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僥倖心理,選擇合夥人要寧缺毋濫

創業一定要選擇合夥人共同創業嗎?一個人獨自創業不行嗎?在創業前期,為什麼需要合夥人?創業真的需要合夥人嗎?相信許多準備創業的人,腦海中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沒有對錯之分。

在現實中,創業者對合夥人概念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散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有些創業者由於前期經費不足,就想耍些小聰明,找一個能夠在資金方面幫助自己的合夥人。由於雙方合作的基礎只是建立在薄弱的金錢與利益方面之上,日後必然會在公司發展及管理等各個方面產生分歧,各執已見又互不相讓,只能以散夥而告終。


別抱僥倖心理,選擇合夥人要寧缺毋濫


資金不足導致被迫合夥

尋找合夥人創業,優勢就在於可以共同承擔資金壓力和風險。不過,如果選擇合夥人時只考慮錢或者技術,並沒有清晰的合作規劃益分配製度,那麼你的創業很有可能是在為別人做嫁衣。例如,創業者創業之初對自己的項目極為認可,幾年過後,項目估值達到數億元。如果當時為了省幾十萬元,出讓50%的股權,到此時50%的股權意味著幾億資產和企業的掌控權,再加上合夥制度不完善,最終就會出現自己種果樹,別人摘桃子的情況。


別抱僥倖心理,選擇合夥人要寧缺毋濫


只是找個心靈寄託和依賴

合夥人是合作伙伴沒有錯,但不是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心靈上的寄託和依賴。創業是孤獨的、寂寞的、充滿壓力的,如果只是以緩解這種心理壓力為目的去尋找合夥人,則必然會導致失敗。

例如,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大量創業者中,做電商的認為自己會成為下一個馬雲,做導航的認為自己公司就是下一一個百度,做論壇的認為自己每年廣告費輕鬆上千萬元...每個創業者都認為自己會成功,但結果往往驚人的一致:1個月後,他們開始覺得創業特別枯燥,需要維護、更新、推廣; 2個月後,他們開始變得動力不足; 3個月後,他們徹底放棄當前的創業項目。

創業要有夢想,但不是幻想未來。創業是一件非常孤獨、 枯燥、艱辛的事情,創業者必須要學會孤獨,從孤獨中尋找快樂。創業需要合夥人,但不是為了給自己的心靈找依託。創業就像西天取經,需要經歷種種磨難,需要讓自己的心靈強大起來,而不是將希望寄託在合夥人身上。


別抱僥倖心理,選擇合夥人要寧缺毋濫


只為了得到投資人的青睞

當前,創投圈常說的一-句話是:“投資是投人,項目其次。” 投資者更看重一支創業團隊是否有發展潛力。

舉個例子,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創立之初,甚至還沒有任何公司實體時,辭去了年薪70萬美元的工作,加入馬雲團隊,拿著每個月500元錢的薪水,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蔡崇信瘋了。以投資人的眼光,蔡崇信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投資 ,折服他的,正是馬雲和馬雲的團隊。合夥創業是為了一一個目標求同存異、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過程。阿里巴巴的18位創始人合作至今,建立了龐大的電商帝國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只是為了拉投資而尋找合夥人,那麼拿到投資以後會怎樣呢?如果創業者是抱著這種態度尋找自己的合夥人,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適合創業。

在商言商,合夥創業一定要謹記, 傷你最深的往往不是敵入,而是你最信任的人。在創業前,創業者一-定要冷靜 下來,仔細想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合夥人,需要什麼樣的合夥人。要做到寧缺毋濫,即找不到合適的合夥人,寧可不要也不能隨便找合夥人濫竽充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