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綜合改革的“山西樣本”

標準化綜合改革的“山西樣本”

經國家標準委立項批准,太鋼集團將主導起草國家標準《不鏽鋼精密箔材》。圖為“手撕鋼”生產場景。


  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標準填補全國空白;形成涵蓋我省主要農作物種植品種和畜禽養殖品種的評價標準體系;承擔了58項國家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打造了“山西小米”“大同黃花”等一批“晉”字農業品牌……

  自2018年3月我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以來,全省主導和參與制定了10項國際標準、149項國家標準、191項行業標準,發佈地方標準631項,涵蓋農業、工業、社會管理和服務業各領域。2019年全省申報省級地方標準項目830多項,今年申報940多項,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5個增加至43個。

  “3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設,著力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標準化體制機制,制定完善標準化政策措施,探索走出了一條標準化助力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九萍表示。

  標準規範 助推鄉村振興

標準化綜合改革的“山西樣本”

創建國家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圖為陽泉市郊區桃林溝美麗鄉村一角。


  “自成為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後,我們建起了悅洋水世界、跑馬場、遊樂場等遊樂場所,推出了桃花節、採摘節、星空音樂節等節慶活動,全力打造休閒鄉村旅遊品牌。實現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3000多萬元,比實施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之前增長了30%,還帶動了村裡及周邊300多人就業,村民年人均收入可達2萬元,觀光旅遊業成為了我們鄉村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陽泉市郊區平坦鎮桃林溝村辦公室主任史清秀高興地說。

  桃林溝村除了用標準化打造休閒鄉村旅遊品牌之外,還以標準化助推村容村貌改善、規範公共服務活動、創新規劃經濟模式等,不斷加快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步伐。

  桃林溝村以村民最為關心的公共服務領域為重點,實施了《公共教育技術標準》《老年人服務中心建設規範》等23項標準,全力推進老年人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所、便民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的標準化建設,建立養老保險、獎學金、職業技術培訓等相關制度,使村民實現了文化娛樂有場所,勞動就業有技能,弱勢群體有幫扶,公共安全有保障。

  同時,充分發掘古村落、古建築、古文物等鄉村文化內涵,建起了桃河民俗文化園,形成了“休閒旅遊+文化傳承+鄉村體驗”這一獨具特色的旅遊經濟模式,制定出鄉村非物質文化保護管理規範等一系列標準規範。

  目前,桃林溝村制定了含19項基礎通用、90項技術、122項管理、22項服務在內的253項標準,形成了包括農村生產基礎設施、農村生活基礎設施、農村生態基礎設施、農村環境治理、農業資源綜合利用、村級公共服務、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文化傳承與保護等10個方面的美麗鄉村標準化體系。

  桃林溝村將自然、人文、經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探索適合實際的標準化支撐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既獨特又有借鑑推廣價值的美麗鄉村標準化發展之路。

  我省目前已發佈實施25項旅遊服務領域地方標準。根據《鄉村旅遊示範村等級劃分與評價》標準,將培育100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多點開花 助力轉型發展

標準化綜合改革的“山西樣本”

我省發佈實施《石窟寺文物三維激光掃描數字化採集規程》等2項地方標準,開展文物數字化保護與應用標準化。圖為工作人員按照有關標準採集雲岡石窟三維信息。

  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我省標準化改革試點工作不斷深入,改出了生動實踐,試出了先進經驗,創出了地方特色,標準化助力轉型發展的效果日益凸顯。

  尤其是聚焦解決傳統產業結構不優問題,堅持把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作為推進標準化綜合改革的重要目標,圍繞破解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難題,發揮山西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循環化發展。

  《智能煤礦建設指導規範》為煤礦智能化特別是5G應用提供“硬約束”,太鋼集團主導研製《不鏽鋼精密箔材》造就網紅“手撕鋼”;制修訂各類農業標準1000餘項,發佈有機旱作農業地方標準73項,建成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225個。

  而在生產交通產品領域,我省積極參與鐵路行業標準、鐵總企業標準的制定,對標國外一流先進標準,生產可滿足美國AAR、歐洲EN、德國DIN、英國BS等標準要求的產品,產品的出口量增加了30%左右。法蘭製造企業生產出了符合美標、德標、法標、日標等各種標準法蘭產品,60%以上的產品出口到海外。

  除此之外,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建設,發佈《山西省旅遊標準體系》,助推文旅產品、景區建設、旅遊服務、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標準化;主導制定《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國家標準,發佈實施《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20項地方標準,全省58個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部消除,PM2.5平均濃度低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水平;將標準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發佈《政務服務中心標準體系建設與評價》等20多項省級地方標準,努力形成市場規範有標可循、公共利益有標可量、社會治理有標可依的格局。

  “通過試點建設,我省標準化工作存在的市場主體不活躍、標準話語權不強、不注重標準實施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全省參與標準制修訂的熱情得到了有效激發,探索出了標準化+履行基本職能、標準化+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地、標準化+解決熱點敏感問題、標準化+扶貧等有效方式方法,各類標準數量質量不斷提升,市場主體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協調處處長高志春說。

  著眼長遠 健全制度體系

標準化綜合改革的“山西樣本”

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發揮輻射作用,帶動農戶標準化種植。圖為國家大同黃花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範區。


  2018年3月12日,國務院批准我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同年5月28日,我省出臺了《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提出了在標準化推進機制、新型標準體系建設、標準水平提升、標準化推廣應用取得標誌性突破4項工作目標,明確了到2020年底力爭完成制修訂標準、標準體系建設、示範試點項目等14項具體指標,部署了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創優標準化推進機制、構建新型標準體系、提升標準化供給能力、發揮“標準化+”效應5項主要任務,構建起標準化改革“四梁八柱”政策制度體系。

  自開展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以來,我省連續4年將標準化改革列入山西轉型綜改重大改革任務清單,並先後出臺《試點工作方案》《年度行動計劃》等持續推動試點建設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級各部門成立了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省市縣三級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標準化工作格局。

  目前,我省已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強勁態勢。比如將標準化工作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試點工作中的9項硬性任務列入政府13710督辦系統,設立山西省標準化創新貢獻獎,在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開設標準化本科學歷教育,將科技創新與標準研製有機融合等等。此外,省市場監管局大力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逐步完善標準實施監督機制;建立標準化工作專班,形成從部署到執行、再到完成的督查閉環和“專班負責、專題會商、專項督導”的工作機制。

  今年9月30日,省人大審議通過《山西省標準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我省作為全國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份,《條例》為標準化改革向縱深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時,把我省標準化改革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來,對加強標準化工作,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以高標準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