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馮侖,總是以一種獨特的標籤行走在地產界內外。

他發射過“風馬牛一號”衛星,也曾爆出“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金句,在這個價值多元取向的社會里,馮侖以其鮮活的個人IP吸引了業內外無數粉絲。

2015年11月,馮侖與吳曉波展開過一次對話,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現在,正是個人I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外發聲的最好的時候。

於是,風馬牛傳媒應運而生。它以傳播“馮侖”IP為核心的新媒體內容,立足於中國民營企業,以及所有跟商業相關的商人立場、商人故事、商業智慧,最後拔高到生命體會和人生感悟,短短4年時間裡,“馮侖風馬牛”IP在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迅速積累了200多萬忠實粉絲。

然而,正當人們紛紛羨慕“馮侖風馬牛”因擁有“馮侖”這個實力“圈粉”的大IP之時,其運營者卻在構想著如何超越個人品牌進行專業運營,在個人品牌與商業品牌之間進行順利轉化……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2019年8月22日,“房企硬核生長力——2019中城聯盟品牌公開課”邀請到了風馬牛傳媒董事長&CEO馮碧漪。她年僅27歲,卻已運營“馮侖風馬牛”IP兩年的時間,她對新媒體運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她如何解讀《IP運營法則》。

▼以下內容根據馮碧漪現場演講實錄整理——

就品牌這個問題,我昨天特別採訪過我的父親馮侖先生,你眼中的品牌是什麼?

他讓我一定把這個公式帶給現場的各位夥伴:

品牌 = 認知 + 信任 + 資源,其背後的意義是,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之間一定是一個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係。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但我認為,不管做品牌還是做媒體,說到底就是做內容、講故事。

“馮侖風馬牛”微信公眾號一直堅持高頻的圖文內容推送,公眾號是我們的立足之本,也是受眾跟我們黏性最強的一個平臺。目前,“馮侖風馬牛”有超過200萬名真實的粉絲,他們有些人可能從很多年前就一直跟隨馮侖的價值觀,願意瞭解他的內容,也有一些人是近幾年通過我們的內容傳播加入到認同“馮侖風馬牛”IP的成員之中。

我們希望能在各垂直領域的人群中,生產出有針對性的內容,產生出符合他們調性的社群。所以,除了以“馮侖風馬牛”為主要品牌以外,我們還打造了一個專注於房地產領域的開發商和從業者的學習平臺——風馬牛地產學院,以及一個以青年文化、新商業模式內容為主的“不相及研究所”。而在三個內容平臺之外,我們還在做視頻、音頻、出版物、線下活動以及文創產品和電商,因為我們始終認為我們是一個商業化運營、公司化運營的新媒體平臺,生產任何一種媒介內容,我們想的都是怎樣進行持續的轉化。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01

如何將內容進行商業轉化?

我們跟外部、跟御風集團做過很多互動。

今年年初我們做過一篇軟文,推薦的是御風集團健康公寓的一個產品。我們的操作永遠都是從內容的角度切入,通過軟文的方式,講這個產品的市場背景、講與產品相關的人和故事,然後收集用戶線索,跟這個產品本來的銷售團隊做配合完成一個終極轉化。但我們一直很明確的一點是,我們只負責收集用戶線索,不會到線下,因為專業的事需要專業的人來做,一定是互相配合才能把收益做到最大化。

2017-2019年,我們做過兩檔音頻節目,一個是《房事夜話》,一個是《商業私房話》,將馮侖的商業經驗和人生思考做一個梳理,通過音頻方式傳送。在節目更新的同時,我們也在同步進行出版物的開發,確保同一個內容可以通過音頻、出版兩種形式觸達用戶。

在我們看來,形式之間的轉化是將內容生產效率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在“風馬牛地產學院”平臺,我們最開始運營的是馮侖的地產標籤。後來發現很多二三線城市,或者稍微下沉一點的房地產商都有不斷學習、走出去的交流意願,而馮侖本人也很願意跟業內人士多交流。於是,我們開發了房地產特訓營、移動房企教室、海外遊學定製、標杆企業及項目走訪等活動。當然,這些商業活動也為內容創作提供了幫助,

我們擅長的能力就是把一切線下做得很好很有趣的事情,用非常鮮活的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看見。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風馬牛地產訓練營(美國、新加坡、日本)



02

個人品牌VS商業品牌


馮侖的個人IP特別鮮活。

2006年,彼時的萬通集團推出了“馮侖風馬牛電子刊物”,內容全部與馮侖個人相關,刊物一推出,當時的月發行量據說達到200多萬,非常驚人。經過一段時間後,馮侖品牌內容就變成了可以獨立運營、自主商業化的一家公司。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馮侖風馬牛”電子刊物

“風馬牛”電子刊物發刊期間,產生了很多好玩的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數都是粉絲自發的,真正做到了將風馬牛價值觀進行鮮活、立體的傳播。

在線下,2007年,誕生了“風馬牛集中營社群”,不管是主題討論,還是組織群友去野外玩兒都得到了積極響應。即使活動內容與馮侖無關,但當這個群體具備相同的價值觀後,個體的重要性已經不再明顯,並且群友們會產生自發的互動,產生很多新的內容和連接。

另一件更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是2008年的一場戲劇節。這是一個百分之百產生於風馬牛集中營社群中的粉絲自己的愛好,源自一種對戲劇純粹的熱情,所以在2008~2010年連續做了三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風馬牛戲劇節接待觀眾超過 10000人,也成為了京城知名的文化事件。這就是由從品牌而生、衍變為藝術、再到社會實踐的過程。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03

風馬牛的IP法則

未來,我們要做的其實是完成個人IP之上的公司化的價值提煉,以及下一步的運營。所以,我們要從“馮侖風馬牛”變成馮侖“風馬牛”,未來再變成“風馬牛+”,這就是

個人和公司IP的關係,要有一個相輔相成、保持動態的狀態。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完成從“馮侖”到“風馬牛”的跨越

若要完成從“馮侖”到“風馬牛”的跨越,要想想“馮侖”個人IP稍微多的一點是什麼,在這個多一點的空間裡,我們怎麼樣發揮更多的空間,種出更大的樹、結出更大的果。

首先要充分理解他是誰、他的價值觀是什麼、他要去哪兒。其次,要思考圍繞他能進行怎樣的創造,把他的個人價值轉化為商業價值。但是最後,你得忘掉這個人是誰,因為你面對的是客戶。重要的不是你的IP想什麼,而是你的消費者、你的客戶想什麼。然後再進行反向思考,看看客戶和你的IP之間有怎樣的連接,有這樣一個思維的循環,才會產生更多有意義的內容。


獨家 | 馮碧漪:“馮侖風馬牛”的IP運營法則



但是核心永遠都不會變——堅持做好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