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治长久难医——涟水法院清理超长期未结案件纪实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法院的受案数也随之逐渐回升,如何有效压降长期未结案件数量,让法官尽快全身心投入到新收案件的审理中,从而有效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成了法院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近期,涟水法院开展清理超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活动,对超长期未结案件逐案过堂,“找病根、开处方”为案件审结指明方向,“抓落实、促整改”为遏制超长期案件数再增加奠定基础。

“切脉问诊”寻症结

“磨刀不误砍柴工,坚持问题导向,深层次挖掘形成超长期案件的原因,只有这样,采取的措施才更有针对性,清案才能更彻底。”该院院长段庆丽指出。

为准确掌握长期案件形成原因,该院审管办分别对6个月、12个月两个时间段未结案件进行汇总分析,分析报告显示,长期未结案件的形成,除了普遍的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以外,大多集中在受疫情影响案件审理、送达周期长、部分司法鉴定机构效率不高等原因上。

“许多当事人由于住所变动等原因,造成之前送达效率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电话短信送达,包括公告送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不过对于送达难问题的彻底解决,我们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诉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报告显示,因司法鉴定环节造成长期未结案的占比较高,超过评查案件的30%以上。鉴定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工程、医疗事故等领域,主要体现在当事人提供材料不足、故意拖延缴费,鉴定机构是先审核材料再要求交费,这两个环节出问题,必然影响鉴定周期。

“对症下药”开良方

“如果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即使结果是公平公正的,也会影响法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段庆丽说。

该院对长期未结案进行动态监控并实行“一周一通报”。通报上案件所在部门、案号、案由、当事人、承办人、立案日期一目了然。审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之所以把通报周期安排得如此频繁,目的就在于时刻提醒承办人要对长期未结案做到心中有数,‘倒逼’审理进度。”

“我前一阵子办理的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件真是棘手。从纠纷土地面积之大、涉及人数之多、社会影响之广等层面上看,是近年来我县极为罕见的。”该案承办人说,“这个案子当事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什么时候能结案,当时心里是真没底。多亏了我们庭的分管领导跟我并肩作战,业务上给我指导,细节处理上给我提醒,最终才妥善化解此案。”

为有效化解长期未结案件,该院还实行分管领导包干制,一方面加大对此类案件审结进度的督促力度,另一方面对案件的审理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持。

“药到病除”保长效

在积极清理长期未结案件的同时,该院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审执效率。

制定《关于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活动方案》,所有超长期案件由分管领导包案负责,庭长加强督促,承办人定期向审委会报告,逐案过堂,通过层层压实责任,避免主观原因导致审限拖延的情况;对于审理确有难度的新类型、或疑难、复杂案件,定期组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为承办人提供办案思路。

进一步强化院、庭长办案机制及中枢监管责任。出台《关于院、庭长办案的意见(试行)》文件,所有发回重审、再审案件均由包括院、庭长在内的审委会委员承办,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给全院法官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疑难复杂案件的办案质量。同时,建立院长抓全院、分管领导抓分管部门、庭局长抓部门、审管办抓中枢的责任网格,将审管责任压力向上向下传递,加强部门质效管理。

通过一系列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实行,该院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成果明显,审判人员审限意识进一步强化,案件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全院审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左 晟 杨文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