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我們不捨你走,更不捨你留,熱乾麵邀約過橋米線,我們滇南蒙自再相見!”

這是3月22日,蒙自醫療隊撤離嘉魚時,送行人群的呼聲。熱乾麵和過橋米線的相約,足見唇齒相依共患難的真情。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這次救援,是一次被載入史冊的救援。

  56個日夜,1344個小時,80640分鐘。

  不負重託,凱旋而歸。

  “彩雲之南,南有嘉魚,共飲一江水。”這是嘉魚的臨別贈語,從此雲南蒙自和湖北嘉魚,雖遠隔千里,卻有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這是過命的交情,你們迴歸,我原本是一定要來相送的,奈何還在隔離期,只能給您打電話了。”醫療隊副隊長、護士長李桂華談起送別時的情景,忍不住紅了眼眶。

  她說,那名患者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他在醫院隔離,80多歲的老母親卻突發疾病住進了附近的醫院,看著他每天從窗口望著相鄰的醫院愁眉不展。李桂華輾轉聯繫到對面的醫院,讓他和老母親得以電話視頻聊天。

  “那是他們母子最後一次見面,醫療隊在昆明休養的時候,他在微信裡告訴我,老母親過世了。”講到這裡,李桂華再次紅了眼眶。

  “真的非常感謝您,李醫生,雖然沒能親自去送老母親,但幸好能看她最後一面,我們都沒有留下遺憾。”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如親人般的守望,是生命中最溫暖的燈盞。

  “我們將永遠銘記,你們曾以血淚和汗水守護嘉魚!” 這是37萬嘉魚人的心聲。

  談起臨別那一幕,楊雲發醫生說:“臨走時,看到嘉魚父老鄉親的熱情,聽著他們的叮嚀,忍不住落淚。其實我們做的,只不過是盡了我們醫務人員的職責,只不過盡了綿薄之力。”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是談起與疫情奮戰的日子,卻一點也不輕鬆。

  “如果說一點都不怕,那是假話。但是危難當前,真的顧不上了。報名前曾經有一閃念,我是家裡的頂樑柱,如果真的有什麼意外,家裡以後該怎麼辦,但是,沒有大家,何來小家?”感染科主治醫師楊雲發醫生毅然決然選擇逆行。

  “才到科室第二天,6名患者需要取咽拭子,這需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感染風險很大,但職責所在,我主動申請,與患者耐心溝通,就這樣投入了工作。”楊雲發醫生說。

  所幸,他們不負家鄉父老厚望,不負嘉魚人民重託。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醒時分,方感生活如此美好。離開嘉魚的那天,一個小女孩舉著國旗,跑到車上一一和我們握手致敬,讓大家熱淚眼眶。”王倩醫生說。

  看著嘉魚一天天恢復活力,櫻花一天一天綻放開來,嘉魚人民露出了笑臉,我們的心也落了地。

  “昔我來時,雨雪霏霏;今我往矣,楊柳依依!”

  庚子年春,新冠之疫就像人間的一次淬火。而他們以剛性和韌性,接下了生命的重擔,用“疫情不滅、我們不退”的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和熱乾麵的約定

  湖北嘉魚與滇南蒙自,從此便有了過命的交情。

  熱乾麵和過橋米線的約定,暖心暖肺,足以見證,唇齒相依共患難的真情。


(張豔娥 楊皓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