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愛國故事|老照片 新照片

山東是一片沐浴紅色文化的革命熱土,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條河都有傳奇。行走在齊魯大地上,這樣的回望或尋覓也許每天都在發生。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等系列重要論述,堅定民族自信,抒發愛國情感,大眾日報聯合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面向全省徵集了“我講愛國故事”作品,將陸續發佈,敬請期待!

我講愛國故事|老照片 新照片

我和大家分享兩張沂蒙山區照片,先來看一張老照片,拍攝的是1958年跋山水庫開工時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我講愛國故事|老照片 新照片

跋山水庫坐落在沂水縣。沂河行至跋山腳下時,突然拐了個彎兒,東西方向折向了正南,形成了6萬畝豐饒富美的土地,那時候跋山一帶的老百姓人均3畝多地,可謂是衣食無憂,每年向國家交公糧1600萬斤。而沂、沭、汶河下游的魯南蘇北地區常遭水患,洪水來臨時都能坐在城牆上洗腳,當地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春天旱,秋天旱,夏季一場雨,什麼都不見,不是逃荒就是要飯。”

為根治下游水患,1958年,國家決定在跋山修建水庫攔腰截住沂河。這意味著跋山懷抱的40個村莊,近6萬畝良田將全部葬身水底,13230戶庫區居民要扒屋拆墳,背井離鄉,訣別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沂蒙人民不講條件,服從安排,沒有絲毫的遲疑,順利完成了搬遷。

1958秋冬之交,6萬民工推著獨輪車集結跋山,在寒風冷水裡清基築壩,用的勞動工具是鐵鍁、钁頭、小推車,吃的是窩窩頭就鹹菜,住的是簡易透風的團瓢,穿的是打補丁的粗布薄棉襖,不少人連普通的缸子和碗都買不起,喝水用的是從家裡帶的“葫蘆瓢”,問他們苦不苦,他們說:“這同打仗支前相比,不趕路、不挨炸,好多了!”就這樣,他們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築起了1780米長、33米高、庫容5.29億立方米的山東省第三大水庫—跋山水庫。換來了下游百萬畝土地的旱澇保收,稻花飄香,使素有“洪水走廊”之稱的臨郯蒼平原澇窪地變成了北國江南。

安置時,有些村民遷到了半山腰,人均薄地2分,口糧不足80斤,以前的富裕村一下變成了討飯村,村裡的光棍連成排,小青年娶媳婦全靠自己的姐妹換。儘管如此,每當雨季來臨時,他們還是會主動帶上工具跑到大壩旁,晝夜守護大壩的安全。

我講愛國故事|老照片 新照片

現在的跋山水庫什麼樣了呢?這裡有一張新照片,拍攝的是2018年,跋山水庫周邊的美景。水庫建成後,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關心庫區發展,給予了多方面扶持,庫區群眾趁著每年的枯水季節,車拱、人抬、肩挑,把堆積的淤土搬上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硬生生地在半山腰造出林果地兩萬多畝,用打石頭換來的錢,買了林果苗木,發展林果產業,現在跋山實現了“山頂松柏戴帽,山中果樹纏腰,山腳良田牧草,山溝攔閘蓄水”,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業,正以嶄新的面貌步入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