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蟲,一個純天然重口味的野生美味食材

九香蟲,一個純天然重口味的野生美味食材


九香蟲,一個純天然重口味的野生美味食材


九香蟲,為兜蝽科九香蟲屬下的一個種。中文學名叫瓜黑蝽。

它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甲殼蟲,指甲般大小,形似水龜。春夏季節,爬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種奇臭難狀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個“屁巴蟲”或“打屁蟲”的臭名。屁巴蟲含有九香蟲油,一經炒熟之後,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因此,它又贏得了“九香蟲”的美稱。

九香蟲出自《本草綱目》:九香蟲,產於貴州永寧衛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於石下,至驚蟄後即飛出,不可用矣。《中藥大辭典》載:九香蟲對於神經性胃病,精神憂鬱而致的心口痛,脾腎陽虛的腰膝痠軟乏力、陽萎、遺尿等症有顯著療效。所以李時珍說它:鹹溫無毒,理氣止痛,溫中壯陽,“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九香蟲主要是藥用價值,但今天要說的是它的食用價值,雖說其體內有臭腺,但又富含九香蟲油,炒熟後美味可口,且具祛病延年之功效,不得不說真乃一道重口味的天然野味美食一一臭中有香、香中帶臭,真令人慾罷不能。

每年公曆八月初,九香蟲就成蟲了,人們就可以採食了。九香蟲一般喜歡吸食豇豆、豆豆柴、葛藤及刺秋樹(栽於高速公路兩旁的、帶刺的護路樹)等植株的汁液,所以只要你一看到這些植株的葉子有些許變黃了,就一定有九香蟲了,因為植株的汁液被九香蟲吸食了。由此可見,這九香蟲也是一種害蟲,人們採食是應該的,而且也是間接地在保護樹木,保護生態。

這時的九香蟲體色是花黑相間的,一群群、一堆堆的聚在一起,就如那蚜蟲一般,瘋狂的吸食植株的汁液。此時,可以用一根小棒,或一把硬毛刷,把那一群群、一堆堆的九香蟲趕入預先準備好的桶裡去。不過,受到驚嚇、侵擾的九香蟲為了保護自己,往往便會噴灑奇臭又灼人的體液,所以在採要時一定要戴上帽子、眼鏡、手套等物件,把自己“武裝”保護起來,以免被其體液所傷。別看這不起眼的體液,一旦灑到人體皮膚上,不光令人感到灼辣難當,而且還會留下一處處、一個個紫褐色的痕印,實在不好清除。所以,為了儘可能少受其毒液的侵害,除了戴上防護的東西外,最好是在早上或陰天毛雨天去採要,這樣溼氣大些,既防止其亂飛,又降低和淡化了其體液的灼人濃度。

一般來說,九香蟲的最佳採要期大概也就兩星期左右,也即公曆8月初至20日前這段時間,超過8月20日後,九香蟲就開始變黑變老,食用口感就差多了。九香蟲採要回來後,把樹葉、雜草等東西清除乾淨,然後把其倒入清水中浸泡一天左右,以儘可能把其體內的那奇臭的體液浸濾除掉。濾幹水分,用小白色塑料袋包裝,放入冰箱冷凍,隨時可取出食用。當然,用那大口的塑料瓶裝最好,密封要好些,可以冷藏一二年都還新鮮。

九香蟲,一個純天然重口味的野生美味食材


採要和保藏講了,最後就是如何炒食這一要點了。第一,先把油燒好,最好是用菜籽油,把九香蟲放入油中炸。千萬切記油炸這步特別講究和重要。炸不脆,九香蟲那層外殼吃來影響口感;炸過火了,就會有糊焦味,也影響口感。所以,一般也就炸個三分鐘,看那九香蟲被炸至膨脹變硬,九香蟲油香味撲鼻時便趕緊用漏瓢撈出。之所以要先用油炸,主要是為了讓帶殼的九香蟲變脆,同時也是為了把其很臭的體液炸除。第二,炒好辣椒,把炸好的九香蟲倒入回鍋乾煸,舀出裝盤,一道天然野味、香氣四溢的辣椒九香蟲便做好啦!當然,這辣椒也可是幹辣椒節,也可是青椒,這就看個人的愛好和口味了。不過,不能用西紅柿一起炒,那樣水份大,九香蟲既不脆,又影響了口感。同時也不能放蔥、姜等佐料,要放也只能少許的蒜米末調味。

九香蟲,一個純天然重口味的野生美味食材


由於九香蟲個小又輕,又是難得的純天然野生美味,所以在雲貴川西南三省售賣價格一般都是百元每斤起底,其價一度均超同樣野生美味的馬蜂蜂蛹。在雲貴川這三省中,猶以貴州人更喜歡這些重口味的野味,當然,如果你也喜歡,那就到貴州來嚐鮮試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