮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同等權利的實施辦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確保在子女教育、就業創業、基本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做美環境,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走上好路子,我市農房改善工作始終圍繞“人”,做足“體驗”文章,讓農民不僅住上好房子,更齊步邁向綠色生態、全面小康。

白牆灰瓦、小橋流水;院落設計、一戶一院;有序組合、錯落有致。乾淨的柏油路、水泥路四通八達,停車場、菜地、曬場、機庫、智能充電等設施一應俱全……如今搬進射陽縣特庸鎮王村新型農村社區已有大半年的村民們對小區選址、環境都讚不絕口。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阜寧縣益林鎮馬家蕩新型農村社區


建好房子是解決基本需求,做美環境是滿足美好願望,做優產業是讓農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我市農房改善在保持鄉村自然肌理,還原農村鄉土風貌上進行了精雕細琢,拿出“繡花”般功夫,蹄疾步穩邁向“新鄉土時代”。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濱海八巨鎮前案新型農村社區志願者驛站

濱海縣八巨鎮前案新型農村社區內,新建成的農民住宅古色古香、錯落有致,一個婉約的蘇北水鄉風格小區令人耳目一新。“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我們邀請了省級專家和蘇南的設計院來規劃,最終確定新型農村社區的戶型面積和建設風格。”前案村黨總支書記朱立雄說,前案村裡有一條河流穿過,新型農村社區就選擇依河而建,利用河道、農田、樹林、道路等構成村莊自然邊界,水鄉風格不僅保留了村子原本的河居風貌,還實現了“水林田人居”和諧共生,頗受村民好評。


統籌推進

改變鄉村面貌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2018年9月以來,我市順應農民群眾期盼,在提升群眾住房條件、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文明程度諸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工作面廣量大,任務十分艱鉅。我市站在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高度,從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初心出發,著力點始終放在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上,統籌推進,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努力提升鄉村面貌,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配套完善,讓百姓“住有宜居”


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方便農民生產生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恆濟鎮恆東新型農村社區是建湖縣農房改善“一鎮十村”示範村。“農房改善,首先要研究好‘老百姓怎麼住得舒心’的問題。在設計時不但要考慮把保留原村居自然風貌和水鄉文化結合起來,還要把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好。”恆濟鎮村建辦負責人說,恆東新型農村社區不僅通上了管道天燃氣,還設置了電瓶車公共充電處,降低電瓶車不規範充電的危險性。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鹽都區鹽瀆街道花吉村數字社區


“改善農民住房條件,要做適合農村的配套,讓農民曬得了谷,種得了菜,跳得了舞,住得更舒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負責人介紹,全市各地遵循“先規劃後建設、先配套後蓋房、先地下後地上”原則,推進“十有”標準建設,並突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將養老設施作為公建配套納入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建設中。同時,鼓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採取“10+N”方式,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亭湖區黃尖鎮花川新型農村社區


“新房子不僅比老房子舒服,環境配套也大不一樣了,我家隔壁就是村衛生室、文化會堂、超市、浴室。老伴到梨園打工也就10分鐘路程,一天能掙到80塊工錢哩。”今年春節,濱海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夾堆村二組村民馮孝成一家在新房裡過了第一個年,覺得生活更方便。

農房改善過程中,各地都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將會堂、文化禮堂、文體活動中心、民宿宴會廳等,集成建設為多功能會堂,設置在一樓方便群眾。同時圍繞打造“全齡”社區,“全科”社工,合併設置黨群服務中心、益農服務社、文化活動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衛生室等,配齊超市、電商中心、快遞收發點等便民服務設施,最大化地滿足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


家門口就業,群眾過上好日子


在推進農房改善進程中,產業發展有著強大吸引力,讓許多農戶因產業興旺帶來的“家門口就業”而獲得利好。在大豐區新豐鎮太興新型農村社區,隨著農民住房條件的改善,村民們的生產方式也產生巨大變化,依託臨近的“荷蘭花海”景區,全村產業發展由傳統的種植業轉變為欣欣向榮的“花經濟”。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響水縣南河鎮薛蕩新型農村社區九豐現代農博園


“全村共有耕地10500畝,已經流轉了70%以上,用於做旅遊項目、長花卉苗木。村民大多離開土地,在附近的景區或家庭農場打工,每天都有上百元收入。”在太興新型農村社區裡,不少村民還在家裡做起了民宿和農家樂的生意。

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各地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規劃、工業園區規劃、旅遊景區規劃和市域鎮村佈局規劃等多圖疊加,努力做到新型農村社區“靠近田、貼近廠”,附近都有一個園區或基地相依託,把搬遷群眾融入到產業鏈條中,拓寬就業渠道,提高農民收入。結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實際,同步推進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2018年9月以來,我市新建新型農村社區靠工業園區的68個、靠近農業園區的88個、靠近旅遊園區的8個。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鹽都區大縱湖鎮三官新型農村社區


全市100多個村還在農房改善中挖掘土地資源優勢,有效帶動村級集體收入增長,一舉甩掉貧困帽子,2020年全市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62萬畝。“通過宅基地的復墾,土地項目的整理,全村的耕地由原來的5000畝增加到現在的6000畝,目前每畝900元的租金全部流轉,村集體每年增加90萬元。”在建湖縣上岡鎮樹新村,搬進新型社區的農民既住上了好房子,還過上了好日子。


共治共管,改變陋習樹新風


“好房子、好習慣、好風氣,是新型農村社區的‘標配’。”濱海縣八巨鎮前案村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前,就早早規劃了三年建設方案,並在建設新型社區的同時,還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讓村民參與到興村治村決策中。村裡成立了村文明新風理事會、制定出臺《前案村移風易俗12條》、設立村“新風餐廳”和文明新風“積分小超市”,將文明新風尚、生活新理念融入新型農村社區。

如今,前案村新建的村文化廣場、法制廣場已送戲50多場、送電影超百場。與老村莊比,新型農村社區有了“大變化”:“豐富的鄉村文化內涵,拉近群眾心靈間的距離,勤勞致富、助人為樂、文明和諧蔚然成風,培植了文明家庭、最美前案人、好媳婦、好公婆等一批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和道德標杆。”


農房改善,讓鹽城農村大變樣!農民住好房,鄉村換新顏!

建湖縣岡西鎮徐王新型農村社區


一直以來,我市兼顧統籌推進鄉村治理優化,提倡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儘量不跨行政村,便於鄉村治理及時跟進。阜寧、射陽等地在新型農村社區建立黨群服務中心,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到哪裡,黨組織就跟進到哪裡;建湖縣探索形成改善農戶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分離模式。各個新型農村社區利用文化牆、活動中心等平臺陣地,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廣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調動廣大農村婦女參與農村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熱情。

在射陽縣盤灣鎮,通過探索物管制度,讓新型農村社區管理質量更高。走進裕民新型農村社區,家家門前都設有分類垃圾桶,戶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後,在物業管理模式上,我們採用了‘三個三分之一物管模式’,即物業費由財政撥一點、集體拿一點、村民籌一點。”裕民村黨總支書記房勇介紹,社區村民通過業主大會,選舉出小區業主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小區物管制度,村民參與度很高。

像盤灣鎮一樣,全市各地從源頭抓起,完善後續管理制度,引導農民參與管理、自我服務,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各地還整合各條線各專業資源,構建起垃圾清運、綠化管護、公廁保潔“三位一體”長效管理機制,農民居住環境顯著改善,鄉村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來源:鹽城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