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終解薛小妹《淮陰懷古》謎底讓人想破天

淮陰懷古 其四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終解薛小妹《淮陰懷古》謎底讓人想破天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先說這“三齊”。出自《戰國策·燕策一》曰:“夫一齊之強而燕猶不能支也,今乃以三齊臨燕,其禍必大矣。”秦亡以後,項羽以齊國故地分立齊、膠東、濟北三國。就是今天山東的東部,後泛稱“三齊”。《史記·項羽本紀》有:“(田榮)並王三齊。”裴駰在《漢書音義》三齊的註解也是說:“齊與北濟、膠東。”三地。

到了秦朝的末年,山東的三齊之地非常的混亂。秦朝滅亡之後,實際控制三齊的田榮沒有得到項羽的分封,遂起兵造反,很快趕走了齊王田都,殺死了濟北王田安和膠東王田巿,統一了三齊。公元前205年,項羽又出兵齊地,大敗田榮並殺之,立田假為齊王。田榮之弟田橫扶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趕走了田假,才再度統一了齊地。

三齊平定之後,劉邦派酈食其到齊國,勸說齊國歸順漢朝。田橫都已經同意了,誰知道劉邦的大將韓信卻偷襲了齊國,齊王田廣與叔叔丞相田橫認為酈食其出賣了齊國,一怒之下把酈食其當豬一樣給烹殺了。漢劉邦的謀臣酈食其這才得以蓋棺定論。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終解薛小妹《淮陰懷古》謎底讓人想破天

“一飯之恩”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據傳說:韓信,無行。不得推薦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信釣於城下,有漂母,見信飢,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呼?”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信至國召所從食之漂母賜千金。

關於這一謎語,清太平閒人和陳毓羆都認為是“打狗棒”,徐儀鳳則釋為“馬桶”。其錯誤的原因就是隻注重了第一句話的“惡犬欺”三個字。

徐儀鳳的解釋就更有意思了,說首句是指拉屎須防狗。小孩子拉屎要防狗,大人拉屎也要防狗嗎?特別是在過去的農村,小孩子拉屎的時候大人時常還會喚來狗清除糞便的。哪裡有怕狗的意思。第二句的“蓋棺”解釋為“馬桶蓋”,就顯得更加的牽強附會了,馬桶蓋上蓋子,只能更臭,是不能定論的。同樣“打狗棒”也不能蓋棺定論。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終解薛小妹《淮陰懷古》謎底讓人想破天

這首懷古詩的謎底到底是什麼呢?告訴你,是“豬”!

首句的“壯士須防惡犬欺”。是謎語裡的拆字法,告訴我們是一“豬”字。壯士,在小說《水滸傳》裡是經常出現的詞語,武松就是武壯士,武松還有一個綽號,叫“行者武松”。

一個“欺”字,同樣不能在當代語境下解釋為“欺侮”、“欺詐”、“欺人”的意思。“欺”在這裡是靠近、迫近、迫前的意思。如武術上的用語“欺身上前”,就是靠近迫近的意思。我們看,如果壯士“行者武松”被“犬”字靠近,不就是犬者“豬”了嗎!

這樣解是不是有附會之嫌呢?再看第二句。“三齊位定蓋棺時”,主要就是說,在三齊大地已經位定時,酈食其去說服三齊歸順漢朝,而由於韓信的原因,酈食其被人當作“豬”一樣給烹食了。這一句是為了突出一個“豬”字,統一加強前一句的意境。

第三句“寄言世俗休輕鄙”。就是說世人是非常輕鄙這樣一個事物的,所以才寄言休輕鄙。對於豬這樣一種動物,歷來被世俗之人輕鄙的,如:世人常說的一句話:“你看這個人笨得跟豬似的。”還有什麼“懶豬”、“死豬”等等。

最後一句“一飯之恩死也知”。表面上看是說淮陰侯韓信報漂母一飯之恩的故事,但這和“死”字沒有聯繫。而“豬”就不一樣了,雖然說豬的一生是好吃懶做,但是,豬是直到死,才把自己白吃的,一點不剩地還給了它的主人。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終解薛小妹《淮陰懷古》謎底讓人想破天

制謎者最後用了一個“知”字,這是謎中謎,這與一個傳說有關。

說當初玉帝造人的時候就告訴人類,食五穀為主,蔬菜為輔。要食肉食,殺豬宰羊。到了人類想食肉要殺豬宰羊了,豬羊都感到冤枉,於是要到玉帝那告狀。

羊先去告了,玉帝就說,這都是當初規定好了的,是規矩不能改。羊沒有辦法,只得回來。誰知半道上碰到了豬也來告狀,羊就給豬說:玉帝說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規定的,不能更改,不能破了規矩。豬懶,於是豬就說:幸虧碰見了你,不然的話我還得跑半天的路。算了吧,反正都是這樣,回去吧。於是豬沒去告就回去了。

等到真要殺豬的時候,豬卻大喊大叫起來:“冤枉冤枉真冤枉,沒問玉帝只問羊。這回讓俺問玉帝,老豬不怕趕路長。”於是人們在殺豬的時候,豬總是大喊大叫:“不服一一不服一一,冤枉一一冤枉一一!”

這首謎語突出了一個“冤”字,豬被殺得冤枉,酈食其被烹得也很冤枉。那麼作者廢太子胤礽也是借這首謎語告訴世人,自己被“圈禁”得也“冤枉”。我感覺此謎此解才更符合作者本意。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節分解。

【喜歡的別忘轉發,加關注噢,敬請提出不同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