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友情提示:文章有点长,想看高考攻略的,直接跳到第三部分即可。

一、嘲讽:你不是那块料

2007年,母亲陪我进城赶考。六月乡村,天空湛蓝,夏花灿烂。但身后,是一片“哈哈哈”的嘲笑声。

母亲说,这是后来她听一个外姓同村说的。但高考那阵子,怕影响我情绪,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她才说起这事儿。当时18岁的我,暗自庆幸:幸亏争气了,否则父母会遭遇更多的嘲讽。

那日的情形大概这样:家里同村同宗的亲戚们,坐在小路旁的地埂上,笑着同我们打招呼,说了些祝福的话。后来又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七嘴八舌:“姓X的祖坟里,就没冒过这种青烟”,“瞎忙活,她肯定考不上!”“多少年了,考上过一个吗?不是那苗子。”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其实母亲多虑了,她低估了我的心理素质。因为父亲老实巴交,总是吃亏,被人明里暗里的笑话,我从小对这种嘲讽已经习以为常。我不会因为这些声音,就乱了自己的节奏。

我只知道,你想让别人觉得你不窝囊,最好的方法不是去堵人家的嘴,而是默默行动,让自己逐渐变强。

也许人就是这样,不患贫患不均,我做不到的事情,最好别人也别做到。这样,还是一个不错的平衡。但如果有人想打破这种平衡,某种不和谐的声音就出现了。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2007年,我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成了方圆几十里的第一个985学生。当年我所在省份的一本录取率,大约2%。那时羡慕、嫉妒的声音都很多,登门道喜的也不少,我父母一时间竟有点“出名”了——外村人几乎都不知道我叫什么,但都知道我是谁家闺女。

就这样,我成了老师们教育小孩好好学习的正面案例。在我之后,村里开始有人考上大学,方圆几十里开始有人考上985。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贫瘠地区的孩子,有更多人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

二、精神力量:我肯定就能行

其实五六岁时,小学一年级,我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榜样——外村一个学习很好的女生。我比她小两级,她总得第一名,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她,让我们向她学习。期末考试结束后,看到她站在领奖台上,神采奕奕,我很羡慕,心想我要跟她一样。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但那个学期,村里的孩子都拿回了奖状,只有我没有。父亲有点失望,我哭着跟他保证:下次我要拿奖,而且要得第一!当时,没人在意,因为觉得不可能。

但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做到了,而且是第一名。从那以后,小学到高中,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班级第一名,甚至屡次打败复读生。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初中时候成绩开始掉队,我逐渐超过了她。但她仍然是我的精神榜样。最后她考上二本师范院校,毕业后发展得也不错。

我读大学时,有次上学路上途径她所在的城市,同她在班车上神奇偶遇,到她宿舍住了一晚。我告诉她:你知道吗?我五六岁时候,你就已经是我的精神榜样了。她很诧异,说完全没想到。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在学习上的争强好胜,让我一路顺畅的考上重点初中、高中、985大学,几乎是毫无悬念。当然,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视力——初中时候,宿舍有个很勤奋的姑娘,每天熄灯后点着蜡烛学习。我怕自己掉队,也跟着学,视力从那时候坏掉了,坚持到高一,不得不戴上眼镜。

初一时候,因为第一次住校,想家,加上各种摸底考试,精神压力太大,我一度得了神经衰弱,只要一看书,就头疼(生理性的)。但是很幸运,初二时候有个很好的班主任,让我做班委、领早操、做合唱比赛的指挥……课外活动多起来后,我的神经衰弱缓和了很多。

蓝盈盈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说:“他只要说我不行,我就会燃起熊熊斗志,一定要行给他看。”我感触很深,因为仿佛看到年少时候的自己。一旦谁说某件事不行,而我又认为自己做得到,我就会逼自己做成。这种风格后来也延续到了工作中,我认定的目标,一定会想办法达成。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三:策略:考试要讲究方法

我高考那年,据说考到全校第二,只有一个复读生比我分高。说“据说”是为了保证客观,因为我没去学校看确切排名,当时也没有手机。只有住在县城的姐姐告诉我,校门口的大红榜上,有我的照片和录取院校。

在出分时候,我去过一次学校,问了平时比我厉害的几个应届生,都没我分高。

如果说实力,我肯定不如他们,但我心理素质非常好,发挥正常。他们发挥的却没有平时好。搁在平时,我大概是全校文科十几名的成绩(应届生班级的第一)。

那年也是运气好,因为数学很简单。我的数学成绩,是勉强不拉分,但也绝对加不了分的段位。不少同学却正是栽在了这种简单上。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做题前,我们通常都会快速浏览一下试卷,判断题目整体的难易程度,然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做题策略。

作为在河南,每天刷十几套卷子的“考试机器”,我一眼就看出数学题非常容易,心里窃喜,但立马调整状态:我容易了,别人也容易,只有出错率低的人,才能赢。

即便数学很简单,最后一道题的第二问,基本就是文科生的必杀项目。在复习阶段,这类题型我一直没有真正攻克,但碍于时间,战略性放弃了。

高考时候,最后一题的第二问,我不会做,迅速放弃,只把自己能写的写上了。然后回过头,去反复检查前边的题有无失误。果然,被我检查出了两道:分值10分!最后,我数学考了143分,只丢了最后一题第二问的分数。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而考文综的时候,题目是比较有难度的,我一边做一边跳过难题,先把会做的全部做完,再去花时间思考难题。一道题如果想了一会还没思路,就不再浪费时间,直接蒙答案写上,并做标记,后边有空再想,没空就彻底放弃。

我文综的分数并不算很高,但也没拉分,加上数学、英语都只丢了几分,总分不低。

我们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放到考试上也是如此,要做的不是每环都赢,而是如何把总分最大化。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候没策略,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不会给题目划分层次,难的、容易的,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在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容易导致最后要么卷子没做完,要么时间紧张后半段乱了分寸,心态崩盘,甚至出现没空涂卡或者涂错卡的低级错误。

2、看到题目容易,过度侥幸,放松警惕。

容易的题目,更容易被设置陷阱。有的人看到题容易,高兴到飞起,不假思索、大笔一挥,正好掉进陷阱。还有就是做完了就做完了,不仔细检查,急着提前交卷。称“杭高人眼里没有难题”、提前交卷,但考试刚过及格线的杨欢(化名)的故事,就是个教训。相反,如果题目难,就可以跳着做,先把有把握的分全部拿到手。

3、过度关注外界因素,忘了自己正事儿。我高考时,考场里有一些七七八八的情况,有忘带文具的、有迟到的,有左顾右盼被监考老师教育的,也有提前交卷的。但我定力超强,没受任何影响,专心做自己的题,每场都是到时间再交卷。别人怎样,都是别人的事情,关键时刻别“歪楼”、别分心。


我的高考故事:从没人看好,到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祝福莘莘学子们,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都能取得好成绩。高考很重要,尤其对于农村家庭的学子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给命运翻盘的机会。

但高考只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未来长路漫漫,每一步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如何,全力以赴的朝目标迈进,无悔于脚下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