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岛概况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城市所在的全国中心区域,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方,婆罗洲(加里曼丹〔Kalimantan〕)和爪哇海的南方,巴厘岛的西方。爪哇岛面积仅是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岛,但拥有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均处支配地位。面积为13万2187㎞²(包括近海的马都拉岛,本岛为12万6千平方公里)。

简介

爪哇岛(印尼语:Jawa、英语:Java),印度尼西亚的第五大岛,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则位于爪哇西北。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

爪哇岛概况

全岛面积126700㎞²,人口1.39亿 (2014年),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1117人。--位于烟波浩渺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由181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万岛之国",爪哇岛就是这万岛之中的第四大岛。四面环海的爪哇岛,属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寒暑季节的更迭,年平均气温为25-27℃,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岛上热带植物

爪哇岛概况

爪哇岛

丛生密布,草木终年常青,咖啡、茶叶、烟草、橡胶、甘蔗、椰子等物产丰富。爪哇岛上河流纵横,风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爪哇岛上有100多座火山,前不久活动剧烈,有爆发迹象的默拉皮火山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尼众多活火山中最为活跃的一座。爪哇岛是印尼经济、政治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全国约2.2亿人中的一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胜古迹都坐落在这个岛上。印尼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位于西爪哇北海岸,人口830多万人。万隆位于爪哇岛西部海拔700多米的万隆盆地中,是印尼西爪哇省首府,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植物繁茂、环境优美。印尼的古都日惹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闻名的婆罗浮屠古迹就位于日惹城北部。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2006年,爪哇岛已先后发生数次强烈地震。5月27日,日惹地区和中爪哇省部分地区发生里氏5.9级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7月17日,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6.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7月19日,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再次发生里氏6.2级地震。

爪哇岛概况

爪哇岛为印度尼西亚的最重要岛屿,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地区。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最宽处160千米,成狭长形。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9313万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众多,海拔18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58座 ,其中3000米以上的有14座,全岛最高峰--塞梅鲁火山海拔3676米,位于岛的东南部。山间多宽广盆地,许多盆地为印度尼西亚古代王国发祥地,现仍为发达的农耕地带及城镇中心。北部沿海为冲积平原,多人工港;南岸陡峭,有丘陵。地震、海啸频繁。气候炎热,西部全年高温多雨,东部有干季。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少数地区不足1000毫米,山区最多可超过4000毫米。河流众多,北岸入海河流较大,主要有芝利翁、芝马努、梭罗、芝塔龙、布兰塔斯等河。岛上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良好,森林覆被率23%。土地垦殖率70%,为全国之冠。矿藏有石油、煤、锰、铁、金、银、磷、硫、碘等。水稻、玉米、茶叶、花生、蔗糖、木棉、金鸡纳霜、柚木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90%,还产橡胶、咖啡、油棕、椰子和可可。工业有炼油、造船、机械、冶金、橡胶、纺织、化工、造纸等。交通发达,拥有全国60%-70%的公路和铁路里程。

爪哇在行政上由万丹、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四个省和大雅加达首都、日惹(Yogyakarta)两个特区组成。特区在行政上属省级。万丹省原属西爪哇省,位于爪哇岛最西端,2000年时分出,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首府西冷。[1]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地理

折叠

地势

爪哇岛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间隔盆地,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爪哇岛概况

地质活跃,多地震和火山。爪哇东西长1064千米,中部宽约100千米,两端宽约160千米。岛上有一东西走向的纵向山脉,山脊有许多火山,两侧是石灰岩山岭和低地。爪哇是火山活动较多的地区,不过严重的喷发次数极少;共有112座火山,其中只有35座是活火山。岛西部火山聚集,中部和东部则较为分散。最高的火山是塞梅鲁(Semeru)火山,海拔3676米。火山带南面有一系列不相连的高地,海拔约300米。

折叠

河流

爪哇岛河流短小且急促,绝大多数河流向北流,因为形成河流分水岭的中央山脉距南部海岸比距北部海岸稍近一些。不过,也有若干河流是向南流的。岛上最大的河流是位于爪哇东部的梭罗河和布兰塔斯河。这两条河以及许多较小的河都可用于灌溉,但只能在雨季通航,而且只有小船可以航行。

折叠

气候

爪哇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而潮湿。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带温度最高,

爪哇岛概况

爪哇岛地形图

山区则凉爽得多。高湿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气候。从11月到第二年3月为西北季风期,多雨多云;从4-10月为东南季风期,晴天多而雨量少。雅加达平均年降雨量约1760毫米。雅加达平均日最高气温为30℃,最低为23℃。在内地高地的托萨里(Tosari,海拔1735米,平均气温8-22℃。因为火山灰周期性地对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折叠

物种

爪哇的植被属南亚型,但与澳大利亚型有亲缘关系;已知的植物有5000多种。在潮湿的山坡上盛产茂密的雨区森林,爪哇西部产浓密的竹林。岛上的果树有香蕉、芒果和各种各样的亚洲品种。岛上的动物群有独角犀牛、爪哇虎、野牛,昆虫。

折叠

资源

1.农业资源

火山灰周期性地对土地加肥,

爪哇岛概况

爪哇岛经济作物分布图

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咖啡、茶叶、烟叶、橡胶、甘蔗、椰子等物产丰富。

农作物主要有玉蜀黍、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薯。

经济作物:木棉、芝麻、香蕉、芒果、榴莲、柑橘和植物油供当地消费。

茶叶、咖啡、烟草、橡胶、金鸡纳(奎宁的原料,种植在西爪哇高地)、甘蔗、木棉(种植在岛的东部)和椰子等出口量大。

2,矿产资源

矿藏有石油、煤、锰、铁、金、银、磷、硫、碘等。,

3.动物资源

物种资源丰富,有独角犀牛、老虎、野牛,不过这些动物现仅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活动。岛上还有猴子、野猪及鳄鱼;约400种鸟类;100种蛇类;500种蝴蝶及多种昆虫。

