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有时候,外人比你更了解故乡


以前阅读外文书籍时,总会明显感受到翻译腔的隔阂,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西方人的表达习惯和叙述特点,背后其实是更深邃的文化差异。

但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江城》,让我全无隔阂。


《江城》读后:有时候,外人比你更了解故乡


也许是因为彼得-海斯勒本身具备出色的文学素养,他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两个文学学位;也许是因为,彼得-海斯勒来中国后很快学会了汉语。

在中国,他的中文名字“何伟”更广为人知。

《江城》是何伟的“纪实中国”三部曲之一,当我看到书名为“江城”两个字时,起先第一反应,莫非是写武汉?

但再仔细一翻,原来写的是另一座城市:涪陵。

从地理角度,我认为符合“江城”之名的城市,长江沿线就有好几个——

武汉因为地处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所以被国内广泛称为“江城”;

四川省宜宾市,岷江与金沙江的交汇处,也可以视为“江城”;

重庆,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人们称之为“山城”,但“江城”之名也不是担不起;

再往下游,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就是四川省涪陵市,也是何伟心中的“江城”

《江城》读后:有时候,外人比你更了解故乡


……

也许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对涪陵的认知,也只有四个字:乌江榨菜。

《江城》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从1996年到1998年,彼得-海斯勒参加了“美中友好志愿者”的项目,来到中国,来到四川省涪陵市,担任涪陵师专的外语老师,讲授英美文学。

在这里,彼得-海斯勒飞速学会了汉语,并以“何伟”的中文身份出现,与何伟一起留在涪陵的,还有一名志愿者亚当,也是涪陵师专的英文老师。

这是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

在整个90年代,在涪陵这样的闭塞小城,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整个城市与外界最主要的通道,是长江和乌江。乌江从南方流来,连接着贵州的重重山岭。整个城市在两江的河谷里扩展,无论从哪个角度远望,都离不开船只点点的大江。

外国人的出现,是件新鲜事。尤其,何伟和亚当这样的外国人,是在这座城市生活整整2年。

大约半年后,语言就不再是障碍,何伟可以熟练地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甚至学会了诸多四川方言,甚至擅长用自称“洋鬼子”这样的称呼迅速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真正的隔膜,依然是文化,是民族认同,是敏感政治,即便2年后何伟已经很熟悉涪陵人的处事方式,但依然会在有些地方把握不准,而那往往意味着冒犯与分歧。

读《江城》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最大的震撼在于——过去三四十年,中国的发展天翻地覆,但人们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少有人去关心那些不起眼的三四线小城,甚至人们从未认真审视过这些小城。

彼得-海斯勒在90年代选择了涪陵,一座几乎没有外国人出现的城市。他对涪陵人生活方式的观察、对四川地域特色的考察、对涪陵人价值观念的洞察,和对中国文化的感知,无疑都是惊人的,甚至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一座被你早已习惯、视若无睹的小城小镇,甚至是你还觉得落后、没特色、不撑面的故乡,但在何伟的笔下,在何伟的眼里,仍是值得关注的对象,无论是小城本身,还是这里的人。


《江城》读后:有时候,外人比你更了解故乡


我很喜欢何伟的文字的一点,他的表达几乎少有波澜壮阔的情绪起伏,更多的,是充实的细节,是真诚的展现,是冷峻的洞察。他很少去做决绝的评判,但会表达个人感受。

事实上,《江城》这本书是何伟离开涪陵返回美国后,在家4个月写完的。写作如此之快,主要归功于文学专业出身的彼得-海斯勒本身保持着日常写作的习惯,在涪陵的2年里,他坚持着写日记、做笔记的生活习惯,因此得以积累大量真实的素材。

读过《江城》,我认为何伟值得尊重的一点,就是他尽可能寻求的客观。作为一个美国人,在另一个国度和文化里生活,难免会做比较和评判,但何伟却是极力避免这种低级的陷阱。因为在涪陵,更多时候他已经是何伟,而不是彼得-海斯勒。

对于90年代,我最感性的认知来自于家里的老照片,那是爸妈年轻时的样子,90年代似乎总是阳光明媚,路上风尘滚滚,白衬衫是男士的热衷选择。

《江城》里的涪陵,也有这种气质。那时候,人们从文革的余波中走过来,社会开始加速发展,一切都在变化,新世纪就在不远处,人们期待着像梦一样。

何伟来到涪陵的1996年,涪陵还是四川省涪陵市。

第二年,1997年,涪陵变成了重庆市涪陵区。

在何伟的书里,我们看到了香港回归对涪陵的影响,看到了涪陵人的生活规划里已经出现了尚未建起的三峡大坝……

时间转瞬而过,1996-1998年的涪陵,就永久保留在《江城》这本书里。

即便书中有不少对涪陵人“冒犯”的地方,但仅仅几年后,当《江城》在大陆出版时,涪陵人,包括书里涉及的具体的何伟认识的涪陵人,都已不再执拗于此——因为,那几年早过去了。涪陵也早已变了天地。

这也是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的现状。

无论是在大城,还是小镇,这些年的发展车轮轰隆向前,对于眼前熟悉的生活景象,我们只是看一眼,更多时候都懒得看。

但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

只不过多年后,我们再回忆,居然有点不太确定当初是如何抵达。

于是,又只能寻求答案于那些宏伟高大、几乎只代表大城市的历史进程词汇。

从这种意义上,涪陵人多少值得庆幸,起码何伟给90年代的涪陵留了本《江城》。

而中国成千上百个的其他小城呢?

有中国人真正关心吗?

总不能期待每个小城都等来自己的何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