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他以为最深沉的爱是把钱给儿女,临死才发现钱买不来爱

巴尔扎克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一生不倦地追求有钱的寡妇,虽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娶了有钱的寡妇韩斯卡夫人,但他死的时候,却只有给他痛苦又一直为他还债的母亲送他最后一程。

高老头:他以为最深沉的爱是把钱给儿女,临死才发现钱买不来爱

巴尔扎克像,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切,与他1834年发表的《高老头》何其相似。

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他出身富裕,却还孜孜不倦追求财富,当过出版商,巨亏收场;做过商人,以为自己能够与祖辈一样,凭借自己的经商才能取得巨额财富,谁知却因此一生负债累累,债务达十多万法郎。

既然做生意的路子不通,娶个有钱的女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钱的女人不是能经常遇到,于是他希望通过写作,赚取财富。说真的,估计是因为债务的逼迫,他一生孜孜不倦,写了91部小说,创作了两千多个人物形象,构筑了一部宏大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他的经历、他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碰撞。也许他是高老头,是穷大学生,是亡命的强盗,这一切,我们去《高老头》里探索。

高老头:他以为最深沉的爱是把钱给儿女,临死才发现钱买不来爱

高老头,图片来自网络


01 他以为给女儿们最好的爱,便是给钱

高老头以为能给女儿们最好的爱,便是让她们嫁个贵族、陪嫁厚厚的嫁妆,让女儿们过得花团锦簇。

高老头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通过面粉投机赚到了一大笔财富,他娶了个好妻子,生了两个漂亮女儿。如果妻子不去世的话,那必定是个美满的家庭。但是妻子去世了,他全部的聪明仅仅表现在对面粉的专业上。

他不会教育女儿。哄女儿高兴的方式是——给钱、给礼物。女儿们为了从父亲身上榨取更多的珠宝首饰财富,说着俏皮的话哄着老父亲开心。

“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只要她们能玩儿,快快活活,穿得好,住得好;我穿什么衣服,睡什么地方,有什么相干?反正她们暖和了,我就不觉得冷;她们笑了,我就不会心烦;只有她们伤心了我才伤心。”

听听这催人泪下的老父亲肺腑之言,与世上的大部分父母的心思有什么不一样呢?也只不过比一部分的父母更爱子女而已。

高老头给了每个女儿80万法郎的陪嫁,而在当时,对大部分女子来说,有个十万法郎的陪嫁已经非常了不起,侯爵的女儿有30万法郎的陪嫁就被视为丰厚异常了。

女婿对他从事低贱的商业活动很恼火,为了女儿们面子好看,他收了店铺,卖掉了赖以为生的产业。水蛭一般的女儿女婿见他还有一大笔财产,争相邀请他到家里居住。

可是作为银行家和贵族的女婿,实在看不上粗鄙的岳父,当他的钱被女儿们捞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又被赶到了穷人的公寓居住。

挥霍无度的女儿们并没有意识到老父亲已经力不从心,无法在金钱上帮她们。欠债了、缺钱了,仍是与之前一样,告诉老父亲一声,让他想办法为她们补上窟窿。

钱,在高老头看来,便是给女儿们最好的爱。他给予金钱,却忘记教她们如何打理,如何做人。

高老头:他以为最深沉的爱是把钱给儿女,临死才发现钱买不来爱

高老头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02 病重的老父亲盼不来心心念念的女儿

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原本以为可以凭借努力当上律师,为两个妹妹置办一份可观的嫁妆、为典当了财产让他得以上学的姑姑置办财产、为偏心他的母亲不再辛劳。他在繁华的巴黎与自己的贫穷做斗争。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想要为亲人提供一份好的生活,除了娶个有钱的寡妇,再也没有其他捷径了。

他看上了高老头的小女儿,希望她的八十万法郎的嫁妆能为他带来生活上的改变。可惜的是,挥霍无度的银行家夫妇已经挥霍掉了这巨额财富。

爱女亲切的高老头卖掉了晚年最后的一点保障——他的年金,用这笔微薄的钱为小女儿与穷学生筑爱巢,奈何赢来的是两个女儿欠下巨额债务与与情夫们关系曝光的消息,不堪重负的高老头由此病倒,与女儿一起生活的美梦也自此破灭。

被榨干了最后一点利用价值的老父亲连个为自己请医生的子儿都没有,病重的他从期盼女儿来看他,到希望破灭,逐渐明白,如果他不给女儿巨额嫁妆,把钱牢牢控制在手里,还做着他的生意,想必两个女儿与女婿都会围绕在他的身边孝顺他。

可惜的是,一切已成幻影。公寓的穷人们用他们的方式埋葬了这个一心只爱女儿、却得不到女儿的爱的老父亲。

穷学生拉斯蒂涅也渐渐明白了巴黎社会的生活准则——穷才是原罪。他为高老头滴尽最后一滴泪后,随后又来到了小女儿家中吃饭。

谁还记得那个慈父呢?

高老头:他以为最深沉的爱是把钱给儿女,临死才发现钱买不来爱

伏盖公寓,图片来自网络


03.写在后面的话

《高老头》的故事,到了今天其实还是很有警示意义的。1830年的法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很多夫妻的结合并不是居于感情,居于政治地位、经济方面等利益而结合的婚姻,造成了很多夫妻感情不和睦。17到18世界文化沙龙的盛行,为情妇/情夫文化提供了土壤。比如当时著名的沙龙女王蓬帕杜侯爵夫人,就是利用自己经营的沙龙,结识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最终成为“国王的情妇”。

高老头的悲剧在于,他从法国大革命中得益,积累了丰厚的资产,却没有匹配资产的出身与见识,一味地用金钱来表达父亲的爱,而不是通过教育丰富女儿们的见识;一方面他怀着向上爬的野心,通过巨额财富将女儿嫁进老贵族家庭,以抬高社会地位。

老父亲的爱在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冲击下,变得不值一提,甚至让女儿以此为耻——父亲出身不够高贵,让她们在上流社会受尽嘲笑,却又不得不 依赖于父亲提供的金钱。

高老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明白了女儿们爱的只是金钱,只是醒悟得太晚。穷学生也明白了,金钱就是他立足于繁华的巴黎的一切支柱,也许以后他能娶到有钱的女人,也许以后他又会成为另外一个悲剧的高老头。

可是又有谁会知道呢?

巴尔扎克一生汲汲营营追求财富,他创作的作品,不仅为他带来了名,也带来了利。一笔两万多法郎的巨额稿费并不能解决他的负债问题,他一直在求娶有钱的寡妇路上努力。

1850年3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娶了有钱的寡妇韩斯卡夫人,可是这位夫人呢,她也明白巴尔扎克娶她的目的,于是在婚前将大部分财产转赠给自己的女儿。1850年8月,巴尔扎克在痛苦的挣扎中去世,他的母亲是唯一在场的人,而妻子呢,则已返回了家乡。

一切与《高老头》多么相像。


#头条品书团#

PS: 来今日头条,搜“免费书单”,海量小说免费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