4.森林资源

森林地带有柚木、竹、西谷椰子树、榕树以及高蕈树、木黄麻树。柚木是爪哇的主要出口物资之一。

折叠

景观

1."吃人树"

关于爪哇"吃人树"的最早的消息来源于一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探险家,

爪哇岛概况

爪哇食人树

1903年,卡尔·李奇在前往爪哇岛探险五年后回到了德国。他告诉人们说,自己曾亲眼见到一种会吃人的树,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有一位当地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数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就只剩下了一堆白骨。于是,爪哇岛上存在吃人植物的传闻便四下传开了。

2.婆罗摩火山

婆罗摩火山(bromo)是东爪哇地区集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爪哇岛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它在泗水西南,相距大约150千米,山高2393米,位于"婆罗摩-登格尔-斯摩鲁山区国家公园"内,是登格尔山上3座活火山之一。游人可从不同方向到达这里,但外国游客通常都是泗水-帕罗灵果城-恩牙迪沙利村这一旅游线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地处"太平洋火环"(太平洋盆地,遍布的火山和海底断层的一弧形板块。)地带,正面临一系列的地质剧变。婆罗摩火山是火山群中最著名的活火山旅游地。

婆罗摩火山位于登格尔山山巅上,

爪哇岛概况

晨曦中的爪哇岛唐格尔山

欲登婆罗摩火山必须先攀登格尔山。登格尔山犹如一个被削去尖顶的园锥体,在顶部形成一个边缘高而中部低的大台地,南北宽9千米,东西长10千米,台地内是一片过去由登格尔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沙海。沙海中矗立着三座活火山,其中之一便是婆罗摩火山。婆罗摩本身是一个巨大火山口内的另一个火山口,直径10千米,边沿为直立、350米高的石壁。婆罗摩和两个火山锥,如小岛般矗立在砂砾地上。站在山顶,附近Tengger的高地景色秀丽,不断冒烟的火山锥和大峡谷、严寒湖泊、瀑布、洞穴及高山森林,比比皆是。再加上凉风扑面,四周白云缭绕,犹如置身仙境。

婆罗摩火山最富魅力的景色是日出之时。游客如要观赏日出美景,可在前一天晚上下塌山下旅馆,当繁星点点、夜雾仍浓的凌时,便需早起摸黑向圣山的天顶前进,游人一般步行或骑马登山。凌晨四时许,婆罗摩山顶已被梁上一片金黄。冉冉升起的红日与四周景色交织,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不过这里的气温很特别,白天气温在30-35℃之间,而夜间气温几乎降至0℃,游客夜间登山时必须备足衣裳。

3.普兰巴南寺庙群

普兰巴南寺庙群是现今印度尼西亚境内最大、最美丽的印度教庙宇,

爪哇岛概况

世界文化遗产

是记录印度尼西亚人祖先灿烂文化的载体。普兰巴南寺庙群由240座庙宇组成,大部分已经沦为一堆瓦砾,但一些主要的庙宇在经历了天灾人祸的沧桑变迁后,在人们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又焕发出昔日的风采。它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城以东17千米处,普兰巴南寺庙群的名字由其所在的村庄而命名,这个地方在公元8-10世纪时可能是当时爪哇时代的古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普兰巴南寺庙共有8个圣殿,其中三个主殿分别祭祀着湿婆、毗湿奴和罗摩这三位印度教中的主神。中心院落里有三个主殿。湿婆殿高为46.5米,里面是湿婆的妻子杜尔加的神像,也是最高的神殿。湿婆殿的北侧是维斯奴庙,南侧是婆罗吸摩庙,前面是楠迪庙。在毗湿奴和婆罗吸摩庙的前面是瓦哈诺庙,阿皮特庙位于北侧,其南侧与庙宇相接。在主广场每一个大门前面的东西两侧有四个克利尔庙;而在主广场的四个角上均各有一个小庙宇。

普兰巴南寺庙群的创建基本上是模仿了神话中描述的众神居住的马哈穆罗山,因此各种雕刻和装潢都是按照神仙境界模样完成的。例如,装饰的图案取材于山川、莲花、奇异的动物和人物、仙女等,叶片和枝条弯曲缠绕于各种图案之间,整个图案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神仙世界。在每一个庙宇中都有雕像,例如大殿上面向东方的湿婆·马哈德瓦雕像、杜尔加雕像和许多在印度教义上知名人物的雕像。在寺庙群的墙壁上完美地雕刻着罗摩衍那罗摩传中的有关印度教的神话故事,每到傍晚时分,在普兰巴南寺庙后院的露头舞台上,这些著名的神话故事就会以声势浩大的传统芭蕾舞的形式上演。

普兰巴南寺庙群传说,

爪哇岛概况

婆罗浮屠寺庙群婆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拉腊·琼河格兰的故事,说的是在一天夜里同时修建了上千座庙宇,到了第二天早晨,仅仅有999座完工,其中就包括普兰巴南寺庙群。人们根据普兰巴南寺庙奢侈的建筑及其装饰风格,推测其大约为公元10世纪左右爪哇中部的建筑风格的后期产物。但直到今天,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够揭示这些建筑是谁、在什么时候建造的精确证据。根据已经发现的碑铭,人们推测这些庙宇是由公元8-9世纪的拉卡伊·皮卡丹王朝修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