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曾國藩說:“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他用自己的一生,向後世詮釋了:成功的人生,最關鍵是“熬”得住。

小時候的曾國藩並非天資聰穎,他的智力甚至可以說是中下水平。

跟同時代的青年才俊,像是左宗棠、李鴻章、梁啟超等相比,他確是差了一大截。

但現如今,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了很多人,這完全得益於他“熬”的智慧。

“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曾國藩說: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而立之年,曾國藩給自己定了日課十二條:

“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這些習慣,普通人能堅持一星期、一個月、一年兩年,已經很了不起了,曾國藩竟堅持了半生。

就單單書法這一項,曾國藩自幼開始練習,一直到老,他所寫的日記、書信及奏章,數以千萬字計,均是楷書和行書,這份耐心和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堅持的。

反觀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人心都太過浮躁。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想走捷徑,想要一夜成名,想要一夜暴富。

可是成功有捷徑嗎?並沒有。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步步熬出來。

往往越成功的人,越懂得熬;而那些遇到困難總喜歡逃避的人,註定只能走向失敗。

像馬雲,之所以成為現如今身價上百億的企業大亨,也是因為“熬”得住。

青年時期,他跟朋友一起去肯德基面試,同去的23個人都被錄取了,唯獨馬雲慘遭嫌棄。

創業初期,馬雲滿大街發傳單,尋求融資,卻屢屢碰壁,當時沒有人看好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

但馬雲熬住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勇敢接受命運的磨難和挑戰,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財富。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每個人想要奮鬥出一份事業,取得一份成功,都要學會“熬”。

這就好比身處職場的我們,不管是哪個階段,總會面臨許多的挑戰和磨難,總會有痛苦、迷茫和身心俱疲的時候,但熬過去,人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往上走。

願你堅信,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曾國藩說: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