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别名狮子鼻猴、仰鼻猴、金绒猴、兰面猴、洛克安娜猴、长尾子、线子、线狨、马狨、果然兽、果然狨、金线狨,属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天敌有豺、狼、金猫、豹、雕、鹫、鹰等。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是我国十大珍稀动物之一”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外形特征

为体型中等猴类。鼻孔向上仰,颜面部为蓝色,无颊囊。颊部及颈侧棕红,肩背具长毛,色泽金黄,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mm,尾长685mm。

体型尺寸:

身长:57 - 76 cm

尾长: 51 - 72 cm

雄性体重:15 – 39 kg

雌性体重: 6.5 – 10 kg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

四川:主要分布于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和小凉山,包括南坪、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汶、汶川、理县、安县、绵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市、彭县、崇庆、天全、芦山、宝兴、泸定、康定和马边等22个县境内的部分林区。

甘肃:主要分布于文县、舟曲和武都等县部分林区,属岷山和邛崃山向北伸延的山地。

陕西:主要分布于秦岭南坡,包括佛坪、洋县、周至、太白、宁陕等县的部分林区。

湖北: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山区,包括房县、兴山和巴东等三个县的部分林区,属大巴山东段。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活习性

栖息地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生境中作垂直移动。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每个小家族集群又由一强健的成年雄体为首领猴和3~5只雌猴及3岁以下的幼猴和哺乳的仔猴所组成。

食物

金丝猴的食性很杂,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食的主要植物达118种。春季它们在卧龙主要采食假稠李、花楸、栎、槭、冬青、野樱桃、构树等植物的芽苞、枝芽、花蕾以及木姜子、杜鹃等花瓣,也偶见有少数雄体下地吃野当归和紫花碎米荠幼苗。夏季主要采食桦、假稠李、紫花卫茅、野樱桃、花楸、板栗、桑、构树、冬青、山楂、山葡萄等。秋季以各种花楸、海棠、山楂、猕猴桃、拐枣等果实和松、板栗、高山栎等种子,有时也下地觅取。冬季主要是在林中啃食多种树皮、藤皮以及残留的花序、果序、树干上的松萝、苔藓等。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长繁殖

性成熟期雌性早于雄性,雌约4~5岁,雄猴迟到7岁左右。全年均有交配,但8~10三个月为交配盛期,孕期6个月左右,多于3~4月产仔,个别也有在2月或5月产仔的。成年猴群中,雄雌性比约为1:2。

到了秋季,川金丝猴就进入发情期,雌猴的性成熟早于雄猴,雌猴约4至5岁就已经成熟,而雄猴要等到7岁左右才成熟。

在家庭单元内,作为“家长”的成年雄猴只有一只,所以,众多的雌猴要想和雄猴交配,需要“竞争上岗”。

有时候,邀配竞争更为激烈,会出现两三只雌猴同时趴伏在地面上邀配的场面。落选的雌猴也不会气馁,几天后会继续邀配。“家长”拥有很多的选择权,会选择自己最心仪的雌猴繁衍后代,也可能一直都不理睬某只多情的雌猴。

在邀配过程中,雌猴们总是“变着花样”去吸引作为“家长”的成年雄猴,它们常常变换邀配的姿势和地点,如从地面跑到树上,企图引起作为“家长”的成年雄猴的注意,从而得到交配机会。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种群现状

据湖北神农架调查有4群,最多的猴群为123只,估计约有500只左右(华中,1980)。川东巫山有2~3群,数量不足100只(王应祥等,1990)。陕西秦岭约有53个猴群,每群小的约50只左右,大的约100只左右,最多约300只,估计陕西境内约有5340只(李保国、杨兴中,1994)。四川和毗鳞甘肃南部,金丝猴的分布,在岷山约有1300 平方公里面积,邛崃山约10000 平方公里,大雪山和小凉山约有2000 平方公里有分布,总计约有2500 平方公里内面积有分布。但它们栖息的生境离不开森林,实际栖居的环境约为其总面积的1/5。四川猴群数量较多,一般为200~300只,每群活动范围是30~60 平方公里,除去猴群之间的距离,估计约有100群,若每群以200只计,四川加上甘南约有2万只。因此,四个省总计约25000只左右。据Eudey1987年估计,川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1.6万只。

川金丝猴的饲养始于1956年北京动物园。最新统计结果,全国超过36个饲养机构饲养过川金丝猴,现存活超过213只。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致危因素

盲目地捕杀活动:川金丝猴的金色毛皮十分美丽,对其捕猎主要是为了获取皮毛;另一方面是一些人错误的以为川金丝猴的肉和骨在一些方面有药用价值。这都使川金丝猴成为人们捕猎获取的对象,破坏最严重的1963年至1974年期间,仅四川境内的不完全统计就有300只被猎杀。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农牧业生产,人类的毁林开荒和林中放牧,造成其分布区缩小、分割,干扰了川金丝猴的正常生活,因此在一些地方逐渐被消灭。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由于川金丝猴的栖息地与大熊猫重叠,为保护大熊猫建立的保护区开展保护工作较早,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也开展的较早,所以随着保护区的建立,许多地方的川金丝猴种群得到了恢复,相比与其他两种仰鼻属的猴子,川金丝猴的数量最多。随着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由于宣传和法规上的压力,偷猎活动基本消失。

“川金丝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转发→更多了解,同时让更多爱护自然生态环境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