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在詩歌盛行的唐朝,人們的業務生活以作詩為樂,多少文人墨客以詩歌抒發感情,所以孕育出了不少紅極一時的大詩人。但有一位詩人,他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因為這首詩而名揚四海。他就是初唐時期,被稱為“吳中四士”之一的張若虛,他與當時我們熟知的詩人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他這首《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的舊題,聽說是南唐後主李煜所作,以此為標題的還有包括隋煬帝的兩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這些詩中只有張若虛的這首最出名。

“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被人們所傳頌、所熟知的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這首詩是以明月為依託,在明月的照射下襯托了萬物千姿百態的景象和男女的思念之情等,環環相扣,相互襯托,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春江圖。我們身在這個繁華、慾望的世界,何嘗不想有一個安寧、幽靜的環境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來釋放自己的情懷和思念之情。人這一生,能有明月作伴,萬物盡在囊中,還有什麼值得遺憾的?

“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很多人都說張若虛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這首《春江花月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一個詩人,雖然不是那麼出名,但絕對不會一生只寫一首詩的,只是其他的詩或許沒有那麼出名或已經失傳。在《全唐詩》集中,還收藏了一首他的詩,那首詩就是《代答閨夢還》。

“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豔,心寄管絃飛。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這首詩寫了一個女子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盼望著守邊關的丈夫早日歸來。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若虛作為一個軍人,對回家的渴望,家裡還有嬌妻在等著他回家團圓。兩地分隔確實難熬,但為了保衛邊關,守衛國家,只能舍小家。

“吳中四士”之一張若虛一生只寫過《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嗎?

從這兩首詩可以看出,張若虛是個有感情、有意境的詩人,早期被埋沒,只因盛唐時期在詩歌造詣方面深厚的人才多如牛毛,張若虛只是眾牛毛中的一毛。直到明朝的時候他的詩才被人發現,併名聲大噪。這也驗證了一個人雖然很有才華,但活著的時候往往很難被重視,只有死了以後才會有人去緬懷,有人去追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