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企业现在问题不是现金流而是9个月后是否还有存活空间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的第一人力资源经理,还应该是企业这所学校的校长,承担起带领整个组织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新的任务,这是这次新冠疫情给我们的最大体会。”9月9日,在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的“第四届企业家校长节”上,主办方行动教育集团董事长李践如是说。

一年一度的“企业家校长节”是由行动教育在四年前发起的创业者、企业家的年度学习大会。今年伊始,新冠疫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又不知终点的考试,对每家企业都构成了严峻考验。为此,行动教育请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为现场1300家企业代表分享了“疫情后的经济与科技升维”。

朱民:企业现在问题不是现金流而是9个月后是否还有存活空间

朱民在现场分享了他对全球形势的几个重要的判断:第一,整个疫情危机目前我们仅仅刚度过第一阶段的流动性危机,现在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偿付或破产危机。

朱民说:“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时,观察到一个危机通常有三个阶段,流动性危机是线性危机,是通过央行和财政的强刺激可以恢复的;第二个阶段会进入到企业偿付和破产危机。总有企业能活下来,也总有企业会破产。第二阶段会产生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阶段才是经济复苏。这三个阶段可以重叠和交叉,但三个阶段的主题是非常明确的。如果在第一阶段过了以后,直接进入经济强恢复,可能会帮助僵尸企业存活,所以第二阶段对企业来说是特别困难的阶段。”

朱民进一步指出,这次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特别剧烈的大规模流动性下降后,各国政府印钱支持流动性,流动性危机已经应对得很好了。但是因为疫情有长尾和肥尾,会对经济衰退在长时间中形成压力,并造成产业结构变化,第二阶段的危机正在到来。以美国为例,疫情至今已经有400多宗破产案例,远远超过2008年60例,企业破产的高峰在今年第4季度和明年上半年。

朱民:企业现在问题不是现金流而是9个月后是否还有存活空间

“即将来到的冬天会更具挑战和寒冷。”朱民称。

新冠疫情还在发展,在朱民看来,疫情的肥尾和长尾将长时间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朱民预测,全球经济在中期来看将是缓慢的斜坡复苏。除了中国之外的全球来看,还没办法制造出V、W、L中的任何一个字母。在这个过程里,经济结构一定会发生调整,并且面临以下两大挑战:第一是人的行为变化,第二是科技。一个在需求端,一个在供给端,企业压在当中,就看能否存活下来。

当前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朱民断言,企业现在问题不是现金流的问题,而是9个月后是否还有存活空间。今天的经济是全新的经济,在新的结构、背景、环境和新的不确定性下,企业家需要理解大的背景,避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如果跟不上大的环境变化,企业是无法存活下去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特别在今天这个时点,理解世界形势、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对企业家而言特别重要。

从金融市场来看,朱民认为,央行已经跨越了红线,从传统的最后贷款人变成市场最后的坐庄者,央行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还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做票据融资,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今央行在根本上变了,变成了市场参与者。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朱民表示,最大的变化是科技的变化。当前全球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竞争趋势和格局,全球经济增长愈发依靠科技,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而科技自身的发展也正在进入一个转折点,正在进入一个创新和应用爆发点,提供了无数新工具、新技术。各个行业中,科技的变化是最深刻的,科技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因为它能在根本上改变企业经营。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亮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